最大的悲劇是捲入政治謀殺的愛情:《尼泊爾史》選摘(2)

2022-06-07 05:10

? 人氣

究竟是什麼原因促使王子做出如此瘋狂的舉動呢?原來王儲想娶尼泊爾前外交和財政部長之女德維亞尼‧拉納(Devyani Rana)為妻,並私下按照印度教儀式在一座寺廟裡結了婚,但母親不同意。(取自維基百科)

究竟是什麼原因促使王子做出如此瘋狂的舉動呢?原來王儲想娶尼泊爾前外交和財政部長之女德維亞尼‧拉納(Devyani Rana)為妻,並私下按照印度教儀式在一座寺廟裡結了婚,但母親不同意。(取自維基百科)

引言:尼泊爾,沙阿王室慘遭滅門之禍,比蘭德拉國王一家全部罹難,而行兇的竟然是他的親生兒子—王儲迪彭德拉(Dipendra Bir Bikram Shah Dev)!

國際社會也對尼泊爾王宮慘案表示震驚。在1日晚間尼泊爾發生王儲槍殺國王、王后以及其他十多名王室成員後開槍自殺的悲劇後,一些國家的元首和政府首腦紛紛向尼泊爾王室表示哀悼。印度政府於當日向尼泊爾政府發去唁電,並宣布印度全國為比蘭德拉國王和王后不幸去世哀悼三日。印度外長賈斯萬特‧辛格在當天的演說中提到,「作為尼泊爾的近鄰和朋友」,印度將與尼泊爾共同舉喪。另據印度報業托拉斯報導,印度和尼泊爾之間的部分邊界2日關閉。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20220520-比蘭德拉國王。(取自維基百科)
印度政府於當日向尼泊爾政府發去唁電,並宣布印度全國為比蘭德拉國王和王后不幸去世哀悼三日。圖為比蘭德拉國王。(取自維基百科)

斯里蘭卡政府在表示哀悼的同時宣布,推遲原定於下週在科倫坡舉行的南亞區域合作聯盟(South Asian Association for Regional Cooperation)常務委員會會議,以表示對比蘭德拉國王和艾什瓦爾雅王后的敬意,因為比蘭德拉國王是這個區域性組織的創建人之一。英國白金漢宮發言人2日說,伊麗莎白女王和查爾斯王子聞訊後感到「十分震驚和悲慟」。首相布萊爾也在當天稱這一事件是「可怕的悲劇」,他向尼泊爾人民表示深切同情。泰國總理他信當天致電尼泊爾以表哀悼。他信在唁電中說:「這是一個震驚世界的事件」,泰國政府將會派遣代表參加葬禮。日本首相小泉純一郎、澳大利亞總督迪恩和夫人、總理霍華德2日對尼泊爾國王比蘭德拉、王后艾什瓦爾雅以及其他王室成員被殺身亡表示震驚和悲痛。

哀痛之後,人們不禁要問,究竟是什麼原因促使王子做出如此瘋狂的舉動呢?原來王儲想娶尼泊爾前外交和財政部長帕舒帕蒂‧沙姆謝爾‧拉納(PashupatiShamsher Jang Bahadur Rana)之女為妻,並私下按照印度教儀式在一座寺廟裡結了婚,但母親不同意。

這位被捲入政治漩渦中的姑娘名叫德維亞尼‧拉納(Devyani Rana),與印度方面有著很深的淵源。拉納的母親是來自印度中部邦省的一位皇室成員,嫁給了擔任尼泊爾前外交和財政部長拉納的父親,而拉納的叔叔名叫辛迪亞,是印度主要反對黨的領袖,而她的一位姨媽也是印度瓦傑帕伊政府的一名部長。並且,拉納本人小時候也是在一所封閉的印度寄宿學校上學,並從德里大學經濟學系畢業。

按照尼泊爾的傳統,沙阿王朝的王室成員,包括國王比蘭德拉和他的兩個兄弟在內,都會從拉納一族中挑選配偶,以保證政治上的平衡和穩定。因此,二十九歲的迪彭德拉同二十歲的拉納結合可以說是順理成章,雖然據說拉納最初不願意嫁給迪彭德拉,然而他們最後也的確墜入愛河,兩人經常到加德滿都皇宮附近的必勝客共進浪漫的晚餐。

然而拉納家族的印度背景卻成為雙方最終結合的阻礙,長期以來,尼泊爾與印度之間衝突不斷,當時在尼泊爾國內反印度的情緒更是十分高漲,王室最不願意做的事情,就是迎娶一位有印度血統的王后。

慘案發生後,整個尼泊爾都陷入悲痛之中。熱愛國王的民眾衝上街頭,失聲痛哭。全國各地一片混亂,許多人將憤怒之火發向政府。在這種憤怒、悲痛和混亂中,德維亞尼‧拉納—這位許多人眼中的「紅顏禍水」不得不於6月2日離開加德滿都,搭飛機來到新德里,躲避人們憤怒的火焰。

20220520-加德滿都街頭。(取自維基百科)
慘案發生後,整個尼泊爾都陷入悲痛之中。熱愛國王的民眾衝上街頭,失聲痛哭;德維亞尼‧拉納不得不於6月2日離開加德滿都,躲避人們憤怒的火焰。圖為加德滿都街頭。(取自維基百科)

關於王儲為情殺人的說法,最先由尼泊爾內政部長發出,但是他又留下了「尾巴」,稱事情還有待進一步調查。於是謠言四起,有人說是走火造成的,迪彭德拉並非兇手;有人認為血案另有兇手;有人認為是王儲酒後行兇;更多的人猜測可能係尼泊爾政府所為。

葬禮結束後,在首相柯伊拉臘官邸附近,大約一千名尼泊爾人自發湧至首相府,他們向警察投擲石塊,並高喊著反對柯伊拉臘的口號。其中一些青年,情緒幾乎失控,這些憤怒的青年一方面將血案歸咎於政府,另一方面則大喊口號,要求柯伊拉臘下臺。尼泊爾政府直到6月2日下午才對這一起王室血案發表正式聲明,這一遲來的做法也引起王室支持者們的強烈不滿和憤怒,之後開始演變成示威和抗議。尼泊爾人開始高喊反政府口號,要求政府必須對此事負責。一些尼泊爾人說,尼泊爾首相柯伊拉臘因捲入貪污醜聞正面臨調查,而政府炮製這一事件則可以大大緩解來自政治反對派的壓力,轉移尼泊爾公眾的視線。

而尼泊爾攝政王賈南德拉則於6月3日通過尼泊爾媒體說,王室的屠殺慘案是一場意外事件,完全是因為槍枝走火造成的意外。但是他沒有提到一個重要問題,即當時槍到底在誰的手中?為什麼會走火?根據分析,走火似乎難以說通,因為不可能「走火」得如此準確,將十多人打死打傷。那麼,攝政王為什麼非要說是槍走火呢?這不得不讓人懷疑。更何況,不久之後,隨著王儲正式死亡,攝政王理所當然地繼承了王位。

為了獲取王位而手足相殘在歷史上並不鮮見。更值得一提的是,比蘭德拉一家全部被殺,包括他的兩個兒子和一個女兒以及其他直系親屬,幾乎一個不剩,算得上真正的「滅門慘案」。因此,如果兇手並非迪彭德拉,那麼除了政府,尼泊爾人也在暗中開始懷疑新國王,只是人們並沒有將他們的懷疑全部講出來

另一疑點是,一度被稱為是屠殺兇手的王儲是背後中槍的,顯示屠殺事件的確另有真兇。由於王儲地位尊貴,即使王宮守衛為了制止他,也不敢從背後向他開出多槍。《印度快報》稱,一些新德里高級官員也對早前有關王儲為與愛人結婚而起殺機的說法存疑,並強烈暗示屠殺可能與現任國王賈南德拉有關。

20220520-《尼泊爾史:雪峰之側的古老國度》立體書封(三民書局)
尼泊爾史:雪峰之側的古老國度》立體書封(三民書局)

*作者為南京大學歷史學院教授,著有《英帝國史》、《十九世紀英國文化空間和國家認同》、《歐洲的靈魂:歐洲認同與民族國家的重新整合》等專著十餘部。本文選自作者著作《尼泊爾史:雪峰之側的古老國度》(增訂二版,三民書局)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