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令信觀點:烏克蘭「戰爭」,是美國一手炮製?

2022-02-16 06:30

? 人氣

其實,真正炒作這場「迫切的危機」,不就是普京和拜登嗎?2/12兩人做了一小時兩分鐘的電話熱線對談,拜登警告普京,倘若俄羅斯進一步入侵烏克蘭,美國將會做出果斷回應,並讓俄羅斯迅速付出嚴重代價。俄方則表示,美國渲染烏克蘭危機實在太過「歇斯底里」。同樣這場熱線對談對俄烏邊境危機的解除並無所突破。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2021年12月7日,普京與拜登舉行視訊會議。(美聯社)
2021年12月7日,普京與拜登舉行視訊會議。(美聯社)

最新的媒體焦點議題就是拜登親自警告西方盟友「俄即將於2月16日對烏克蘭發動襲擊」的訊息,除了引發真/假新聞爭議之外,更關鍵的是拜登主動地向歐盟如此直接且明確地發表這樣的訊息,異於2014年烏克蘭危機時,當時美國情報官員阻止了歐巴馬政府向北約透露敏感訊息,如今拜登政府直接「放出風向球」,示美國的策略已經改變,是想影響整個局勢呢?還是要加速這場危機的爆發呢?

2/16真的會爆發俄烏大戰嗎?

法國總統馬克宏在2/7訪俄之後,2/8與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會談時表示,普京說「他不會升溫局勢」,「我認為這很重要」。馬克宏還提到,普京說白俄羅斯「不會有永久(軍事)基地」或「部署」。同時在烏克蘭邊境軍演結束後,莫斯科將撤離在白俄羅斯的部隊。馬克宏此番談話,馬上遭俄方打臉。這和普京與習近平2/4會談後發表的中俄聯合聲明都是同樣基調,和平優先,說說而已;然而,只要莫斯科沒有撤軍,俄烏邊境的危機就是無法解除。2/16或其他時間都有可能爆發。

北京不只是正在辦冬奥,在接待普京之際,也不忘「消遣」美國, 給足了普京面子,(裡子也很豐富—包括15項合作協定,包括反壟斷執法和競爭政策領域的合作協定、中俄外交部2022年磋商計劃、遠東天然氣購銷協議、信息化和數字化領域合作協議等。雙方貿易金額將高達2500億美元)。普京若能在歐盟能夠得到更多經貿的利益的話,又何必在2/16來發動戰爭呢?至於美國的嚴重警告都是在發動戰爭以後,若是德法等歐國家有任何鬆動或讓步,美國想要拉攏歐盟來抗俄戰略就無形瓦解,普京就是大贏家,就更沒有必要點燃戰火了!

2022年2月14日,美國陸軍第82空降師準備離開北卡羅萊納州的布雷格堡基地,登機前往東歐。(美聯社)
2022年2月14日,美國陸軍第82空降師準備離開北卡羅萊納州的布雷格堡基地,登機前往東歐。(美聯社)

儘管美國迅速派軍到波蘭與德國,做了最壞的打算。但是就像烏克蘭的《新聞報》一篇政治評論指出:「美國駐烏克蘭大使館發推稱,『我們與烏克蘭在一起』,然而實際上率先把本國的公民、軍人和外交官從烏克蘭撤走,包括美駐烏臨時代辦也都逃離基輔,跑到利沃夫辦公,這簡直是太諷刺了。美英加等國一邊向烏克蘭提供武器,一邊從烏克蘭撤走軍事教官,這究竟是雪中送炭,還是落井下石,實在是令人迷惑不解!」

若是美國散布2/16俄軍將進攻的消息,旨在警告所有相關國家,希望藉此來阻擋普京的企圖心,可是烏克蘭卻毫無「同步準備」,烏克蘭政府與民眾反過來質疑美國的兩手策略,2/16之前美烏各行其是,若是真的2/16開打,烏克蘭如何來面對強大俄軍而撐到美軍來幫忙?更何況拜登一再對外表明美軍不會進入烏克蘭境內。所謂美軍的奧援真的能適時抵達嗎?顯然只是外交語言,那麼2/16開打不正表示了美國只是在外交口頭上警告,只想掩飾美國在這場危機上的窘境。

另外有一個值得觀察的角度,就是在這場俄烏邊境危機中,讓一直在「晶片荒」煎熬的全球半導體行業陷入新的風聲鶴唳。據路透社報導,美國半導體行業使用的氖氣超過90%來自烏克蘭,有35%的鈀金則向俄羅斯採購。俄烏衝突一觸即發,半導體供應鏈暴露在新的恐怖斷鏈的風險,美國已呼籲晶片製造業者趕快尋找上述這些材料的替代來源。(烏克蘭供應了全球70%的氖氣的需求,氪氣的40%以及氙氣的 30%。氖、氪和氙,它們是半導體行業曝光和蝕刻工藝的關鍵材料。)

有鑑於此,普京若是不顧一切而指揮軍隊進入基輔的話,明顯地不會只是挑起俄國與歐盟及美國的對抗,後續效應顯然不會只是區域性的衝突,而可能波及全球,屆時俄烏衝突就有可能引爆世界級的對抗(包括軍事與經貿等)。此刻的普京有沒有必要去點燃這場戰火呢?

*作者為大學教師

喜歡這篇文章嗎?

孔令信喝杯咖啡,

告訴我這篇文章寫得真棒!

來自贊助者的話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