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點投書:這個社會人人都是「線民」,何必大驚小怪?

2021-10-23 05:35

? 人氣

立委黃國書日前承認曾在戒嚴時期擔任情治單位線民,引起黨內一陣一陣譁然。(資料照,柯承惠攝)

立委黃國書日前承認曾在戒嚴時期擔任情治單位線民,引起黨內一陣一陣譁然。(資料照,柯承惠攝)

1986年筆者自政戰學校畢業,分發到小金門(列嶼)擔任排長。下部隊前接到國防部的通知,要求筆者抵達單位報到後,每月將單位的情況寫信回報給國防部政四處,同時還給了我一疊信封和郵票,就這樣我成了國防部的「線民」。估計全期同學200多位,少說也有一大半擁有相同的經驗。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存在於日常中的「線民」

下部隊半年後,筆者接任連輔導長,安排「保防佈建」成了我的份內工作。當時連上有3個排據點和1個班據點,筆者布置了大約10餘位「細胞」。在列嶼1年半的連輔導長期間,酸然絕大多數是「死細胞」,但這些「線民」至少有3次發揮了作用,確保了單位內的安全穩定。

其實這3次都是阿兵哥遭到女朋友「兵變」,心情低落借酒澆愁,甚至有意尋短,透過布建的反應,使連上幹部及時勸慰安撫,並責由排長多加注意,最終都讓這些弟兄平安退伍。筆者認為「線民」不一定都是不好的。

這個世界無論是民主自由,還是專制獨裁的國家,都有「線民」存在。美國夠民主自由吧!美國CIA一樣在美國本土及全世界布置大量的線民。過去蘇聯的KGB不也是「間諜」遍布全球嗎?民進黨敢說沒有在國民黨和民眾黨內安排「抓耙仔」嗎?

這個社會上充斥著各式各樣的線民,例如「檢舉魔人」。為了獲得檢舉獎金,這些所謂的正義之士,四處檢舉各種違規,搞得民眾人人自危。媒體報導高雄左營有一條街,民眾將車停在自家門口,1個月遭人檢舉10次,罰款9000元。民眾不堪其擾只能停好車後,再以遮蔽物遮掩車牌,以防被再次舉報,但不料檢舉魔人一樣舉報民眾車牌有遮蔽物,害民眾再度挨罰。這樣的抓耙仔還讓不讓人活了?但造成這樣扭曲的情況,難道不是政府的責任嗎?

黃國書線民風波延燒

民進黨前秘書長羅文嘉爆料立委黃國書是臥底線民,導致黃國書退出民進黨,並宣布卸任後不再參選。隨後前民進黨主席施明德揭密,民進黨創黨主席江鵬堅是調查局的調查員,另1位早在多年前被指為線民的駐日代表謝長廷,立刻跳出來為江鵬堅喊冤,槓上施明德。看來這齣「誰是抓耙仔」的大戲,短時間還不會結束。

謝長廷也曾被指稱具黨國線人身分。(新新聞資料照)
謝長廷也曾被指稱具黨國線人身分。(新新聞資料照)

筆者認為,如果調查機關要安排線民,就不會只有一個新潮流的黃國書,美麗島系、湧言會、正國會等等其他派系,如果連被安插線民的資格都沒有,豈不是很丟臉嗎?

自2000年陳水扁當選總統至今,除了馬英九的8年,其他的時間都是民進黨執政,檢、警、調、司法及國安單位,身上流著綠色血液的比比皆是。自詡為「東廠」的促轉會,要不要也查查民進黨安排了多少線民在國民黨?筆者期望法力無邊的促轉會別只顧著追殺政敵,何不做做好事,順便也幫忙揪出那些潛伏在國民黨內「藍皮綠骨」的抓耙仔?

筆者的線民生涯只延續了短短半年,1986年底奉命先遣大膽島交接,把一些「不重要」的物品盡數拋棄,也包含國防部給的信封。筆者承認不是一個合格的線民,因為我沒有寄出過一封信件給國防部。其實一個小小的基層幹部,能接觸到什麼軍國大事?有何必要為了一些雞毛蒜皮的小事,反映到國防部呢?但筆者的「布建」工作績效可是首屈一指的。

在上級視導布建工作業務時,總能看到工作紀錄上原本危機四伏的狀況,在佈建細胞即時反映,及連隊幹部妥善處理下,讓緊急的情況煙消雲散。因為在當時的年代,細胞沒有反映狀況,代表保防工作不落實,業務績效就會落後。因此沒事也得編出事來,才能突顯出工作紮實。筆者不知調查單位是否也是如此,但親身經歷過那個年代,筆者很難相信這些情資反映的檔案是真實的,既然真實性存疑,又何必大驚小怪呢?

*作者為退伍軍人,教師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