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劍虹觀點:武昌起義110周年─為什麼要捍衛中華民國?

2021-10-10 07:20

? 人氣

而且即便是有「中國認同」的台灣人,對於到底該怎麼解釋中華民國都有不同的意見。從法理上來看,今天台灣的中華民國繼承的是1928年成立的南京國民政府,或者更直接來講,應該是1945年領導中國與美國合作打贏第二次世界大戰的重慶國民政府。一來是台灣光復的時候,重慶國民政府尚未遷回南京,二來則是台灣的民國敘事高度以蔣中正為中心,撇除掉了其他國民黨的勢力。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比如被當「漢奸」的汪精衛,於1928年南京國民政府成立之後,無論是在中央政府還是中央黨部裡面都扮演著十分關鍵的角色,將他完全抹煞掉等同於完全抹煞掉國民黨內數量龐大的「漢民族本位」主義者或者「親日派」民族主義者。而這些追隨過汪精衛的國民黨人與他們的後代,也有許多人志願或者非志願的追隨中華民國政府來到台灣。

李敖作客《鲁豫有约》(圖/澎派新聞)
李敖批評蔣政權的史觀抹除了汪精衛政權的存在和角色。(圖/澎派新聞)

李敖就是一個例子,他在自己生前的許多作品中,就攻擊以兩蔣父子為中心的中華民國史或者中國國民黨史,完全忽視了汪精衛政權,乃至於北洋政府的正面作用。這些與當今的國民黨同樣具有中國認同,卻被過去台灣的民國正史撇除在外的人士,很多也是因為在中華民國的官方歷史中找不到自己的位置,從而成為了轉向認同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深藍人士。

自由中國應該屬於全體中國人

花了那麼多的篇幅,介紹了統派、獨派、民進黨、國民黨、共產黨、本省人以及外省人的民國認同,這篇文章總算要進入尾聲了。首先要談的,是我們今天在台灣的中華民國到底該追溯到哪一個中華民國?是1911年到1928年的北洋政府?1928年到1949年的國民政府?1938年到1945年的重慶國民政府?1940年到1945年的南京國民政府?還是只有1949年以後的中華民國在台灣?

或許絕大多數的台灣人,只希望把歷史追溯到那一個讓我們比較容易產生「命運共同體」情懷的中華民國在台灣,也就是1949年後的中華民國。不過關於這個問題,根據前駐美大使沈呂巡先生的說法,卜睿哲其實已經給了我們明確的答案,那就是台北的中華民國政府繼承的應該是清朝最後一個皇帝,換言之凡是1911年以後所有中華民國的歷史,我們都要蓋括承受,無論喜歡不喜歡。

至於我們到底該認同袁世凱的中華民國、蔣中正的中華民國、汪精衛的中華民國還是實施「聯俄容共」的中華民國,筆者認為在民主自由的時代,完全應該採取開放寬容的態度。不過既然我們今天實施的《中華民國憲法》,是以1946年12月15日通過的《中華民國憲法》為主體,那麼政府的立場自然繼承的還是行憲後的中華民國立場。

本篇文章共 2 人贊助,累積贊助金額 $ 1,045

喜歡這篇文章嗎?

許劍虹喝杯咖啡,

告訴我這篇文章寫得真棒!

來自贊助者的話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