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評:台灣大禍臨頭了!

2021-09-06 07:20

? 人氣

行政院長蘇貞昌主持廉政委員會,強調落實內控與外稽機制,偏偏調查局連筆錄都能被偷走。(資料照,行政院提供)

行政院長蘇貞昌主持廉政委員會,強調落實內控與外稽機制,偏偏調查局連筆錄都能被偷走。(資料照,行政院提供)

「台灣大禍臨頭了!」七月底核二發生停機事故,一位公務員有感而發向台北市議員羅智強發出如此感嘆,因為核二停機原因竟是「椅子移動」的疏忽造成,一張椅子不只是「不小心的意外」,而是文官士氣低落人心散漫的表徵,「這不只是文官的悲歌,更是國家災難的序曲」,事實證明,危機並不在諸如共機擾台等外部因素,却往往始於內部崩壞。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民進黨有意識的瓦解文官,或變質獨立機關,多不勝數,從NCC換照准照唯政治是從,監察院御史台已成「菊花台」,從司法院到行政院政務官用人唯親,不是總統的親戚,就是親信的兄弟姐妹配偶,不避嫌到見怪不怪的地步,這些是蔡英文總統或民進黨有意識的舉措,在「政黨指導」下,各級機關難以理解的怪事或錯事頻生,乍看彷彿是獨立不連貫的個案,但發生頻率之高,正反應「政府」散漫已達量變產生質變的後果。

陳其邁春秋祭都不主持,八軍團想拍馬屁都沒得拍

最近發生兩件奇事可以做為案例。第一樁,國軍八軍團在高雄舉辦的九三軍人節秋祭,竟然儀程不唱國歌,遭到遺屬當場抗議,草草補唱國歌了事,八軍團承認疏失,說法是換了一位主祭官,誤拿了錯誤的儀程,這個解釋未免牽強,一年兩次春秋祭,年年行禮如儀,出席人員可能會變,儀程却不會變,在中央主祭官為總統,在地方縣市長一般都會親為主祭官,二0一八年中央秋祭蔡英文總統也被批評「沒開口唱國歌」,她只是沒跟著唱,但演奏國歌的程序却不可或缺,畢竟入祀忠烈祠俱是為國犧牲者,演奏國歌是對亡者的最敬禮,秋祭或許因為疫情可以小辦,甚至不辦,就是不能辦了却不唱國歌,否則豈不坐實了「為何而戰」的訾議?

或謂八軍團主事將領「迎合政情」,拍不愛中華民國的民進黨馬屁所致,問題或許不在拍馬屁,而是連馬屁都沒得拍;第一,不論民進黨到底愛不愛中華民國,即使一再主張改國歌,但凡執政,不論在中央或地方,都是在中華民國憲法上宣誓就職,居其位則忠其國,還沒有人強硬取消國歌儀程的前例;第二,民進黨人不是笨蛋,固要鞏固台獨基本教義派的支持,但凡對自己政治前途有點想法的人,都不會無視「中華民國是最大公約數」的事實,就以九三秋祭為例,基隆市長林右昌、基隆市長林智堅、桃園市長鄭文燦、台南市長黃偉哲、嘉義縣長翁章梁、屏東縣長潘孟安,無不親自主祭,而且,儀程都有國歌,沒有哪個軍團司令蠢到因為主祭者是民進黨人,所以取消國歌。

鄭文燦為慶祝國人其實沒那麼重視的「軍人節」,還加碼演出設計桃捷「國軍車廂」,對比之下,高雄市長陳其邁對秋祭不當回事就顯得特殊,尤其對比去年前市長韓國瑜秋祭陣仗直逼中央,今年簡直像「街頭草祭」,今年春祭國殤高雄市政府派出的是秘書長主祭,秋祭又降一級由民政局長出馬;而由八軍團在忠靈塔主持的秋祭則由指揮官傅正誠自己主祭,結果就鬧出這麼一齣;傅正誠不會是故意,只是面對沒有主官(市長)的秋祭,他也無心了。想像一下,國軍將領都能散漫至此,台灣能不大禍臨頭嗎?

民進黨籍縣市長除高雄市陳其邁之外,都親自主持秋祭。圖為桃園市長鄭文燦秋祭主祭。(桃園市政府)
民進黨籍縣市長除高雄市陳其邁之外,都親自主持秋祭。圖為桃園市長鄭文燦秋祭主祭。(桃園市政府)

調查局一路出事,蘇貞昌談「內控與外稽」成笑話

第二樁怪事,根據《鏡周刊》報導,調查局偵辦綠委林岱樺「強索贊助」政治獻金案,竟爆出調查筆錄被傳喚的証人趁調查官「滑手機」,竊走筆錄和證詞,還對被偵辦的綠委「通風報信」,此案林岱華否認施壓,強調自己的政治獻金清清白白,但調查局南機站承認筆錄和提示物證被偷,已要求證人繳回,但聲明不影響後續辦案

調查員傳喚不論是證人或嫌疑人,都是一種「心理戰」的過程,重點在瓦解被傳喚者的心防,結果竟能邊問邊滑手機,滑到筆錄物證被取走都恍若未覺,直到綠委向調查局高層詢問才發現筆錄已失,這顯示兩種可能:第一,調查局幹員的基本訓練不到位,調查員就是個擺設,心理素質完全不合格;第二,幹員對調查此案,顯然心不在焉,為什麼心不在焉?也有兩種可能:一是他們根本不想查此案,只是被動接到檢舉行禮如儀,走一個流程,走完結案;二是他們雖想查此案但估計針對綠委查無下文的機率更高,也就草草了事。

調查局南機站的心不在焉,從他們能臉不紅氣不喘聲明不影響後續偵辦,也可見一斑,證人要通風報信,其實不必費這麼大的勁偷筆錄,傳喚後直接跟立委講就行了,偷筆錄的唯一功能是證明自己沒出賣立委,或者事後再詳究所述當即有沒有「穿幫」之虞,好提前串證以「不利辦案」,至於提示物證的作用就大多了,儘管報導並未指出到底是什麼,但既可為「提示物證」,若非檢舉函就是足以達到調查局幹員出動的「證據」,「證據」都能被偷走,豈不方便施壓檢舉人封口?調查局說不影響後續調查為假,不影響後續結案為真。

螺絲掉滿地的調查局,前不久才發生航基組前組長盜賣扣案毒品,如今又發生筆錄被盜,這樣的調查局辦案,還有什麼公信力?對比行政院長蘇貞昌才主持的「廉政委員會」,不啻是最大諷刺,蘇貞昌一路數來,從航港局一人隻手遮天核發二千多張假遊艇駕照、勞動部操作勞動基金者却收賄炒股、高雄市技工短報廢棄物重量再收回扣、調查局緝毒者盜毒…,如今可以再加一案,往後還不知要多添幾案,可嘆的是,調查局不正是蘇貞昌口中要「妥善建立監督制衡機制,落實內控與外稽」的內控與外稽機制嗎?內控與外稽機制崩壞,台灣能不大禍臨頭嗎?

本篇文章共 3 人贊助,累積贊助金額 $ 240

喜歡這篇文章嗎?

主筆室喝杯咖啡,

告訴我這篇文章寫得真棒!

來自贊助者的話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