贏在責任力──2014消費者金融品牌暨金控CSR大獎揭曉

2014-12-03 18:36

? 人氣

對此,許士軍指出,金管會若要強化金融業重視並推動CSR,應該創造出市場價值,用制度使金融業從事CSR的工作,例如,類似國外責任投資就是一種市場價值,當金管會編列出CSR指數,並由投信發行相關的ETF(指數股票型基金),CSR做得愈好的公司,愈能獲得投資人喜歡並作為選股標的,股價就可能上漲,金融業推動CSR的動力就會更強。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張森林指出,總的來說,在企業社會責任上,金融機構不應只是做善事,更應從內而外去思考,強化本身競爭力還要整體的產業配套,這樣除可提高本身的形象,要對外打亞洲杯才不會是空談。

除了CSR之外,就今年《財訊》消費者金融品牌大獎其他獎項部分,台銀及中信銀仍是消費者心目中最佳本國銀行,其中,台銀更是本次調查中消費者最信賴的銀行,顯見台銀百分之百公營不會倒的特性,仍是消費者最喜歡往來的銀行;至於最佳壽險公司則由國泰人壽與南山人壽取得,但今年最佳壽險服務金質獎則由三商美邦人壽奪得;最佳外商銀行獎由老牌的花旗及渣打得獎也在預料之中;在證券大獎部分,與去年相同,仍由元大寶來與富邦證券拿到大獎;不過,最佳銀行產品金質獎則由玉山銀行奪魁。

台銀穩住最佳銀行寶座
凸顯差異性 勝出機會大

鄭貞茂指出,金融業和消費者其實處在訊息不對稱的狀況,消費者是弱勢的一方,因為金融商品是根據市場波動訂價,但消費者對金融市場行情並不清楚;例如,一般人買電視機可以輕易進行市場調查並比價,但一般人無法深入了解金融波動。所以,銀行在銷售商品時更有責任照顧客戶,了解客戶的風險屬性,把對的商品賣給對的客戶。

例如,前些時候原物料大漲,有部分理專向一些退休族的老先生或老太太推銷原物料基金,這就不對了,因為原物料基金行情的波動太大,但退休的人已禁不起波動太大的金融商品風險了。

薛富井指出,當銀行將風險偏高的金融商品賣給無法承受高風險的消費者,這就違反銀行對消費者的社會責任,也等於將獲利建築在消費者的損失上。

要解決消費者與銀行處於訊息不對稱的弱勢地位,鄭貞茂認為,目前消費者購買金融商品時,要填一大堆風險預告書,但消費者是否真的懂呢?因此,金管會似乎可推動消費者若想買金融商品也要先上課分級,規範哪一級的消費者可以購買哪一類的金融商品,一方面可增強消費者的金融知識,了解金融商品的風險,避免不當銷售,同時金融業賣金融商品時也可省掉很多麻煩。

金融業最近這幾年順風順水,獲利暴增,但隨之而來,社會也要求金融業須盡更大的社會責任,而愈盡到社會責任的金融業,不僅可獲得消費者信任,增加業務,也會獲得責任投資法人的信賴,選為投資標的而使股價上漲。因此,金融業往後將進入「拚責任力」的時代,盡社會責任對金融業而言,不只是做公益而已,也將是金融業往後在市場能否生存的重要關鍵。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