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平在望 烏克蘭東部設軍事緩衝區

2014-09-21 12:21

? 人氣

烏東將設置軍事緩衝區,和平在望。(美聯社)

烏東將設置軍事緩衝區,和平在望。(美聯社)

戰火延燒近半年的烏克蘭東部地區,繼5日的停火協議後,20日在白俄羅斯舉行的和平會談中,烏克蘭政府與烏東民兵同意各自撤軍15公里,設置軍事緩衝區,但在此同時,俄國救援物資車輛再次硬闖烏國邊界進入東部地區,而烏克蘭國會本周將通過法案,讓烏東擁有更多自治權利,並於12月舉行地方選舉。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緩衝區確保停火

20日於白俄羅斯首府明斯克(Minsk)登場的和平協議,出席的四方包括烏克蘭政府、烏東民兵、俄羅斯與歐洲安全暨合作組織(OSCE),根據協議內容,烏克蘭政府軍與烏東民兵將各自從前線撤軍15公里,由此設置一個30公里的軍事緩衝區,雙方也必須同時把大型火炮武器後撤,確保對方不在射程內,雙方軍機均禁止飛越緩衝區上空,此外,緩衝區內不准再埋設地雷,也不允許雙方再召募外籍傭兵參與戰鬥。

代表烏克蘭政府出席的前任總統庫奇馬(Leonid Kuchma)20日指出,這項協議將於簽署後24小時內生效,並由OSCE負責監督雙方是否徹地執行協議內容,出席的魯漢斯克(Luhansk)地區民兵代表普羅尼斯基(Igor Plotnitsky)也感到欣慰,指出這項協議出爐後將可確保「魯漢斯克居民的安全」。

俄國駐烏克蘭大使祖拉波夫(Mikhail Zurabov)也代表俄國出席,他強調外籍傭兵不只參與烏東民兵的戰鬥,「烏克蘭政府軍裡也有外籍傭兵」,祖拉波夫強烈要求OSCE必須嚴格謹慎的確保外籍傭兵離開戰場,針對外界質疑俄國軍隊出現在烏東地區的目的,祖拉波夫回應「他們只是到烏克蘭休假的俄國軍人」。

第三批俄車隊強行入烏

正當這項更為具體的和平協議簽署之際,20日稍早,載運了糧食、發電機、醫藥用品、禦寒衣物與罐裝水等人道救援物資的俄國車隊,在沒有烏克蘭許可的狀況下,再度硬闖烏克蘭東部邊界。

根據俄國伊塔塔斯社(Itar-Tass)的報導,俄國政府表示「曾給予烏克蘭政府與國際紅十字會(ICRC)檢查的機會」,但均遭拒絕,烏克蘭國家安全與國防委員會發言人里申科(Andriy Lysenko)則澄清,俄國僅通知要運送救援物資,「完全沒有提到申請檢查事宜」。俄國救援物資車隊先前已2次擅闖烏東邊界,引起外界關注。

另外,儘管各自撤軍的協議已達成共識,但頓內次克(Donetsk)地區一處軍事彈藥庫20日稍早仍遭2次砲擊,2間存放軍火的倉庫中彈起火燃燒,當地議會副主席普里霍科(Ivan Prykhodko)對媒體表示,雖然2次砲擊都沒有擊中用來儲放2500噸爆裂物的主要倉庫,但損失慘重。

頓內次克1處軍事彈藥庫20日遭砲擊。(美聯社)

烏東12月舉行地方選舉

除了和平協議取得進展之外,魯漢斯克與頓內次克自5月11日舉行公投宣布脫離烏克蘭後,至今未獲國際承認,政治地位妾身未明,20日也出席和平會談的頓內次克民兵代表札哈爾琴科(Alexander Zakharchenko)指出,這次的會議對於這兩個地區是否繼續留在烏克蘭境內隻字不提,民兵與烏國代表各持己見,無法達成共識,「還需要留待烏克蘭國會立法後再行協調」。

札哈爾琴科不滿協議對烏東地區的政治地位隻字不提。(美聯社)

據悉,烏克蘭國會本周將表決一項法案,法案將賦予魯漢斯克與頓內次克有限自治權力,並對未觸及戰犯罪的烏東民兵進行特赦,並於12月舉行地方自治選舉,消息傳出後,還引發烏克蘭人民17日於首府基輔舉行大規模示威遊行,魯漢斯克代表普羅尼斯基則是對此表示歡迎,但札哈爾琴科抨擊,兩個地區的公投結果已明確表示「要獨立」,烏克蘭政府提供的其他選項都不會考慮。

17日,基輔爆發不滿烏東將獲更多自治權立法的示威遊行。(美聯社)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