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點投書:其實,戰後日本只是選擇了另一條本來就有的道路

2017-11-19 06:00

? 人氣

和平憲法的內在矛盾

「相對世界上其他國家,在恆久和平之道上取得精神領袖位置」,這是麥克阿瑟在說服日本人進行修改憲法的期許,戰後的日本通過這部憲法時,前言中也是這樣自我期許。然而,這個理想遭到了現實與內在的矛盾衝擊。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憲法第九條分為兩項:

日本國民衷心謀求基於正義與秩序的國際和平,永遠放棄以國家主權發動的戰爭、武力威脅或武力行使做為解決國際爭端的手段。

為達到前項目的,不保持陸海空軍及其他戰爭力量。不承認國家的交戰權。

以國民的意志放棄了發動所有類型戰爭和使用武力的可能性,禁止了不以宣戰但實質上是戰爭的行為,或者以武力展現去脅迫他人屈服的行為。為了確保這些行為得以實行,因此放棄了擁有軍隊和可以提供軍事使用的各種建設與設備。

然而,內在的矛盾在於日本是否有「自衛權」,如果擁有自衛權,那麼就代表可以進行自衛戰爭,但是能進行自衛戰爭,就代表具有「交戰權」,但是第九條的第二項已經徹底否決日本具有交戰權,這是具有爭論的地方。

這裡遭到矛盾所衝擊的原因,乃是因為制定日本憲法時,將和平寄託於聯合國。然而聯合國作為維護國際社會和平的集體安全機制,在韓戰遭到了最大的挑戰,因此美國不得不與日本簽訂安保條約,日本在此情況下將保安隊改造成了具有違憲爭議的自衛隊(以及相關法律《自衛隊法》)。

因此,日本雖然沒有放棄以聯合國作為捍衛國際和平的機制,也儘管吉田茂首相在國會質詢中,明白表示此憲法放棄「自衛權」,但是「自衛權」是否違憲的問題也因此出現。此後希望自衛權武力行使合憲化的修憲爭議一直是戰後日本政治的重要論爭,迄今未絕、未決。

結語與反思

我認為和平憲法是日本的選擇,也是戰前思想給予的一條歷史路徑與思想資源,是日本選擇了這條道路,並加以制度化。這並不是美國主導強加的,不是戰勝者強加給戰敗者的枷鎖。如果不以這種角度去認識這段歷史,這是不去理解戰前日本思想的複雜與多元,或接受了日本右翼的說辭。

然而,日本戰前的思想與歷史,並不是只像日本右翼過度單一化的薄弱想像,而是多元且複雜的。日本選擇這部憲法,並沒有喪失自己的民族精神與靈魂,而只是在國家發展上,選擇了與過去明治以降「富國強兵」目標不同的另一條道路而已。八旗出版社出版這本書,也出版許多日本右翼的書,也正呈現了戰前歷史與思想的多元與複雜。

過度單一美化或醜化歷史,或者隨意接受他人的歷史解釋,容易走向誤解、敵視、受人操弄的歧途,也是放棄思考,放棄了理解過去與現今複雜連結的關係,放棄了理解現今的和平如何得之不易。

而日本的修憲爭議,不僅反映出「和平」理念制度化以後,這個制度仍然與世界的和平一樣,有多麼脆弱。也同時反映出,這個憲法所蘊含的和平理念超前當今時代甚遠,所以那些把現存現象當作現實,並且必須迎合這個現實的「順從現今體制的現實主義者」們,才總是希望修改憲法;而洞悉人類本性與社會結構,以此為基礎去改變現存現象的另一種「現實主義者」,則不會去改變這個憲法,而是立基於憲法所給予的和平,而努力使世界走向這部憲法所賦予的和平理想的人。

我想,讀完這本書以後,或許有些人會對這部憲法有著全新的看法,又有些人仍會覺得陳義過高,需要應對現實去做修改(值得注意的是,現在在日本取得多數議席的黨派,都是主張修改憲法的黨派)。但是,如果我們仍然渴望著世界和平,這部憲法的理念與背後的歷史,我想能給我們許多啟發。而想要修憲、制憲的人們,這部憲法也能夠給予許多高瞻遠矚的參考。最後,我們還可以從中反思,以及反省對於戰前的日本歷史的認識,不再落入過度單一化、過度美化或醜化的簡單理解,而能從了解歷史的複雜中,去尋找出對現實的理解,以及對未來的啟示。

*作者為歷史、社科書籍愛好者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