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岳乘觀點:思念一本雜誌的病─因為這些人那些事

2017-10-14 05:50

? 人氣

潮人物雜誌。(取自潮人物(Chew People)臉書)

潮人物雜誌。(取自潮人物(Chew People)臉書)

這期潮人物還沒有印出來,因為是頗值得紀念的專輯。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本以為所謂朋友該在你孤單一個人的時候佯作世界還在轉,該在你悲傷欣喜難過時面無表情,猶記得學校通知你被21的那一天,報紙瘋狂播送中華隊擊出再見安打的消息,你終於知道地球不因為你的卑賤而停止,也不會因為你高興而加快腳步。

好處是你從此不必再在乎別人眼光。

我從幾歲開始就理解雜誌會是人生最好的朋友,但在成長過程中也領悟到生命無常,PLAYBOY中文版2003年宣告停刊,同時代大統、光華商場、太陽系MTV、KISS 相繼歇業、倪敏然李國修離開,那幾年以至於對任何持續性的美好都不抱任何希望,每次都說是一個時代的結束,到底有多少時代要結束。

可悲的是愛過注定要死過,你偷偷愛上背後的那群人,他們創造出每一期出現在腦袋裏的隻字片語,也似有若無地暗示以為至死不渝,最後胡謅的結語,來自截稿期幾個人被逼在瞎掰胡扯自己也不曾過的經歷,讓親身渡過那些背棄、劈腿、反目、變調的友情的你卻甘願當個本期實驗品,妙禪七力,也就是傻傻地愛情,3萬塊硬要匯過去,那群看不到臉的編輯記者專欄主筆,不知其真名,更難猜男女,羅蘭是真名嗎、夏珍是假名吧、楊照是真名嗎、隱地是假的吧、傅月庵這該是真名、成英姝肯定是藝名,殷允芃是男生、楊牧我猜是女生、宇文正,嗯,男生。生活嚴重焦慮與集體失眠,手腳不知所措地直撞上路邊停很久的腳踏車,這群人生出一個模子的後代,不甘、不滿、不耐、不管,品味的、質感的、偏執的,一種叫做文青病。

潮人物十月號還發燙的封面(初稿/潮人物提供)
潮人物最新一期十月號還發燙的封面,紀錄那些值得記憶的人和事,時代,就這樣一頁一頁翻過去。(初稿/潮人物提供)

酒保,編劇,導演,喜歡威士忌,高翊峰待過《GQ》、《FHM》,而最早是袁哲生以文學家兼副刊編輯身分加入女體的《FHM男人幫》,後來有王聰威,猶可見在聯合文學染上「情色」痕跡。張鐵志,復活了新活水,把看似佛光山的刊物改成流行文青,他找回了拿手的城市論述,根本不是報導者哪款。黃威融只一本《在台北生存的一百個理由》就讓他吃一輩子,近期的大叔學延續了這些理由:《雜誌俱樂部招生中》,女子優先。2010年李取中辦《大誌》雜誌,2017年6月再創辦《週刊編集》,表現他的價值觀在行動和內容上,這也是我信仰的文字鬥陣意志:總編輯是誰、他要採取什麼行動,我們能旁觀什麼。詹宏志從《電腦家庭》和陳素蘭做《數位時代》,雜誌不如說實現他個人的編輯愛好,性冒險;詹偉雄更直接講,「個人生命意義的思索,才是設計和創意的起點」,所以《Soul》、《Gigs》、《短篇小說》三本各異,卻都是透過不同鏡頭講「美」。七年級的李威儀創辦的《攝影之聲》(Voices of Photography)講追求美之外的觀點。對,觀點決定《影響》作為一本電影雜誌,批判,辯論,做為早期的文青製造器,同情你的稀奇古怪的生活,每天鹽水泡飯,但花8百塊看電影。像朱平,60多歲仍「持續做有創意的事情」,而且要打理一個自己喜歡的造型,不變的還有余光,1983年的《余光音樂雜誌》創刊,最後活了20多年,在KTV破壞一切音樂之前,我們曾有過真正的覺醒青年。他們研究歌詞,而不只是在廣場上哭。

余光最近在幹嘛,天啊他復出了,10月開始和朱衛茵搭檔主持東風節目《那些年我們的青春旋律》,要看一個人的文青魂,要看他叛逆多久、是否走過80年代的反叛風潮。1986年金恆煒創辦《當代》,第一次看見翻雜誌要紅筆畫重點,藍筆寫註解,看《人間》,誇張的視覺反映「時髦」的底層地獄,時尚的定義就此改變,遺毒至今,稱之文青世代,幽默的、品味的,和抗議的,我說了,「要跟我談政治前,你必須先懂得生活」。因為我無論如何很難想像,不迷雜誌怎麼做個文青,要嘛不滿生活,要嘛不甘逸樂,肯定能跟自己過不去,你看李敖,寫成一本雜誌,也寫垮了這本雜誌,看他,美女、豪車、奢侈的書房,永不退役的男性荷爾蒙。不像某些潑油青年,生活貧乏,質感太差,你看那副德性,不然你去看看陳界仁30年前的作品?史丹福大學念到機械工程的蔣顯斌,賣掉新浪網後,現在做CNEX,志在紀錄片Looking For Chinese Next,拍將要看到東方的「太平盛世」,我看是紀錄自己的生命變遷。前世今夕,我們運氣好到有幸目睹,要不是喧嘩裡有更龐大的孤獨感,我們也不會拿起一本過期雜誌將自己支開,出走去。我深切明白高翊峰的《恍惚,靜止卻又浮現:威士忌飲者的緩慢一瞬》,旁人的冷,獨飲的熱,生命不只一瞬間。

20171013-潮人物雜誌。(取自潮人物(Chew People)臉書)
潮人物雜誌。(取自潮人物(Chew People)臉書)

講這些人,因為他們過生活。

僅以紀錄:1954年《皇冠雜誌》發行。1957年11月 《文星》創刊。1965年3月《讀者文摘》中文版台灣創刊。1974年《花與夢》創刊。1976年《光華雜誌》創刊。1978年3月5日《時報周刊》創刊號。1981年《天下》雜誌創刊。1982年《余光》音樂雜誌創刊號。1983年5月《翡翠雜誌》創刊。1983年7月《文訊》首發刊。1984年11月《聯合文學》創刊。1985年11月《人間》創刊。1986年 5月《當代》創刊。1986年7月《遠見》創刊。1986年10月《南方》創刊。1986年10月《獨家報導》創刊。1987年3月 《新新聞》創刊。1987年7月15日解嚴。1987年4月 《講義》創刊。1987年11月 《商業周刊》創刊。1988年2月《南方》停刊。1988年4月 《大地地理雜誌》創刊。1988年7月《常春藤生活英語雜誌》創刊。1988年 《音樂論壇》雜誌創刊。1989年2月 《漢堡漫畫》創刊。1989年2月22日《星期漫畫週刊》創刊。1989年4月《軟體世界》創刊。1989年9月《人間》停刊。1989年11月 《影響》雜誌創刊。1989年 《少年快報》創刊。1990年《PLAYBOY》雜誌中文版發行。1990年2月 《職業棒球雜誌》創刊。1990年3月 《神奇地帶》創刊。1991年8月 《電腦玩家》創刊。1991年5月《星期漫畫》停刊。1991年 10月《ELLE》雜誌中文版發行。1992年6月 《Cosmopolitan》(柯夢波丹)台發行。1992年9月《熱門少年TOP》創刊號。1992年1月 《行遍天下雜誌》創刊。1992年9月 《週刊新少年快報》創刊。1992年10月 《PAR表演藝術》雜誌創刊。1993年2月 《PC home電腦家庭》創刊。1993年3月 《群眾》雜誌創刊。1993年9月28日,TVBS開播。1993年11月 《神奇地帶》停刊。1993年12月 《愛福好自在報》創刊。1994年4月 《同言無忌》男同志第一期。1994年5月 《談星雜誌》創刊。1994年5月 《錢櫃雜誌》創刊。1994年8月 《女朋友》雜誌創刊。1994年10月 《南方藝術》雜誌創刊。1995年3月 《愛報》停刊。1995年3月《美國職籃聯盟雜誌》創刊。1995年12月27日,博客來成立。1996年6月,《G&L熱愛雜誌》創辦。1996年《今周刊》創刊。1996年2月《PChome電腦家庭》創刊。1996年10月《Vogue Taiwan》創刊。1996年10月 《GQ》創刊。1997年11月9日《COOL》發行第一期 。1997年 《南方藝術》雜誌停刊。1997年11月《TVBS周刊》創刊。1998年7月 《拉風‧拉瘋》創刊。1998年9月 GOOGLE成立。1998年 《影響》雜誌停刊。1998年12月 《BANG》雜誌創刊號。1999年5月 《HERE!》雜誌首發。1999 年7月《數位時代》創刊。1999年4月 《Taipei Walker》創刊。2000年。Mobile01成立。2000年 《FHM男人幫》在台創刊。2000年4月 《Cheers快樂工作人》創立。2000年2月《明日報》創刊。全球第一個網路原生媒體。2001年 《壹週刊》進軍台灣。2001年2月21日《明日報》停刊。2001年1月《國家地理雜誌》繁體中文版創刊。2002年,中文版《科學人》雜誌創刊。2003年《PLAYBOY》雜誌停刊。2000年3月《Mania遊戲玩瘋誌》創刊。2003年5月 《蘋果日報》創刊。2003年9月《印刻文學生活誌》創刊。2003年 《TOP少年》停刊。2004年2月4日,臉書問世。2004年8月《nana》創刊。2004年12月《PPAPER》創刊。2005年 《女人我最大》雜誌創刊。2005年8月 《講義》停刊。2006年1月 《軟體世界》停刊。2006年 《民生報》停刊。2006年10月15日 《運動人》創刊。2006年10月 《MUZIK古典樂刊》創刊。2006年11月 《Shopping Design》創刊。2006年12月 《雙河彎》創刊。2007年6月 《錢櫃雜誌》停刊。2007年9月 《健康2.0》創刊。2007年10月《Mania遊戲玩瘋誌》停止發行。2007年 《魅麗雜誌》 創刊。2007年 《EZ Japan流行日語誌》創刊。2008年10月 《翡翠雜誌》停刊。2009年6月 《食尚玩家》創刊。2009年7月 《電腦玩家》停刊。2009年8月 《旺報》發行。2009年9月 《魅麗雜誌》創刊。2009年10月 《食尚小玩家》創刊。2009年11月 《Style Master》創刊。2010年4月《The Big Issue Taiwan》創刊號。2010年11月 《潮人物》創刊。2011年1月 《snappp》創刊。2011年4月 《LEZS》女同志雜誌創刊。2011年4月《一次旅行Bon Voyage》創刊。2011年7月《Sense 好感》創刊。2011年9月 《攝影之聲Voices of Photography》創刊。2012年4月 《小日子》出版創刊號。2012年3月 《Soul》運動生活誌創刊。2012年5月 《Gigs》搖滾生活誌創刊。2012年6月 《短篇小說》創刊。2012年10月《國家地理雜誌》停刊。2012年12月《Gigs》停刊。2013年《食尚小玩家》停刊。2012年3月 《旅讀中國》創刊。2014年1月 《風傳媒》開站。2014年11月,《秋刀魚》雜誌創刊。2015年3月 新竹地方誌《貢丸湯》創刊。2015年4月《拾紙》創刊。2015年5月《眉角雜誌》創刊。2015年9月 《報導者》網路媒體創刊。2015年2月 《TVBS周刊》停刊。2015年9月《雙河彎》停刊。2015年12月《拾紙》停刊。2016年7月,《上報》正式上線。2016年8月 《一次旅行Bon Voyage》停刊。2016年10月《眉角》停刊。2016年10月 《鏡週刊》創刊。2017年6月《週刊編集》創刊。2017年9月《新活水》雜誌復刊。2017年7月《舊遊戲時代》創刊。2017年10月 《BANG》雜誌決定停刊。2017年11月《食尚玩家》宣布停刊。2017年12月25號 《潮人物 》宣布改版,暫時停刊。

最後在回收廠製成便當紙。

記得當天武昌排骨宣布要結束,一半的台北人都衝過去擠在小小的巷內要看那鼎黏糊的油鍋,萬人空巷最後一眼。但雜誌,說不見就不見,如此而已,沒有屍體、沒有喪禮,打烊了,人散了,夙夜典型,孤單朋友,辦公室沒有菸抽的日子,沒人拿得了董氏皮條,在的、走的、苟活的、不退的、前仆後繼、加油添醋、畫蛇添足、創業、舉牌、部落客、自媒體、快閃族,叔叔伯伯,大哥大姊們,辦雜誌是一種病,思念是一種病,思念一本雜誌更是病上加病。

*作者為《潮人物》發行人。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