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歲任首席、從創團到揚名海外 吳珮菁傳承源自朱宗慶的「衝勁」

2017-09-13 08:30

? 人氣

而對自己的期許,吳珮菁認為就是「傳承」,看到帶出來的學生一個比一個亮眼,看他們去演出、去教學,都是非常開心的事情。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走訪偏鄉推動兒童音樂 「只要影響1個小孩,就是很難得的」

李玠嫻說,她不斷看著朱團的演出,有跟不同樂種的合作、有結合移工議題,也有像這回《木蘭》結合京劇,有非常多元的嘗試。在團裡,大家都不斷想怎麼樣可以有更多嘗試,怎樣可以推廣給更多的人,像朱老師就常常跟他們說,「我們去年觸及的人有多少,可是全台灣的人有多少」。她笑稱,有時候推薦一些從沒接觸過的朋友、親人進劇院看表演後,他們又會不斷回來看,這感覺就像銷售員成功把商品賣出去一樣。

20170907-朱宗慶打擊樂團專訪,團員李玠嫻。(顏麟宇攝)
李玠嫻笑稱,有時候推薦一些從沒接觸過的朋友、親人進劇院看表演後,他們又會不斷回來看,這感覺就像銷售員成功把商品賣出去一樣。(顏麟宇攝)

談到對音樂的推廣,尤其在兒童音樂方面,李玠嫻說,自己以前是都市小孩,一間學校裡就有7、8個音樂老師,後來才知道很多偏鄉地區的學校,音樂老師可能都是別科老師來兼的。她提到,像他們之前去一間在合歡山上的小學表演,搭車要4個鐘頭,整個村子只有25個小孩,但表演結束要離開時,是全校師生在門口排兩排敬禮歡送,聽到老師還跟小朋友們說「你們以後可能再也看不到表演了」她心裡也感到心酸。

李玠嫻說,打擊樂是很單純、很適合小孩的,她希望能利用朱團的資源去到更多地方推廣。她認為,雖然每次去外面,當地的老師都會跟他們事先打預防針,說這裡的小孩可能沒接觸過音樂,會坐不住,但她覺得小孩都是一樣的,不會因為資源少,就素質低或沒有感受力,雖然這些孩子可能以後10年、20年都不會再接觸表演,但只要能影響一個、兩個小孩,就是很難得的。

喜歡這篇文章嗎?

吳尚軒喝杯咖啡,

告訴我這篇文章寫得真棒!

來自贊助者的話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