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點投書:當世界為他喝采,台灣呢?

2017-08-13 06:00

? 人氣

作者認為,金錢揹負著原罪,讓好多故事怎麼說都說不清。圖為中研院前院長翁啟惠。(資料照,陳明仁攝)

作者認為,金錢揹負著原罪,讓好多故事怎麼說都說不清。圖為中研院前院長翁啟惠。(資料照,陳明仁攝)

一切的故事從「錢」開始。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台灣人很不習慣出現一位富裕的中研院長。 中研院長的形象大概要跟陶淵明連在一起,一簞食、一飄飲,家徒四壁,這才是大家心目中的完美院長形象。

過去的中研院長以文人出身為主,鬻文為生的文人雅士如何連結到財經這一塊? 不是刻意經營刻苦儉樸形象,是文人本來就很難連結到富貴。

如果早在經濟市場已經享負盛名,因為專業研發在全球獲得殊榮,光賣出研發專利,已經可以庇蔭子孫數代,沒有變窮的條件,這樣的人願意放棄所有利再滾利的機會,回到台灣,只為了為台灣再找一條出路呢?

我認識的發明家個個神采飛揚,成功的發明家,每樣發明價值不菲,無法與貧窮連結在一起。

第一次親見翁啟惠院長,推翻了我所有的觀感。 

20160621-「中央研究院院長交接」典禮.(右起)前院長.翁啟惠.前院長.李遠哲.副總統.陳建仁.中研院院長.廖俊智.中研院代院長.副院長.王汎森.(陳明仁攝)
2016年06月,「中央研究院院長交接」典禮,(右起)前院長翁啟惠、前院長李遠哲、副總統陳建仁、中研院院長廖俊智、中研院代院長副院長王汎森。(資料照,陳明仁攝)

浩鼎案爆發第一時間,我投書媒體,批判最嚴厲。 「一個中研院長,怎麼可以有錢?」 跟所有社會大眾相同的看法,坐這個位子的人,應該是淡泊名利,清心寡欲,卻忽略了是有錢人願意回來坐上這個位子這個選項。

一切的故事從「錢」開始。

金錢揹負著原罪,害好多故事怎麼說都說不清。 寡言的翁院長不愛說,只能在法庭上說。 對於在國際上享有崇隆聲望地位的人,遭受境管,還指稱貪污,這是他無法承受之重,莫大的侮辱。

好事者譬如我很愛說,如果你也愛聽,請繼續聽下去。

2014年翁拿到以色列沃爾夫獎,這是僅次於諾貝爾獎的化學獎,2016年三月美國威爾許獎,2016年英國皇家科學獎,時值浩鼎案爆發,翁啟恵兩個獎全部放棄。 

或許我們聽不懂這些獎項,如果拿了沃爾夫獎和威爾許獎兩個獎,照國際慣例,下一步就是諾貝爾獎。 去年預測的諾貝爾獎就是翁院長的醣分子研究將獲得。

因為遭受境管如此屈辱的對待,翁啟恵放棄領上述獎項機會。 這位一生與化學為伍的科學家,是歷任中研院長中,惟一保有實驗室的中研院長,實驗室才是他本家。 跟李遠哲完全不同,他不懂政治,堅持不碰政治,卻在熱鬧有餘的社會氛圍下被畫上政治顏色。

這位全身充滿科學家本色的前院長笑說,自己從來不是生技專家,一生得過獎項無數,沒有一個獎跟生物科技有關。 2006年應李遠哲力邀回台擔任院長,當時已經享譽國際的翁啟恵一再推辭,連投票表決他榮膺中研院長時,他都選擇缺席。

人在美國的翁啟恵被「架回」台灣奉獻時,必須放棄所有美國夢,所有事業及國際成就,全放下。 他還因此退還了1500萬美元的研究經費,加上全部家當,攜家帶眷回到故鄉。 對他而言,用我們俗人的眼光來看,只看到放棄和犧牲,我們看不到收獲,除了這個院長榮譽大帽。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