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建山專欄:零式保護主義 讓臺灣爬不起來更打不出去

2014-06-25 05:09

? 人氣

「零污染」「零風險」使臺灣產業加值鏈碎零折斷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國家造餅機制主力核心的製造業部門,排山倒海的「理盲濫情」大民粹,亦要求其必須做到絕對「零污染」,根本不顧其類型作業排放已然有先進裝備與作法,可以做好「必然的可控制性」,而就在事前審查程序過程中,存在任何一點一絲「環評疑慮」,就逕予全案封殺於半路之上;而在製造業部門營運過程的事中事後,有任何「在總量標準以下」排放,則予以停、關、倒、破措施為侍候,以至使得今天在臺灣的國內外製造業新興投資營運計畫,無所成案;既已營運中而計畫增資擴展者,亦無一得以倖免。

近年來規模最大,影響臺灣產業經濟結構轉型發展極深的國光石化計畫,甚至可以為了保護兩條脫隊的中華白海豚(其主棲息地在海南島,總數3,500餘隻),竟可使得高占GDP 經濟總量達42%的骨幹產業石化業,無法在臺灣獲得救贖與新生,使國家總體產業經濟斷鏈斷絕,也連帶加碼竟使一大半西海岸臨海地區悉數成為不可開發利用的「保護地」,而自斷國家產業生機。

要「零受損」「零受害」 所以「零開放」

對於新世紀國家造餅機制另外一個主力引擎的服務業產業部門,則以弱勢勞動力福祉「零受損」以及弱勢中小企業經營「零受害」,作為剛性條件之訴求,而戮力實踐其「零式保護主義」。

「理盲濫情」的大民粹,也同時積極擴展延伸,將國家服務業經濟向前向上發展,所必要外來人才、外來勞動力,採取「零輸入」的禁制,用價格數量及品質規格的「技術+非技術性障礙」予以阻斷。

針對祇占全國份額比重不到3%的弱勢勞動力,確保其國民福祉「零受損」,以及占全國出口貢獻率及GDP貢獻率份額比重也都不到3%的弱勢中小企業,確保其維運經營「零受害」,也基於過度「理盲濫情」的意識形態之驅使,更加極化了臺灣式的勞動保護主義、食糧保護主義,生活環境保護主義、弱勢(失能)產業保護主義。

就這樣子封殺服貿、核四與自由經濟示範區

這樣子的「零式保護主義」思維與作法,正是成為反對黨派極力封殺兩岸服貿協議核四完工商轉,以至最近幾日蔡英文在自由時報撰文公開呼籲杯葛,甚至要求全黨公職人員,務必全面封殺自由經濟示範區計畫之立案與發展,其所持的四大理由,歸結起來無非也就是這一完每確保「零受損」「零受害」的意識形態作祟之最核心障礙所致,把這種「零式保護主義」的思維與作法,予以無限擴大,其結果勢必要直讓整個臺灣經濟社會,益發劣化惡化而頹退萎頓,成為更加「鎖國自閉」的落後經濟國家,亦將讓整個臺灣成為,面對今天乃至未來之全世界多元龐大市場當中,一個根本對外「零開放」的極端共產主義社會經濟體。

救贖與鬆綁 才有臺灣新機遇

也同樣在這種「零式保護主義」思維與作法之下,甚至長時期逼使政府行政當局,完全非理性地悖反自由市場理則,而動用「零物價漲升」的手段與民粹暴力,直使臺灣變成為一個「沒有市場經濟存在的社會」,當然越發使臺灣的今天以及未來,都越發與國際脫軌,越發與全世界市場相隔離。

對於一個長期關切臺灣政經驗證及前景未來之亞當斯密學生的自由經濟學者而言,日前美僑商會振聾啟瞶的五大建言之提議,真希望能夠讓主政當局與社會民粹,產生一點警醒作用,好讓臺灣這種已然嚴重普遍化、惡劣化的零式保護主義意識形態,可以有機會因此得到一點靜心反思,更能夠因此找到一些有效救贖與鬆綁的矯治作為,好讓臺灣可以再現當年奇蹟發生的情境新機遇。

*作者為財團法人環球經濟社社長兼公共政策研究所所長

喜歡這篇文章嗎?

林建山喝杯咖啡,

告訴我這篇文章寫得真棒!

來自贊助者的話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