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手機就不能工作?一心多用已成為新時代的主要技能?:《在一起孤獨》選摘(1)

2017-02-10 05:30

? 人氣

智慧型手機。(資料照,AP)

智慧型手機。(資料照,AP)

1980 年代,我以科技生活為題訪問的孩子,常邊寫作業邊看電視或聽音樂,還有掌上型電玩分散注意力,代數和超級瑪利歐同在一起。今天,這樣的回憶聽來洋溢田園風情。現在的孩子通常一邊寫作業,一邊上臉書、購物、聽音樂、玩線上遊戲、傳簡訊、看影片、講電話和打即時通等等。唯一缺席的是電子郵件:二十五歲以下的年輕人多半認為這是過去的技術,或許在申請大學或應徵工作的時候才用得上。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微妙的是,隨時間過去,曾看似某種禍害的一心多用,已被重塑為一種美德。隨時間過去,我們已無必要討論一心多用的優點,因為年輕人已因有辦法同時處理許多事務而備受肯定。專家甚至宣稱一心多用不僅是種技能,更是在數位文化中順利工作及學習的關鍵技能。甚至有人擔心一次只能做一件事的老派教師會妨礙學生學習。現在我們必須了解我們有多容易受虐,當心理學家研究一心多用時,他們沒有發現效率被去舊換新的故事;一心多用的人嘗試執行的每一件任務,表現都沒那麼好。但一心多用感覺良好,因為身體會分泌誘發「興奮感」的神經化學物質來獎勵它。這種興奮感會騙使一心多用者以為自己特別有生產力。為追求這種快感,他們還想做更多事。未來的日子,會有很多物事需要釐清:我們愛上那些被科技弄得簡單的東西,我們的身體是共犯。

現今,當一些教育者試圖將智慧型手機與教室整合之際,也有教師試著禁用媒體來讓學生專心做正事。在我任教的大學教授分成兩派,對於該不該干涉各持己見。有些教授說,我們的學生都是大人了,我們沒必要規定他們怎麼作筆記,或在他們的心思飄離課程相關資料時要他們專心。但當我站在我們有Wi-Fi 的演講廳後方,學生都在看臉書和YouTube、還上網購物(主要是音樂)時,我希望我的學生參與對話,我不認為他們該用課堂時間做其他事情。有一年,我提出這個主題做總討論,並建議用筆記本(紙的那種)來寫筆記。一些學生說他們如釋重負,「現在我不會受到臉書訊息誘惑了,」一個大二學生說。其他學生則很不高興,幾乎惱羞成怒。他們沒立場捍衛在課堂上購物和下載音樂的權利,所以堅持說他們喜歡用電腦做筆記。我強迫他們用手寫,之後再鍵入電腦文件。雖然他們對這「多此一舉」怨聲載道,但我暗自思忖這或許是不錯的學習策略。我維持我的決定,但次年我便順應潮流,允許學生做他們想做的事,最後我和幾個同事都發現,上課打開筆記型電腦的學生,成績沒有其他學生好。

媽媽手機(示意圖翻攝自YouTube)
媽媽手機(資料照,示意圖翻攝自YouTube)

當媒體一直在那裡、等著被需要時,人們便失去選擇通訊的意識。用智慧型手機的人談到看著他們的人生「捲動」何其心醉神迷,看著自己的人生就像觀賞一部電影。一個人說:「我看我的手錶來獲知時間;我看我的黑莓機來感覺我的人生。」成年人承認打斷工作查看電子郵件和訊息會使他們分心,但也表示他們絕對不會放手。當我特別問青少年寫作業時被打斷的事(例如被臉書訊息或新的簡訊打斷),很多人似乎不了解問題。他們的回答不脫「本來就是這樣啊,我的生活就是這樣啊」之類的。當黑莓機版的人生電影變成真正的人生,會產生一個問題:黑莓機的版本是未編輯過的人生版本,它涵蓋的內容不是一個人所擁有的時間可以負荷的。我們雖然追不上,卻覺得要為它負責,那畢竟是我們的人生。我們努力成為那個追得上電子郵件的自我。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