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燕婷觀點:總理哈里里的辭職,能否拯救宗派主義下的黎巴嫩?

2019-11-10 07:00

? 人氣

1.1943年的《國家公約》規定,遜尼派穆斯林總理由馬龍派基督徒總統任命,故對總統負責;但在《塔伊夫協定》後,總理改為對立法機關負責。

2.國會議員席次中,基督徒與穆斯林的比例改為5:5。

3.總統權力遭到弱化,但總理權力卻提升不少。

總之內戰過後,基督徒雖向穆斯林讓權,卻未能終結宗派主義的傳統,《塔伊夫協議》雖意在化解宗派衝突,卻只是重新固化了宗派間的分野。更糟的是,闖進黎巴嫩的外部勢力也不肯隨內戰結束撤出,首先真主黨民兵以抵抗以色列為由,拒絕解散,最後政府只好讓其就地合法;敘利亞既已駐軍成功,自然也不肯走了。黎巴嫩的宗派主義至此便與大國的地緣政治糾纏在一起。故內戰結束後,政治僵局與內亂成了黎巴嫩的常態,因為各地方勢力背後都是宗派,宗派領導人又常與外部勢力合作,因此國會中往往難得共識。2005年2月14日,總理拉菲克.哈里里遇刺,致使黎巴嫩在「對敘態度」上,陷入嚴重的兩極分化。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當年的哈里里暗殺事件,由於兇手未明,故以色列、敘利亞、真主黨都被懷疑是幕後黑手,結果又觸發新的宗派衝突。3月8日,真主黨組織了一場示威活動,以「感謝敘利亞」為名,向阿薩德政權;但無獨有偶,3月14日也有大批示威者走上街頭,要求敘利亞自黎巴嫩撤軍。兩派人馬自此成形,分別是親敘利亞和親伊朗的「3月8日聯盟」,其成員主要為什葉派加基督徒;以及反敘利亞和親美的「3月14日聯盟」,成員多是遜尼派加基督徒。這次衝突又名雪松革命,最後敘利亞雖被迫撤軍,但黎巴嫩的宗派衝突卻又在革命這攫取了不少新能量。

「3月8日聯盟」與「3月14日聯盟」從此在政壇上瘋狂鬥爭、抵制對方,製造無數政治僵局,更曾導致黎巴嫩長達兩年選不出總統。哈里里2016年二度就任總理後,雖竭力要調和兩派人馬鬥爭,卻蚍蜉撼樹,黎巴嫩政壇又暴力事件頻傳,因而才有那段總理自我放逐沙烏地的鬧劇。後哈里里之所以願回國再任總理,部分原因在於殖民母國法國總統馬克龍、黎巴嫩總統的居中調停。然而宗派衝突還是沒有解決,「3月8日聯盟」與「3月14日聯盟」不僅持續製造僵局,還狂挖對方牆角,哈里里這個總理既當得危險,又身不由己。上次辭職,黎巴嫩與各方勢力花了10幾天才翻轉這個結果;此次辭職,對執政當局來說,其實就是2017年總理出走風波的另類再現,只是這次兩派人馬及外部勢力都無法保證,要花多久才能讓一切重歸原樣。

1882年的奧斯曼帝國國徽,紅星月旗象徵奧斯曼帝國,綠新月旗象徵哈里發,下方垂掛著奧斯曼五軍章。(作者提供,取自維基百科)
1882年的奧斯曼帝國國徽,紅星月旗象徵奧斯曼帝國,綠新月旗象徵哈里發,下方垂掛著奧斯曼五軍章。(取自維基百科)

垃圾山下的示威

而宗派主義不僅常駐黎國政壇,也深入民間各大角落,從而形塑了特殊的示威動員結構。在一般黎巴嫩公民的人生經驗中,多少都要與Za'im制打聲招呼。Za'im(زعيم)在阿拉伯語中為「領袖」之意,置於黎巴嫩的政治脈絡中,則意指宗派領袖。Za'im制能為一般公民提供政治贊助、保護與服務,其領袖主要有兩種統治基礎,一是出身國家一級宗教領袖,二是來自國家和地方的一級宗派選區。

喜歡這篇文章嗎?

劉燕婷喝杯咖啡,

告訴我這篇文章寫得真棒!

來自贊助者的話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