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紹煒專欄:「柯政」猛於虎?

2019-10-09 06:20

? 人氣

台灣是機車密度極高的「機車王國」,柯市府要分階段全面對機車格收費引發民怨。(資料照片,盧逸峰攝)

台灣是機車密度極高的「機車王國」,柯市府要分階段全面對機車格收費引發民怨。(資料照片,盧逸峰攝)

台北市長柯文哲的「機車停車全面收費」政策陸續上路,這是開全台地方政府「先河」的政策,因為,從來沒有人敢推此政策,但這個政策是否正確、合理、可持續,還是會在「柯政猛於虎」的民怨聲中收場,倒值得觀察。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柯市府分4階段對機車格收費

去年底前柯文哲拍板確定全台北機車格全面收費政策,不過為防政策躁進引起民怨,計劃採4個階段推動:第一階段於北市16個商圈收費、第二階段則在捷運站周邊、第三階段以市區主要幹道為主收費、第四階段才會擴及巷弄。今年起16個商圈己陸續開始收費。

柯市府的機車收費政策,與過去實施汽車停車格全面收費類似,除了有使用者付費的基本原則外,也有逼迫民眾多使用大眾運輸工具的目的,不過,這個道理到底到底有多大,確實比汽車格收費爭議大得多多。

以一般人腦袋中的「社會公平性」而言,雖然汽車的高普及度,讓擁車早已不是所得高的象徵,但一般印象中使用機車者確實是基層勞工、年輕人、家庭主婦等占比較多,這也是市議員與部份網路上的批評,都直指此政策「再剝削經濟弱勢者」之故。對汽車停車格收費得到的好評、肯定,未必同樣會在機車格全面收費政策中重現。

未來要分階段納入機車格收費的地區,除了所謂商圈外,也包含一些市場、捷運車站週邊,市府可能忽略騎機車到捷運車站再改搭捷運的民眾極多─看看捷運車站周圍的停車情況就知道了。市府對捷運週邊機車收費,很可能反而讓一部份民眾放棄搭捷運,與市府所說「增加民眾搭乘大眾運輸」的目的背道而馳。

也許,官員會以為收費可讓民眾改步行到捷運站,但現實的是:從民眾的習性來看,步行在10分鐘以內者有可能願意放棄機車、改為步行到捷運,超過10分鐘者改為步行的機率低。

「婆婆媽媽」買菜變貴要繳停車費給市府了

而對市場周遭機車格收費,對許多「勤儉持家」、靠騎機車上市場買菜的「婆婆媽媽們」而言,是「更有感」的傷害─即使只是20元的停車費,每天幾次下來,也是一筆不小的開銷,每個月多支出600-1000元,因此接受度又更低─到機車格要收費的市場周圍看看就知道,停車格空位大增,全部都擠上騎樓去了。讓機車停騎樓,肯定不是市府的初衷,更與市府要「機車退出騎樓」的政策相背。問題是:市府敢因此再大力對騎樓停機車開罰,引發更大的民怨嗎?

根據市府的統計,全市共94.5萬輛機車,機車停車格僅21萬,其中1.7萬個為收費停車格。機車停車格確實嚴重不足,但市府只知道拚命要把更多機車格改收費,藉著收費讓部份民眾不再騎機車到當地,雖然讓機車格空位增加,卻也被罵就是貪財要收錢,更讓弱勢者要多花錢、行動更不方便─對在家裡附近買菜購物的婆婆媽媽而言,騎機車最方便又省錢;要收停車費當然就是多花錢,如果從市府之願改搭公車、捷運,肯定是既不方便又更花錢。

機車格全面收費,難矣哉

如果柯文哲在去年選前就推出此政策,在各商圈市場大收機車格費用,連任風險必然增加。現在只推第一階段就引發不少民怨,其合理性亦備受批評質疑,後面幾個階段要再推的機率就下降了:第三階段以市區主要幹道為主收費後,柯市府大概就會被罵翻,第四階段的「擴及巷弄」,因大部份家庭都有機車(甚至幾台),這等於對全台北所有民眾加稅,市民大概會起來造反吧,能推的機會實在不高。

這年頭,得罪年輕人、還有婆婆媽媽們,是比得罪巨富、中央高官還嚴重哩!柯市府機車格收費收到市場邊,就難怪被譏為「柯政猛於虎」了,這個政策能否進入第二、三階段,甚至能否持續,讓我們繼續看下去吧。

喜歡這篇文章嗎?

呂紹煒喝杯咖啡,

告訴我這篇文章寫得真棒!

來自贊助者的話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