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濠仲專文:從保母證看人與人的信賴

2016-08-31 07:00

? 人氣

也就是在追求個人功名利祿之外,他們還十分看重自己是不是個「可靠的人」。又或者說,對挪威人而言,「可靠的人」,已揉合為成功者的因素之一,甚至他的位階,還高過成功者所能散發出的誘惑。古早維京社會人們為了應付惡劣的生存環境,彼此必須藉由高度互助才能夠保命,這又或者是挪威人願意當個可靠的人,沿襲迄今基因上的遠因。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團隊
可靠與否,是挪威人拿來檢視自己的標準之一。(取自網路。)

當多數人不再一味追求自己的成功(尤其其中很可能是建立在偷拐搶騙上),而是以一個值得信賴、且可靠的人做為行事標準,甚至遠比賺取財富或貪得一點點小便宜來得有意義,則社會的信任結構就有望成形。「可靠的人」,會比「有錢的人」「聰明的人」「厲害的人」「有權勢的人」「高學歷的人」更容易在挪威社會取得尊敬,說不定還能得到更多謀事的機會,那麼,誰還會輕易蹧蹋自己的名聲。

在挪威生活數年,我確實大為減輕了因為人我之間的猜忌、懷疑所引來的生活負擔和壓力。當多數人不會利用無人看顧的水果攤揩油;不會因為搭車不用查驗車票就坐霸王車;所有付出和所得皆有公開明確的標準,我們確實就無需成天提心吊膽、緊張兮兮,深怕自己是外國人而容易遭當地人呼攏拐騙。

返居台灣頭幾個月,我最常被問到的問題就是:「回來還習慣嗎?」其實相對來說,台灣才是我更為熟悉的環境,無論氣候、人文和鄉土。只是,久經挪威之旅耳濡目染,我發現回到台灣後,自己便不再保有住在挪威那段時期的天真和自在。基於自我保護,我們有太多機會臆測周遭人士的言行舉止恐怕不會那麼單純坦白,初期它確實讓我有些適應不良。

交付帳戶就等於幫助詐欺嗎?(CC by Yedda)
和挪威比較,台灣的社會風氣仍顯猜疑。(取自網路,Yedda/CC)

社會信任感之所以尚難建立,也許真的是有太多的人因為法律漏洞、灰色地帶而謀得羨煞人等的好處,加上我們總是習慣性地將眼光望向「成功者的光芒」(無論是腳踏實地或欺瞞世人而來),於是便無從體驗彼此都是「可靠的人」(無論達官顯要還是販夫走卒),所能營造出的生活悠適感。當我杵在挪威鄉間一處無人看管的水果攤前,狐疑猜想著難道這水果攤老闆不怕我見有機可趁,逕自當場白吃白喝,沒多久,就看他悠悠哉哉,全身濕嗒嗒地從遠處信步而來,他居然放著水果攤不管,跑去後方湖裡游泳?而他卻從不擔心自己上岸後,會落得一簍空蕩蕩的自動投幣箱。他能兼及生意和一整個怡然自得的下午,不就正是拜可靠的挪威人之賜?

最後,我們終究捨棄聘雇褓母,而是情商自己父母出手相援,至於交涉過程,當然是簡單多了。

*本文選自啟動文化出版挪威人教我,比競爭力更重要的事:重新定義「成功人生」的學習之路第1部分第2篇〈褓母證〉。作者曾為《新新聞周報》、《聯合晚報》政治組記者,2009年辭去記者工作,隨任職於外交部的妻子遠赴挪威,於異國開始從事寫作。2015年夏天返台。現為網路新聞媒體《上報》主筆。著有《挪威縮影:奧斯陸觀察筆記》、《挪威,綠色驚嘆號!》、《安然無恙不比遺憾好》、《北歐超完美丈夫的秘密》、《小國的靈魂》、《挪威人教我,比工作更重要的事》、《娜拉,如果妳在挪威長大》等書。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