買車、買房、刷卡時,為何總是感覺被剝皮?《釣愚:操縱與欺騙的經濟學》選摘(2)

2016-07-25 05:40

? 人氣

購物令人感覺愉悅,但如何聰明消費?本章將探討一般大眾在買車、買房和使用信用卡時,如何當上冤大頭。(圖/Zürich Tourismus@ flickr)

購物令人感覺愉悅,但如何聰明消費?本章將探討一般大眾在買車、買房和使用信用卡時,如何當上冤大頭。(圖/Zürich Tourismus@ flickr)

正如人類學家知道東非大裂谷是挖掘史前人類頭骨化石的絕佳地點,我們也知道某些消費行為是釣愚的最好池塘。本章將探討一般大眾在買車、買房和使用信用卡時,如何當上冤大頭。各位都可能為這些交易花上大筆金錢,但多花的錢卻沒能為你帶來什麼好處。房子和車子的購買,可能是一個人一生最大的支出,至於信用卡因為幾乎每日使用,容易讓人不知不覺買上了癮,以致必須付出高昂的代價。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買房也被剝層皮

說到買房,對大多數的家庭而言,可是終生最大的一筆支出。如果被建商剝皮,不但帳戶大失血,更是教人傷心。和常見迷思不同,美國人其實不像你想的那樣常常搬家,我們也喜歡在一地長住。美國人到了60歲,超過80%已有自己的家;平均而言,我們會在自己買的房子住上很長的一段時間。對現在自有房屋者,從入住到遷出,平均居住期間約為24年。從這兩項數據可知,大多數的美國人至少會在有生之年購入一筆房產;這也意謂,大多數的美國人購屋次數極少。

然而,買房者容易上當,並不只是因為缺乏經驗的關係。美國知名電視節目《獵訪名宅》(House Hunters)就是取材夫妻買房或租屋的真實故事;在一番尋尋覓覓之後,總是得在夢想和預算之間找到一個折中點。除了這樣的劇情主軸之外,夫妻通常都會有自己的希望,兩人從衝突到達成共識的過程,也充滿了戲劇張力。

買房者不只容易買錯房,還可能被海削一筆,在支付過戶費的時候吃虧,而這是在電視節目上看不到的部分。房屋買賣一成交,就得在很短的期限內辦好過戶,因為賣家通常怕買家有財務問題,所以急著拿到賣房子的錢。時間短,加上沒有經驗,很多買家就會在過戶時上當。一般,當我們想到房屋過戶的交易成本,我們直覺想到不動產相關費用。從房屋購買的某一樣本〔包含向聯邦住宅管理局(Federal Housing Administration)申貸〕來看,6%仍是標準費用,而且29%是由賣方支付。雖然有47%支付得較少,但非比尋常地,仍有24%支付得較多。

儘管6%看起來好像不多,就像你在連鎖藥妝店CVS買盒止痛藥泰樂諾(Tylenol),也得支付6%的銷售稅,但從另一個角度來看,房屋買賣6%的過戶費可是一大筆錢。畢竟,在美國買房子的人通常會以為房仲是免費幫他們的,畢竟仲介費是由賣方支付。然而,在經濟學家的眼裡,這筆錢由誰支付並不重要;根據供需分析的邏輯,如果仲介費是由買方支付、而非賣方,買方支付的房價應該會變得較少一點。此外,觀點不同也會影響到你對仲介費的看法,對首次購屋的夫婦而言,如果房屋的頭期款像一般人那樣支付房價的10%,那麼6%的仲介費等於是頭期款的60%!這樣來看,仲介費是不是過高?雖然我們兩個也不是那麼確定,但其他國家的房屋買賣仲介費占房價比例都遠低於6%,買賣雙方好像也沒有抱怨房仲服務不好?

近幾年,華人到東京買房的比例就成長了10%左右(圖/M_M@flickr)
近幾年,華人到東京買房的比例就成長了10%左右。(圖/M_M@flickr)

不過,買房的交易費用不少,不只是要支付仲介費用。根據聯邦住宅管理局的貸款資料樣本,購屋者申辦貸款買房多支付的過戶費約為房貸的4.4%。因此,房屋交易的費用(加上仲介費)可能高達房價的10%,差不多是房屋首購者必須支付的頭期款。

房屋過戶時要支付的額外費用很多,包括律師費、仲介費、交易稅、登記費、公證費、檢查費等,大致是為了房屋過戶和申辦貸款所衍生的各種費用。根據一項詳細的研究,多年來,房貸公司經常利用一些隱性費用、掠奪性條款和欺詐等的不公平行為,來危害消費者的權益。一直要到2010年《陶德-法蘭克華爾街改造與消費者保護法案》施行,消費者才得到保護。我們將在後面的章節仔細拆解這種欺詐行為,各位便能了解購屋者如何成為房貸公司眼中的肥羊。

一般夫妻買下新房之後,就會發現手頭變得很緊,因為通常不只要付頭期款,也要花錢添購家具,或是把粉紅色的廚房漆成自己喜歡的顏色。想當然耳,放貸銀行知道客戶的這些需求,通常也願意讓購屋者多貸一點,以添購家具、裝修房屋等,但購屋者必須接受貸款利率的提高。然而,款項通常不直接支付給購屋者,而是交給房貸經紀人,他們是交易的中介業者。如果貸款利率為5.25%,而不是標準的4.25%,放貸銀行支付房貸經紀人額外的3,000美元,看起來似乎相當公正,這筆額外的3,000美元會轉給購屋者。

艾蜜莉的設計顧慮到帕金森氏症患者的心情,這套家具全家人都可以用,而不是病人的「特別待遇」。
一般夫妻買下新房之後,就會發現手頭變得很緊,因為通常不只要付頭期款,也要花錢添購家具,或將屋子改造成自己所喜愛的樣子。

不過,實務上又是如何?經濟學家蘇珊‧伍沃德(Susan Woodward)與羅伯特‧霍爾(Robert Hall)取得購屋者向貸款銀行申貸的資料,了解相關付款結構。他們取得兩份樣本,包括將近九千樁不同的貸款案件。在其中一份樣本,購屋者申貸的每1美元,最後平均只拿到37美分;第二份樣本顯示的情況更糟,購屋者申貸的每1美元,經過層層費用的剝削(包括隱形費用),最後從貸款仲介那裡拿到的只有15美分。

從伍沃德與霍爾取得的樣本來看,這種買房貸款被剝皮的情況很普遍,因為約有93%的購屋者都選擇多貸一點錢,願意支付較高的利息。筆者認為,這種在貸款時被剝削和艾瑞斯與席格曼的汽車買賣欺詐有異曲同工之妙,雖然都是同樣的商品,但消費者支付的錢卻不盡相同。

如果購屋者希望節省利息、以較低利率支付房貸,也可以找貸款中介者辦理利率折扣點數。這裡同樣也是個陷阱,購屋者要小心別為了房貸利率折扣點數而上當。消費者權益保護者卡洛琳‧華倫(Carolyn Warren)敘述一對上了年紀的夫婦購屋貸款的經驗:由於貸款相關費用多如牛毛,這位老太太拒絕繳交19美元的洪水認證費(該州法律要求),也就免除了395美元的手續費。此外,這對老夫婦也不申請購屋利率折扣點數,所以不必支付辦理點數的2,000美元,照一般利率支付房貸利息即可。

這個故事讓筆者喬治回想起1994年在馬里蘭州切維蔡斯(Chevy Chase)買房的經過:房仲告訴他,必須趕快決定要不要買,因為另一對來自阿拉斯加的夫婦也要出價。當時,喬治在辦理銀行貸款時,這位房仲也幫了很大的忙,介紹貸款仲介給他,而喬治為了利率折扣點數付了一大筆錢。或許,真的有一對來自阿拉斯加的夫婦也對他想買的房子感興趣,也要出價。但喬治一直為了仲介幫他辦的利率折扣點數心懷感激,現在他終於恍然大悟!

結帳時,荷包大失血

每個消費者都知道信用卡可以讓人先享受、後付款,這個原理實在太簡單了,因此經濟學教科書不會提。一般零售商在訂價時,都會一併考慮利潤和管銷費用;就像計程車司機,如果車子是租來的,每個月必須支付租金100美元,他會發現成本不止於此,還得加上油錢等,才能養家餬口。店家要能夠生存,最起碼要能打平店租、水電費和人事費用。超過損平點之後,每多賣出一項商品都能增加獲利。如果商家可以發明一種能夠令人失心瘋的藥丸,讓顧客吃了之後,這個也買、那個也買,對於增加獲利肯定是非常無價。

其實,這種迷藥早就有了。我們也可以想像,所有店家早已用得不亦樂乎,而專門生產這種迷藥的人也發現如何從店家和消費者身上汲取利益。這種迷藥就叫做「信用卡」,每個人的錢包總有好幾張這種卡片。

信用卡有一種魔法讓我們相信,我們只會買自己需要或想要的,不會輕易接受暗示而多花錢──「請問要刷卡或付現?」不過,我們的消費行為的確會受到使用信用卡的影響。首先,證據顯示,習慣使用信用卡付款的人錢花得比較凶。心理學家理查德‧范伯格(Richard Feinberg)發現,以支付餐廳帳單為例,使用信用卡付款的人給小費比較慷慨,比付現者多出13%。另一項研究調查美國東北部一家百貨公司顧客的購買行為,發現持有信用卡的人會買得比較多。然而,這樣的差異並不能證明信用卡是使人花較多錢的主要因素,因為信用卡持卡人與無信用卡者本身的經濟條件就有不同,我們必須確定是信用卡、而非那些差異,是造成他們不同消費模式的主因。

儘管經濟成長停滯,中國消費者2015年仍購買全球46%的奢侈品。(取自推特)
信用卡有一種魔法讓我們相信,我們只會買自己需要或想要的,不會輕易接受暗示而多花錢──「請問要刷卡或付現?」不過,我們的消費行為的確會受到使用信用卡的影響。(取自推特)

為了解開這個問題,范伯格主持了兩項進一步的社會心理學實驗。在第一項實驗中,研究人員暗示受測組可以使用信用卡,對控制組則沒有提供刷卡暗示。為了暗示他們可以刷卡,研究人員把萬事達卡(MasterCard)的標誌放在櫃檯一角。然後,研究人員給受測者看七張商品圖片,請受測者說出他們願意支付的金額(可刷卡):兩件洋裝、一個帳篷、一件男性毛衣、一盞檯燈、一部電動打字機(此實驗是在1980年代初期進行)和一套西洋棋。沒有刷卡提示的控制組,也回答了相同的問題。研究人員發現,接受刷卡提示的受測者願意花的錢比控制組多。就價格差異而言,差異最小的是11%(帳篷),最多的甚至高達50%(其中一件洋裝)。

在范伯格主持的第二項實驗中,研究人員在電腦螢幕上顯示商品圖片,詢問受測者願意花多少錢購買,並且計算受測者的反應時間。同樣地,如果螢幕一角有信用卡的標誌,受測者會比較願意多付一點,甚至願意支付原價52.9美元的三倍,也就是165.66美元來買一台烤吐司機(價格經通膨調整。)這些明顯的消費意願差異,可以解釋商家為何樂於接受你使用信用卡付費,即使信用卡公司會向他們收取交易手續費。

儘管范伯格的研究結果顯示,信用卡持卡人花錢花得比較凶,但經濟學家或許認為,這頂多只能指出消費傾向,並不是決定性的證據,畢竟范伯格的實驗並非實際交易。因此,經濟學家德瑞森‧普雷萊克(Drazen Prelec)與當肯‧席梅斯特(Duncan Simester)設計了一項涉及真實交易的實驗。他們在哈佛商學院提供三項拍賣物品,第一項是波士頓塞爾提克隊(Celtics)與邁阿密熱火隊(Miami Heat)決一死戰的門票兩張(這場比賽的門票早就銷售一空),第二項是波士頓紅襪隊(Red Sox)例行賽的門票兩張,最後一項則是塞爾提克隊和紅襪隊的旗幟各一。

研究人員隨機將學生分為信用卡組和現金組,但即使學生使用現金付款,前往付款地點的路上就有提款機,並不會不方便。結果,以賽爾提克隊出賽的門票來說,用信用卡得標者,願意支付的金額是付現者的兩倍多;紅襪隊門票,用信用卡得標者,比付現者多付75%;兩隊旗幟,用信用卡支付者願意支付的金額只多出60%。簡單來說,這場實驗的結果和范伯格的發現不謀而合,而筆者的研究助理維多莉亞‧布勒(Victoria Buhler)說:「這些商學院的學生,應該要更精明一些才對。」

一言以蔽之,前述這些研究不只告訴你,信用卡會讓你花更多錢,更是讓你花起錢來毫不心痛。信用卡是商家喜愛的神奇迷藥,消費者最後還是必須承擔代價。

釣愚_立體書封。(天下文化出版提供)
釣愚_立體書封。(天下文化出版提供)

*本文選自《釣愚:操縱與欺騙的經濟學》,作者艾克羅夫與席勒,分別為2001年與2013年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兩人耗時5年挖掘出真實世界影響所有人甚巨的各行各業釣愚實例,提醒自由市場的所有人們小心別上鉤。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