買車、買房、刷卡時,為何總是感覺被剝皮?《釣愚:操縱與欺騙的經濟學》選摘(2)

2016-07-25 05:40

? 人氣

購物令人感覺愉悅,但如何聰明消費?本章將探討一般大眾在買車、買房和使用信用卡時,如何當上冤大頭。(圖/Zürich Tourismus@ flickr)

購物令人感覺愉悅,但如何聰明消費?本章將探討一般大眾在買車、買房和使用信用卡時,如何當上冤大頭。(圖/Zürich Tourismus@ flickr)

正如人類學家知道東非大裂谷是挖掘史前人類頭骨化石的絕佳地點,我們也知道某些消費行為是釣愚的最好池塘。本章將探討一般大眾在買車、買房和使用信用卡時,如何當上冤大頭。各位都可能為這些交易花上大筆金錢,但多花的錢卻沒能為你帶來什麼好處。房子和車子的購買,可能是一個人一生最大的支出,至於信用卡因為幾乎每日使用,容易讓人不知不覺買上了癮,以致必須付出高昂的代價。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買房也被剝層皮

說到買房,對大多數的家庭而言,可是終生最大的一筆支出。如果被建商剝皮,不但帳戶大失血,更是教人傷心。和常見迷思不同,美國人其實不像你想的那樣常常搬家,我們也喜歡在一地長住。美國人到了60歲,超過80%已有自己的家;平均而言,我們會在自己買的房子住上很長的一段時間。對現在自有房屋者,從入住到遷出,平均居住期間約為24年。從這兩項數據可知,大多數的美國人至少會在有生之年購入一筆房產;這也意謂,大多數的美國人購屋次數極少。

然而,買房者容易上當,並不只是因為缺乏經驗的關係。美國知名電視節目《獵訪名宅》(House Hunters)就是取材夫妻買房或租屋的真實故事;在一番尋尋覓覓之後,總是得在夢想和預算之間找到一個折中點。除了這樣的劇情主軸之外,夫妻通常都會有自己的希望,兩人從衝突到達成共識的過程,也充滿了戲劇張力。

買房者不只容易買錯房,還可能被海削一筆,在支付過戶費的時候吃虧,而這是在電視節目上看不到的部分。房屋買賣一成交,就得在很短的期限內辦好過戶,因為賣家通常怕買家有財務問題,所以急著拿到賣房子的錢。時間短,加上沒有經驗,很多買家就會在過戶時上當。一般,當我們想到房屋過戶的交易成本,我們直覺想到不動產相關費用。從房屋購買的某一樣本〔包含向聯邦住宅管理局(Federal Housing Administration)申貸〕來看,6%仍是標準費用,而且29%是由賣方支付。雖然有47%支付得較少,但非比尋常地,仍有24%支付得較多。

儘管6%看起來好像不多,就像你在連鎖藥妝店CVS買盒止痛藥泰樂諾(Tylenol),也得支付6%的銷售稅,但從另一個角度來看,房屋買賣6%的過戶費可是一大筆錢。畢竟,在美國買房子的人通常會以為房仲是免費幫他們的,畢竟仲介費是由賣方支付。然而,在經濟學家的眼裡,這筆錢由誰支付並不重要;根據供需分析的邏輯,如果仲介費是由買方支付、而非賣方,買方支付的房價應該會變得較少一點。此外,觀點不同也會影響到你對仲介費的看法,對首次購屋的夫婦而言,如果房屋的頭期款像一般人那樣支付房價的10%,那麼6%的仲介費等於是頭期款的60%!這樣來看,仲介費是不是過高?雖然我們兩個也不是那麼確定,但其他國家的房屋買賣仲介費占房價比例都遠低於6%,買賣雙方好像也沒有抱怨房仲服務不好?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