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世代是最壓抑的「扁可頌族」?早餐加入高營養密度水果高效提升活力 營養師分享健康早餐升級三大關鍵 活力高效升級提升「健康含金量」

2024-05-10 14:06

? 人氣

八成民眾不重視早餐營養 最受歡迎早餐竟易導致精神不濟

國人常見早餐組合前十名。
國人常見早餐組合前十名。

依據國民健康署國人蔬果攝取資料顯示,不到兩成(17.6%)國人每日蔬菜攝取有達標,每日水果攝取達標率更低,僅5.9% 。調查也發現,多數民眾只習慣在中午、晚上吃蔬果,徐桂婷營養師表示,若想提高每日蔬果攝取量,不妨從早餐增加蔬果,且早上為人類腸道反射最靈敏的時段,這時補充蔬果,豐富的膳食纖維可幫助排便順暢及代謝。也有研究指出,起床兩小時內吃早餐,可促進新陳代謝、控制血糖水平、改善認知與心理健康,讓一整天的精神體力維持較佳狀態。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然而調查發現,僅兩成(22%)民眾重視早餐健康及營養均衡,更不到一成(8.9%)民眾在意早餐中是否有蔬果。就早餐習慣而言,多數國人早餐偏好外食,歸因於忙碌的生活型態,追求方便與效率,調查統計台灣民眾最常吃的前五名早餐組合為「麵包、三明治、蛋餅」搭配「豆漿、咖啡、牛奶」。

徐桂婷營養師指出,這樣的早餐組合恐怕隱藏健康危機,因早餐對整體飲食品質有莫大影響,台灣人常吃的早餐多為高碳水組合,明顯缺乏蔬果,膳食纖維比例嚴重不足,除了可能在短時間內使血糖迅速升高,導致人感到昏昏欲睡、精神不濟,也有研究指出,攝取高GI的早餐會連帶影響午餐吃進更多的熱量,長期下來容易導致肥胖,且早餐缺乏蔬果攝取,整日營養素也較難達到建議量。

生活忙碌就要更有效率!早餐加入高營養密度蔬果讓健康高效升級

早餐健康升級三大關鍵。
早餐健康升級三大關鍵。

調查中絕大多數民眾認為早餐最重要的是飽足感和愉悅感,徐桂婷營養師提醒,早餐要吃飽、有滿足感固然重要,同時也得顧及要均衡攝取營養,因此提出早餐升級三大關鍵解方:增加纖維攝取、選擇高營養密度原型食物、低GI食物優先。

增加纖維攝取:富含纖維質的食物包含全榖雜糧類、蔬菜類及水果類,這些食物除了高纖以外,同時也是維生素、礦物質及植化素豐富的食物,能夠促進腸胃健康及維持免疫力。
選擇高營養密度原型食物:未經加工或只做簡單處理即可食用的食物,如新鮮蔬果、蛋類、地瓜等,保留食物原有的豐富營養素,避免過度加工對身體帶來傷害,也可降低肥胖、三高風險。
低GI食物優先:食物的GI質受本身纖維含量、精製程度及烹調方式影響,選擇原型食物、均衡搭配,可以有比較高的飽足感、讓血糖維持穩定,也能減少罹患慢性疾病的風險。

徐桂婷營養師分享,就國人「沒活力、不愉悅、不順暢」的現況,補充維生素C與膳食纖維、均衡攝取微量營養素是關鍵,趕上班、上學的民眾若要高效補充,可優先在早餐中加入高營養密度水果,如番茄、橘子、奇異果等都是高營養密度水果,在兼顧方便性與營養需求下,奇異果就是非常適合的選擇,因奇異果的營養密度極高,一顆黃金奇異果的維生素C含量即可滿足人體一天所需,同時可提振活力與精神、集中注意力、幫助情緒穩定;富含膳食纖維得增加飽足感、促進腸胃消化;同時低GI的特性能幫助血糖穩定,另外還有豐富的營養素如奇異酵素、葉酸、鉀等,對健康助益多,小小一顆可在早餐有效率的補充所需營養素,準備給家人、小孩也相當方便。呼籲民眾建立健康飲食習慣可從小小改變開始,只要每天多一點,健康趁「早」開始!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