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緊命題才能產生對話 — 陳侑汝X張倚奇跨界對談

2022-10-21 09:00

? 人氣

張倚奇的不少作品都連著自身生命經驗裡的命題,包括視障、失智、飼養兔子等等,飼養著兔子、外婆有失智症,以及作為設計師對於失去視力的恐懼,都轉化成桌遊。而接下來,她想為孩童製作身心障礙主題的卡牌遊戲,「遊戲不只可以當成教具,也可以透過卡牌去觀察小朋友的狀態,藉此觀察他們需不需要尋求幫助。」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執導《理想之城》也有關乎突破的取捨。由於完整劇本裡頭擁有各種命題,展演時會端看參與者的選擇而形塑不同的情境。對此,陳侑汝與團隊來回討論多次文本的命題範圍應設在哪裡,她舉例「霜害」,這對於台灣大眾來說是陌生的災害,擔心讓觀眾無法想像而無感。

「打開觀眾想像力也蠻重要的。」後來陳侑汝並沒有刪除類似命題,反倒試著思考如何引導觀眾去想像有雪的情境,她不斷強調,可以再更開放一點,更開放的情境會帶來更開放的想像與體驗。

她想起多年前與患有小兒麻痹的藝術表演者鄭志忠合作所得到的感觸,所謂的缺乏可以成為另一種體會,「他主要用手在做日常所需的各種事,所以手非常靈活,我才發現也許他有些東西是強過於他人的,他利用所擁有的部分去把生活過好,去做表演、做木工。我也在合作後慢慢體會,怎麼運用目前所還有的,去把失去的換另一種方式運用。」

《理想之城》是線上互動的桌遊劇場,由此問起因疫情順應而生線上桌遊、劇場的趨勢,張倚奇觀察到,這一兩年倒是實體桌遊興盛程度更勝以往;陳侑汝也表示,最好的狀態都是在排練場發生,當下與周遭人事物的互動終究沒有辦法被取代。

疫情間,陳侑汝也曾將自己的展演作品《如果,家族旅行》放到線上,但關於留在線上還是回到線下的思考,陳侑汝是這麼思考:「那時候與許久沒見的朋友在線上相遇,是有趣的,但那也很是那時候的事情,走到現在度過那個(疫情爆發)階段,會重新思考我們還需要什麼?」

最在乎的同樣是與社會之間關係,陳侑汝說:「觀眾就像是社會縮影,在劇場中所提出觀點與想法,觀眾給予的回饋,可以讓我們知道社會正在如何改變。觀眾不一定會接受每部作品,但產生出來的質疑批評或對話,都是可以繼續去深思與決定是否延續對話的。」

對於每一場《理想之城》會如何進行與產生對話,成為獨一無二的理想之城,陳侑汝回道,她自己也非常期待。

文章轉自兩廳院官網https://www.npac-ntch.org/articles/5362

喜歡這篇文章嗎?

蘇曉凡喝杯咖啡,

告訴我這篇文章寫得真棒!

來自贊助者的話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