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典過日子》高品質醫療的背後,是生病也排不到醫生的漫長等待

2016-02-25 15:29

? 人氣

在沒有搬到瑞典生活之前,也曾透過一些媒體看到過北歐國家高稅收高福利的相關報導,如:醫生有充裕的時間幫病人看診,還擁有讓自己放鬆Fika(下午茶)時間。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病人擁有足夠的看診時間,一個病人至少有20-30分鐘看診時間,額外所需的一切化驗,如:超音波、CT等,都不需要再額外排隊,因為所有的檢查都在預約被接受那刻起,全部一條龍地預約好了。

亞洲媒體報導了北歐國家讓人稱羨高福利醫療制度的這一面,再用以反推亞洲各式各樣的「血汗醫療工廠」,然而人們卻往往忘記探究,實際瑞典這一切高品質福利醫療的背後,是怎樣的醫療制度及醫護觀念建構出這一切。而以有限的醫療資源運用在最需要的人身上,不任意浪費任何一分得來不易的醫療資源的情況下,讓鰥寡孤獨廢疾者,皆有所養,老有所終,在這樣醫療設計制度基礎之上,瑞典的醫療制度又發展出怎樣的不同問題。

今天我們便再來詳細介紹一下瑞典的醫療制度、醫護觀念,及瑞典生活就醫的最大問題。

醫療分級,嚴格執行

在瑞典,持有合法居留權,包括工作簽或者學生簽證,得居住超過一個自然年365天以上的人,方可註冊瑞典的人口號碼。有了這個號碼,便可在當地的醫療中心申領一張醫療卡。這張卡會記錄你在瑞典期間所有的就醫狀況,透過全國聯網醫生便可非常便捷地瞭解到你的既往病史及用藥狀況。 

1,社區醫院(Vårdcentralen)

在每一個社區都有設立,為最基本的醫療單位,也是一般民眾最常使用的醫療系統,普遍以打電話向護士匯報病情,護士在電話問診過程中評估你是否需要就醫。也有部分社區醫院提供drop in現場預約,但有其限制時間及人數。

2,省郡立醫院(sjukhus)

當社區醫院接診醫生認為病人需要做進一步的檢查,或者需要專科醫生的診斷,便將病人轉診至省郡立醫院。一般婦女生產及重大疾病也是在省郡立醫院進行。

3,急診中心(Akutmottagningen)

當遇到突發意外以及緊急情況時,可以直接至急診中心就醫或者打急救電話112叫救護車,然急診中心的就醫順序仍以是否危及生命危險來分級,一般非立即性得處理的病痛,最長時間得等待超過2個多小時,進急診中心,從進去待診到診療結束大概都得6小時以上,一半時間以上在等待醫生從某個重症病人身邊再度回來,因此瑞典一般民眾並不會隨意使用急診中心醫療資源。

4,電話預診1177

這對多數外國人來說是一個比較陌生的就醫途徑,當遇到不危及生命但需要專業醫療建議時,如高燒,咳嗽,便可撥打這電話,接診醫生會根據病人的描述給予具體照護及非處方籤用藥建議,病人再根據這些建議在家自我照護,用以緩解症狀。如果經過評估,醫生認為有轉診到專科的必要,他們也會儘快的為你安排就診時間。

總的來說,瑞典分級醫療的優勢在於護士已在第一線過濾掉非緊急性的病人,並將不同疾病層級的病人分散在不同醫療層級,如此便不會發生過多病人被擠壓同一段上班時間,或者同一個層級醫療系統之下。因此病人的就醫環境才可能良好,個人隱私也會得到很好的保護,而醫生和病人有充分的溝通時間,醫護人員也有適時短暫休息。

瑞典全民健保,醫藥分家,特殊專科獨立

瑞典實行全民健保醫療,但所謂全民健保的基礎建立在昂貴的個人所得稅繳納,根據2005年紀錄,瑞典醫療經費高達2230億克朗,占當年GNP的8.4%。這筆龐大數目的醫療經費主要來源是個人所得稅,其比例占全部醫療資金組成的70%以上,其餘部分來自於政府撥款,個人支付比例僅占不到5%。而瑞典個人所得稅月收入超過6000克朗(約24000NT)就得向政府繳稅,以一個月收入兩萬克朗為例,所得稅最低為22.5-25﹪,收入愈高所得稅比例愈高,如:瑞典大企業愛立信或H&M為例,得繳遠超過收入的50%的稅賦。瑞典IKEA家具總裁Ingvar Kamprad便為逃避瑞典高稅制移民瑞士。

在高賦稅制度基礎以上,瑞典全民健保醫療仍有其初級就診費用,全國各地略有差異,在100到300SEK之間,上限是每人每年1100SEK,也就是說,當你在12個月內支付給當地醫院超過1100SEK的時候,接下來的治療費用就不用再自己支付。(牙科不在此類)。如果需要住院治療,每天的住院費不超過100SEK,治療費與處方藥費也同樣在住院期間適用。

再者,瑞典實行『醫藥分家』的政策,醫院並不直接出售藥品,也無附設醫藥藥局。在醫院開出處方籤用藥後,民眾在自家附近任何一個藥局,出示你的ID-kort,便可領取你的處方用藥。處方用藥的費用,18歲以下全部免費,成年人每個自然年內,藥費則是用high-cost ceiling的方式遞減,費用到達1100SEK後,藥費折扣50%;至1600SEK後就折扣75%,剛抵達處方藥費上限每人每年2200SEK後,便不用再支付任何藥費。

在一些專科類的治療上,比如牙科,生育科,政府支付的比例跟普通的醫療類並不相同。比如牙科,21歲以下的民眾享受免費的牙科治療,成人則每年補助300kr作為基本的保障,其餘的費用需要自付。一年加總超過3000kr,可開始50%折扣,為第一門檻;加總超過15000kr,則可獲得85%的補助。

生育科,如果需要進行IVF試管嬰兒的治療,政府為38歲以下的女性提供三次免費治療的機會,超齡或者三次不成功仍需要接續療程的人,則需要自付費用。

就診篩選過份嚴格,民眾怯步,商業醫療保險興起

將有限的醫療資源運用在最需要的人身上,不輕易浪費每一分得來不易的醫療資源,是瑞典醫療制度的最根本原則。但過份嚴格執行篩選病人是否可就醫的機制,便衍生出另一種瑞典式的醫療問題,在這裡最為民眾所詬病的即是『就醫的困難度』及『漫長的排隊系統』。在瑞典就醫的困難度,大概可以預約到醫生便可拉彩炮慶祝這般誇張,多數瑞典人也往往因這套醫療系統的就醫困難,乾脆不再求助醫院,反致力於自身健身運動以換取不生病的體魄。因此瑞典城市除了餐館、髮廊,為數最多便是健身房。

除去突發危及生命的狀況之外,預約醫生一般需等一周左右,一般最常見感冒,高燒得超過三個全天,身體並無好轉的情況下,方可順利預約到醫生。這樣有人因此延誤就醫以致病情加重,在生活中並非罕見,更有人因此葬命也不在少數。這也成為了一些宣導醫療改革的人攻訐現有醫療制度的一個重要緣由。

瑞典醫生這樣的做法,第一是他們對藥物的嚴格控管,第二則是他們更傾向將有限的醫療資源用在更需要幫助的人身上,最重要原因更是和瑞典國民醫療資金來源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以高稅收來保障高福利是瑞典政府的一貫做法,而這樣的理念也就必然影響到政策法規的制定。

瑞典現有醫療機制的確保證了大多數人的利益,但也帶給一般民眾許多延誤就醫的困擾;目前一些福利更為優惠的公司行號或者私人雇主,開始也將額外的醫療保障變成延攬員工的誘因,比如對醫療過程中產生的自付費用進行一定比例的補貼,或者保證疾病一定看得到醫生等等。而這樣額外的商業醫療保險也已開始成為瑞典民眾一項熱門保險項目,足見在過份嚴格醫療篩選標準之下,瑞典人也開始用金錢買來更全面的醫療保障。

比較瑞典及亞洲的醫療體制,各自存在著不同文化所衍生出過與不及的醫療問題,瑞典醫療必須考慮的是疾病者忍受病體的折磨,而亞洲醫療需探討的是過度的醫療浪費,過份耗損醫療人員,醫病關係的不和諧,民眾存在看愈多賺愈多的貪小便宜心態。

人們往往以台灣最美的風景是人情為自豪,但當人情走到最後,卻變成任何彌足珍貴都變成廉價商品,只講俗又大碗的社會文化。醫療,不只是醫病人的身體,也醫醫護人員的心,當一個上午本能照顧25個病人的醫療卻塞進100個,而進來的病人有一半以上是來看心理安慰的,充滿疲憊的不滿,劍拔怒張的醫病關係,如何創造雙贏的局面。

台灣在羨慕他國高福利制度的背後,該反思的是醫療經費透明統一化、醫療分級的實施及正確的醫護觀念宣導實施,取其他國之優去其劣,別用最美的人情框住制度,這道最美的風景,是糖也是毒!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