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任務的旅行》導演林正盛專訪: 喚起中年人回憶 鼓勵年輕人出走

2015-10-31 17:30

? 人氣

導演林正盛認為,每個世代都有自己要對抗及面對的問題,中年人也該聽聽年輕人的心聲並同時深思,並非一貫的否定最單純的想法,因為我們都是過來人。希望能鼓勵年輕人,更勇敢地為自己發聲。(朱喬蔓攝)

導演林正盛認為,每個世代都有自己要對抗及面對的問題,中年人也該聽聽年輕人的心聲並同時深思,並非一貫的否定最單純的想法,因為我們都是過來人。希望能鼓勵年輕人,更勇敢地為自己發聲。(朱喬蔓攝)

由柏林影展最佳導演林正盛所執導的《有任務的旅行》紀錄片,描述6位有著各自特質及背景的台灣年輕人,聽見遠方世界的召喚,隻身前往日本、馬拉威、法國、斐濟、荷蘭、馬達加斯加,展開探索未知的人生旅程,同時在旅程中傾聽自己內心的聲音。林正盛跨越跨越5大洲、9國家,追蹤旅行家的腳步,以跳躍式敘事方式將鏡頭頻繁穿梭於各個國家之間,目的是「鼓勵更多台灣年輕人擁有出走的勇氣」。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林正盛:年輕人旅行某種層次意義 就是流浪

導演林正盛接受《風傳媒》專訪,分享電影《有任務的旅行》背後故事。林正盛表示,會接受電影拍攝的邀約剛開始是覺得有趣,好一段時間不曾一個人旅行,這次可以透過拍攝年輕人的出走,將當初年輕時那天不怕地不怕的心重新找回。而經過選角和企劃討論後,他更下定決心要拍攝此跨越5大洲、9國家的紀錄片,將之搬上大螢幕,喚起中年人的回憶並鼓勵年輕人「出走的勇氣。」年輕人的旅行某種層次的意義,就是流浪,導演把自己當作一個橋樑,將幾位年輕人的壯遊搬上大螢幕,鼓勵更多年輕人出走看世界。

《有任務的旅行》希望讓中年人感受到曾經年輕過,林正盛說:「年輕時的我們也以自身不怕的心對抗萬年國會、戒嚴體制,社會也慢慢在改變。每個世代都有自己要對抗及面對的問題,中年人也該聽聽年輕人的心聲並同時深思,並非一貫的否定最單純的想法,因為我們都是過來人。希望能鼓勵年輕人,更勇敢地為自己發聲,唯有不停地為自己生活的現況提出質疑及挑戰,社會才有可能因此慢慢而改變。所謂的改變,其實就是一種進步。」

美國已故知名媒體人史東(I.F. Stone),是導演林正盛的偶像,圖1972年史東64歲時所攝。(取自維基百科,Kzitelman攝/CC BY 4.0)
美國已故知名媒體人史東(I.F. Stone),是導演林正盛的偶像,圖1972年史東64歲時所攝。(取自維基百科,Kzitelman攝/CC BY 4.0)

以史東為偶像 期待活出自我

林正盛以美國媒體人史東(I.F.Stone,1907-1989)為例,放下記者身分,轉為蒐集各大媒體新聞並加以分析,每周出刊的《史東周刊》,內容永遠都是最真實的分析,像是談到60年代的美國學運,史東表示:「年輕人就是應該起來叫囂、反對!」最無利害關係的年紀所提出的意見,最為直接也最為核心。林正盛鼓勵年輕人多參與社會運動,並同時以自己的思維方式做判斷,這也是導演選擇以訪問街頭年輕人作為電影開場,鼓勵年輕人為自己生活的世代發聲。

對於年輕人現在流行的出走方式,林正盛表示:「我個人很推崇『打工換宿』的出走方式,是最能省錢的方式。我強烈認為要出走的方式有很多,甚麼都可以試,但絕對建議以自己的力量籌錢出走,不要跟父母拿錢,當你的旅行是有想法和內容在其中時,不怕沒有人贊助你。」

讓旅行不再只是旅行 明白出走的意義

林正盛說:「不論今天以甚麼形式出走,不管是打工換宿、打工度假、打工留學或是背包客等,始終要秉持著一股信念,讓『旅行不再只是旅行』。出走是要有想法,也許一開始不清楚,但在過程中雛型會慢慢演化,甚至清楚的知道自己出走的意義何在,這才叫做旅行。」《有任務的旅行》電影中的「任務」兩個字,只是幫助年輕人整理出旅行的想法,讓旅行不再只是走馬看花,而是從過程中累積養分,並帶著這些養分回望,才是成長。他特別強調「出走其實是為了回望」。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