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媽媽總是最後一個洗澡?日本入浴潛規則,也是整個社會的縮影…

2015-10-19 17:20

? 人氣

日本人真的很喜歡洗澡浸「風呂」(ふろ/furo,浴缸)。他們認為經過一日辛勞工作後,浸浴能夠洗去一身疲勞,洗澡後可能喝牛奶或啤酒,然後就安睡。大家會到日本藥房朝聖的話,更會發現很多不同種類的浴鹽(バスソルト/Bath salt)和入浴劑(入浴剤/にゅうよくざい/Nyūyokuzai)。大致可分為幾種:草本、香薰、溫泉濃縮、漢方藥療。日本人都喜歡在浸浴時加浴鹽或入浴劑,不論香氣顏色,還是藥用療效都能使人倍覺舒暢。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是的,浸浴是享受;不過,我在日本夫家洗澡時,從不入「風呂」。

每個家庭都有入浴的次序,而我在日本的夫家是根據尊卑來決定的。我夫家的家族成員有:老爺、奶奶、大伯(外子的哥哥)、外子、我、我的兩個子女。結婚以後觀察經年,我發現我們家的次序很穩定,風呂注滿一缸清潔的熱湯時,依次序是:老爺→大伯→外子+我的子女→奶奶→我。我是永遠隊尾。

這個次序曾經有酌情改變過的,當我懷第一胎時,我大伯、外子(甚至老爺!)都會讓我先洗澡。嬰兒出生後,有一段時間是分開洗澡,不會跟大隊;可是到他長大到兩歲了,他又會加入隊伍,當然是插隊在我前面。

日本的習慣是不會每個人入浴就換一缸水。他們先用沐浴乳、洗髮精,然後用蓮蓬頭沖身,清潔了才可浸浴。所以同一缸水、只要保溫就可以一直用到最後一人。而最後一人,通常都是媽媽,就要清理浴缸和洗衣服。因為日本的洗衣機都可駁管道把「風呂水」引到洗衣機。很環保,可是你明白我的感受嗎?就算那缸水乾淨,可是一想到之前已浸了很多人,水裡還有些毛髮,自然就不想浸浴了。只好在奶奶面前說,自己是香港人不習慣浸浴,她就:「哦~」然後就開洗衣機,我負責晾衣服。

其實大家遷就時間不是更方便嗎?我早回家,就先洗澡;你晚回家,就後洗澡。在日本我是主婦,在家料理家頭事務,當我晚飯後打掃完畢很想入浴之際,自己主場時我外子不會管我。可是在夫家的話,外子會說:「我爸爸快回家,等他先入浴。」或者:「哥哥洗澡了,你才入浴吧。我讓你。」什麼?「我讓你」?好大的口氣!

直到有一天我們一家到動物園,大家都大汗淋漓然後回家又依這個次序洗澡。其實我很想浸浴,可是我沒有。

那天晚上我忍不住問外子:「為什麼日本人洗澡一定是爸爸先?」

他說:「因為是爸爸!」

我:「為什麼哥哥比你先?」

他:「因為他是哥哥。」

我:「可是哥哥未結婚而你已結婚,你是大人啊!」

他:「可是他就是哥哥嘛~」

我:「為什麼媽媽最後?」

他:「嗯,因為媽媽是嫁進來的吧?」

我:「她不都是跟你一樣姓嗎?」

他開始不耐煩了:「媽媽不是應該永遠以家庭放首位嗎?為什麼你這麼自私只顧自己的先後?」

天啊!這是什麼倫理?即便大家都是一家人,可是有些家人的地位比另一些家人的地位超然嗎?頓時覺得委屈。我不是自私,只是替女人感到不值。為什麼媽媽一定要永遠無私奉獻、洗澡後還要清理浴缸洗衣服,而不可以像爸爸一樣,可在一缸熱辣辣、清澈無色(無毛!)的水浸浴然後睡覺呢?其實老爺奶奶都有工作,下班後回家兩人都累死了,可是老爺可以浸浴就此休息,而奶奶卻還有很多很多家務等著她。

我盡量冷靜去陳述自己所想:「我自己娘家沒有這個次序,大家方便時間想洗澡就是了。」

他說:「我知道。所以在我們自己家,我沒有意見。可是這裡是我爸爸的家,他才是一家之主,要尊重,對不對?」對話也就不了了之,因為我無能為力去改變夫家的習慣。

得出的結論是:文化差異。日本看起來是一個很進步的國家,可是在他們的靈魂和骨子裡,還是十分傳統:長幼有序、男尊女卑。在日本職場固然感受更深,只要你有一定年資夠歲數,沒有表現也可升職的;而在家庭,依舊是男主外女主內,爸爸是一家之主,媽媽就只是默默辛勞做家務的媽媽。而這個「男主外、女主內」觀念並不因婦女投入勞動市場而改變,就算雙方工作,育兒、家務依然「自動」落到媽媽身上。

當然我還是看見丁點希望的。我有一個女兒,她熱愛浸浴。每次在兒童浴盆注滿水後,她堅持要第一個洗澡。有時明明哥哥已脫衣服準備入浴,她都會趕走他。希望這點來自香港媽媽的「反叛」基因,能帶女兒將來成家後,她可自主她的家庭崗位和洗澡次序吧。

本文經授權轉載自DREAM A LITTLE DREAM OF MAYI(原文標題:浸浴的次序)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