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企大喊缺人才,自己卻不花錢培養!台大教授沉痛點出台灣高教「最大困境」,實在很艱難

2018-10-18 12:03

? 人氣

邁入AI時代,全球頂尖高等學校紛紛砸大錢設置AI專門系所或學院,如培育AI英才無數的美國卡內基美隆大學(CMU)就在今年五月宣佈設立美國第一個人工智慧科系,並在已經在今年的秋季半學期開課。而麻省理工學院(MIT)更直接成立AI學院。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黑石集團執行長Stephen A. Schwarzman捐了百億元台幣

10月15日,MIT在學校官網公佈成立新學院:計算學院(College of Computing)。值得注意的是,這個新學院有高達35%的資金來自於企業贊助,贊助的人大有來頭,是擔任顧問公司黑石集團執行長的Stephen A. Schwarzman。他捐助了3.5億美元(約合台幣107.9億元)給MIT設立這個新學院,新學院也因此被命名為MIT Stephen A. Schwarzman計算學院(College of Computing)。有了這些捐款,MIT預計招聘50個新教職,並且提供學生獎學金,吸引全球的優秀學生就讀。

而《Deep Tech深科技》解讀,這對MIT來說是非常重要的改變,「早在20世紀50年代初,麻省理工學院就成立了管理學院和人文科學與社會科學學院,而這一次Stephen A. Schwarzman計算學院的成立,是自那以後學校最重要的結構變化。」

台大也將在2019年成立AI碩士班

不過,這則消息卻讓台灣大學的資工系的教師感觸很深。為什麼呢?

原來台大資工系也要在在2019年成立招生名額為15名的「AI碩士班」,但是教育部與台大校方都沒有針對這個AI碩士班給予額外的教學研究資源,因此台大資工系教授兼副主任洪士灝在臉書撰文「我呼籲高瞻遠矚的企業家們理解計算和AI對於國家未來的重要性,贊助教育和前瞻跨領域研發。」

洪士灝在Facebook指出沒有拿到額外教學研究資源的原因:

1. 我以正面思考,大概是政府和校方都認為我們師資陣容已經夠強,或是認為我們的募款能力很強,或是用心良苦,藉著不額外給資源來激勵我們自立自強。

2. 台大資工系在AI相關領域的師資和課程是不錯的,多收15位研究生並不會造成系所太大的負擔。

但他擔憂地說:「我們雖然努力籌措資源,但還是有很大的改進空間,尤其是要跟世界一流的大學在尖端科技上競爭與合作,必須要有充足的資源與先進的設備,不能做土法煉鋼的井底之蛙。」

拿了一些政府的經費就得設法達成政客要求的KPI

也因此洪士灝呼籲企業家也鼎力贊助,「光是靠政府的力量,恐怕很難有大作為,而且因為拿了一些政府的經費就得設法達成政客要求的KPI,並且接受其他學門和社會大眾民粹式的批判,也是一件頗辛苦的事情,不如透過募款自籌經費來做我們認為正確的事情。」

企業喊沒AI人才,但自己又花了多少資源培養人才?

台灣企業面對AI科技時代,總是大喊缺人才,在徵才時,則是先衝短期,用加薪或增加福利吸引優秀人才。

而且大部分企業想招募的,是已經理解機器學習原理甚至能創造新演算法的「即戰力」,願意長期投資贊助台灣頂尖院校,培育學生從小苗變大樹的企業則是少數。

台灣企業有沒有想過,但大喊缺人才的同時,自己近幾年又確確實實花了多少銀兩或資源培養台灣本土的學生呢?

文/翁書婷

本文、圖經授權轉載自數位時代(原標題:企業捐款在哪裡?同樣拼AI,有人捐100億元給MIT,但台大資工要自籌錢)
責任編輯/趙元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