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一路念到大學都免費、罰單不合理可拒繳!4個「德國人日常」令人讚嘆不愧為世界強國

2018-10-18 14:46

? 人氣

歷經二戰的摧殘與歷史暴行的縈繞,德國不但從灰燼中復活,甚至一躍成為世界強權之一,至今已是僅次於美國的第二大移民國,其魅力與文化深深吸引著世界各地的人們移入。然而,台灣人對於德國的印象較多的,大概還停留在高級、好開的進口轎車吧!但在頂級工藝背後所代表的國家精神與民族性,則是台灣民眾較少觸及的。就讓我們從4個事件,了解德國人民深植心中的價值。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1. 德國路不平!因為這塊「絆腳石」,提醒人們永遠記得納粹黑歷史

走在德國的路上,你可能時不時會踢到一塊銅版,這不是路不平、而是要德國人民時時刻刻的記得他們受到的歷史教訓——二戰納粹大屠殺!

「一塊塊的銅磚,絆不倒行人們的腳,卻絆的倒行人們的心」

「Stolpersteine」在德語中為絆腳石之意,是一項由德國科隆藝術家岡特.德姆尼希,於1990年發起的藝術壯舉。目的就是為了紀念納粹德國期間被殺害、驅逐的人們,從猶太人、吉普賽人至殘障者或同性戀,讓大眾知道他們並非只是集中營內的一個編號,也是一名德國人、鄰居、甚至好友。每當人們被絆到、彎下腰、詳閱磚上的字時,便是在對一條被殘忍對待的生命鞠躬致意,讓人們銘記歷史的暴行。

銅磚上記載著罹難者姓名與生前的住址,此為紀念藝術家之妻Frau Martha Liebermann的絆腳石。(圖/維基百科)
銅磚上記載著罹難者姓名與生前的住址,此為紀念藝術家之妻Frau Martha Liebermann的絆腳石。(圖/維基百科)

1970年,當時西德總理伯蘭特,在探訪華沙猶太區起義紀念碑前,突然下跪,為過去的德國的罪刑懺悔。而這驚天一跪,卻使德國的尊嚴站起來了!至此開始更為積極承擔納粹德國在二戰期間所造成的傷害。

德國中小學開始教授戰爭時期的歷史,從暴行的歷史圖片、小說、電影,參訪紀念館,甚至探討敏感與道德正義的問題,如:「為何許多德國人看見猶太人被迫害,卻未曾阻止?」、「是否應為了保全性命而容忍納粹?」這些行為都是為了教育下一代,勇於承擔責任、別再重蹈覆轍。

縱使納粹暴行距今已逾70年,德國人的道歉依然還未結束,每年支付以色列數億美元,作為大屠殺倖存著的生活費用,甚至在難民議題上也挺身而出,希望以承擔較多國際責任,彌補過去對世界造成的傷痛。

事實上,大部分的德國人都不喜歡被問及關於納粹的問題,但若被提及,他們也不會迴避,而是以真誠的態度回答問題,因為在自幼教育的影響下,是非對錯早已瞭然於心。

華沙的「華沙之跪」紀念浮雕(圖/維基百科)
華沙的「華沙之跪」紀念浮雕(圖/維基百科)

2. 生兒育女好燒錢?政府幫你出

據上世紀60年代統計,德國平均每個母親生育2.5個孩子,在此之後,出生率便是不斷下降的情況,甚至一度成為了歐洲出生率最低的國家。既然事關重大,德國政府出錢、出力當然少不了。現在的德國,超完善的社會福利政策可是會讓你大吃一驚!

首先,德國的孕婦在產前6週以及產後8-12週,更是不需要工作的。在這段期間,孕婦還可以獲得與自己薪水相應的「孕婦金」津貼補助。在孩子出生後,父母不但都有為期3年的留職停薪的「育兒假」,在家哺育嬰兒的父母親,甚至還可以申請每月最低300歐元的「父母金」補助28個月,以及最低184歐元的「兒童金」補助直至孩子成年獨立。

而在教育方面,德國也相當重視,其中最令人羨慕的就是從小學到大學都免費的政策了。事實上,在德國政府的財政支出中,教育支出早已超越國防支出。

(圖/取自  Sascha Kohlmann@flickr)
在德國從懷孕到孩子出生都有完善的社會福利政策(圖/Sascha Kohlmann@flickr)

3. 德國大學生超瘋狂,原來現代還有騎士!

「入學易,畢業難」可說是德國大學最貼切的形容,想以蒙混過關、拐騙學分的手法過關,教授可是不買帳的,但也別以為德國的大學生都只是書呆子啊!他們大學社團的規模與投入的程度可是超乎你想像。

大學生聯盟是德語系大學內歷史悠久的學生社團組織,組成於18世紀,依志趣不同,又分成13個類別。最初,這些團體類似於同鄉會,但在德國特殊的歷史背景下,對於國家統一的渴望促使熱血青年將理想首先付諸於校園,成立以「人人為我,我為人人」為口號的一統聯盟。甚至1814年時,更招集志願軍將拿破崙趕出了普魯士。

而這些至今依然存在的團體中,最早成立的分支,則是大學生兵團。以成立於1864年的魏因海姆大學生兵團為例,其轄下共有58個分兵團,甚至擁有一座城堡作為總部。而想要加入兵團,可沒那麼簡單,除了要學習擊劍,還得通過考試,但一入團,便是終生團員。兵團中以直屬制度相互照顧,只不過他們的名字聽起來超「德國」,他們稱為「啤酒父子」,只要成為同根系啤酒父子,關係更勝親兄弟。

魏因海姆大學生兵團總部外懸掛58個分兵團徽章(圖/維基百科)
魏因海姆大學生兵團總部外懸掛58個分兵團徽章(圖/維基百科)

雖然社團的名字現今聽起來很中二,但可別以為這群兵團的大男孩都是小屁孩啊!在兵團優良的傳統與嚴謹的組織分工下,他們不但得精進劍術才得以成為幹部,甚至還須在日常遵守騎士精神,一舉一動皆會被老成員們放大檢視,若稍有違紀便要接受懲罰,跟一般大學社團比起來還真的不算輕鬆!事實上在德國,保護弱勢、克己復禮依然是社會上所崇尚的性格,所以這些兵團成員不但不覺得辛苦,甚至以身為團員為榮呢

每個兵團皆有不同的服飾、徽章。(圖/維基百科)
每個兵團皆有不同的服飾、徽章。(圖/維基百科)

4. 當官的我才不怕!罰單不合理就不繳

「民不與官鬥」是華人社會與管理階層打交道的道理,在台灣若是在路上被開了一張罰單,大部分的人都會摸摸鼻子,繳錢了事,鮮少會有人跟警察或機關「抬槓」的,但在德國,即便是一張200元不到的停車繳費單,只要不合理,德國人可是一毛都不會出的,還會講道理到官員啞口無言!

曾有一名德國民眾,被法院傳喚做證,便將車子停在法院外的停車場,然而因傳喚證人較多,因此超過了證人的免費停車時間。

不久後,他便收到地方秩序局寄來的繳費通知,需多繳納5歐元(175元)的費用。雖然他將出庭作證的證明書寄給秩序局,但對方依然不買帳,於是這名德國人便在信中教訓了秩序局一頓,認為出庭作證是公民義務,但掌控法庭時間則不是,沒理由將費用加諸於盡義務的公民身上,秩序局無法反駁,便將此案訴諸法院,最後法院撤銷了停車費。

事實上,在這些信件一來一往所耗費的時間與精力,雙方的成本早已超過了那5歐元,但在德國人的認知中,不論事情大小、輕重,只要合理合法的就該據理力爭;犯錯違法,也不強詞奪理,乖乖受罰。而在面對政府機關時,德國人也從不退縮,因為在他們的認知中,權力是屬於人民的,政府機關是用來服務人民的,做好應該,做不好則該被譴責。就是在這種講究理法、嚴謹求實的社會氛圍下,人民、政府都謹慎承擔自身角色的責任,確保國家順利運行。

(圖/取自 Marco Verch@flickr)
德國秩序局的風紀警察,負責維持地方生活秩序的大小事。(圖/Marco Verch@flickr)

本文經授權取材自《德國骨子裡的氣質:搞懂德國人在想什麼,我學會簡單生活、深度思考, 就算慢慢來結果也很好!》

責任編輯/陳憶慈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