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幹實幹,可能完蛋!就算你不是主管,也要關注身邊隊友才不會出包

2024-05-26 09:10

? 人氣

就算不是主管,也要關注身邊隊友才不會出包。(圖/取自Pexels)

就算不是主管,也要關注身邊隊友才不會出包。(圖/取自Pexels)

個別貢獻者(individual contributor,IC)不負責管理他人,工作通常是開發某個當天或隔一兩週需要完成的東西。他們的職責是耕耘細節,所以大多數個別貢獻者的目標,是由他們的主管和管理團隊設立的。主管也會為他們指出方向,讓他們專注在自己的工作上就好。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然而,如果個別貢獻者一直埋頭苦幹,眼神只看向他們自己緊迫的死線以及他們工作的細節,他們可能會直接一頭撞上磚牆。

身為一名個別貢獻者,你必須偶爾做以下這兩件事:

1. 抬頭:目光超越下個死線或專案,看向接下來幾個月即將到來的所有大事,接著一路往下看到你的終極目標:你的使命。理想上這應該是你一開始加入專案的理由,隨著專案進展,務必確保使命對你來說仍然合理,且通往使命的路途是暢通無阻的。

2. 環顧四下:離開你的舒適圈,遠離你目前的團隊,和公司其他部門的人說話,以理解他們的觀點、需求、顧慮。這種內部溝通網路總是很有用,而且假如你的專案前進方向錯了,內部溝通也可以給你初期警告。

我只有在天塌下來時才抬頭,我是說真的塌下來。在那之前,偶爾會有顆小行星呼嘯飛過我在General Magic 的隔間,比如優質觸控式螢幕的零件還沒開發好、我剛寫好的軟體搞爆了產品、我們需要的行動網路無法運作之類的。但我就只是抹抹鍵盤,繼續埋頭苦幹。

我信任比爾、安迪、馬克掌舵,我需要的就只是證明自己而已。而這便是和偶像一起工作的缺點之一:你忙著從他們身上學習技藝,於是你就假設他們負責大願景,你認為他們會看見那道直挺挺擋在路上的磚牆。

把一個專案想成時間軸的直線,有起點,也會有終點(如果順利的話),每個人都用同樣的速度呈平行線前進,一天又一天。工程、行銷、銷售、公關、客服、製造、法務等部門都有各自的一條線。

最上層的CEO執行長和經營團隊大都凝視著地平線遠方,他們有50%的時間是花在計畫幾個月或幾年後模糊又遙遠的未來上,25%花在接下來一兩個月即將來臨的大事,最後25%則是花在撲滅現在延燒到他們腳邊的火。他們也會盯著所有平行線,以確保所有人都跟上,並且是往同樣的方向前進。

下一層的主管通常會盯著接下來2到6個禮拜的案子,這類專案已頗為成熟,細節到位,只是需要再磨平一些稜角。這層主管應該像是坐在旋轉椅上,常常往下看,有時候往遠方看, 並花大量的時間轉向左邊看看,右邊看看,關心其他團隊,確保所有人同心協力朝下一個里程碑邁進。

菜鳥個別貢獻者會花80%的時間埋頭苦幹,欣賞他們日常成果的專業細節,也許只往前看一或兩個禮拜。在你的職涯初期,是應該這樣沒錯,你應該專注在把每個專案中你負責的部分搞定、弄好、送出。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