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法院到底在吵什麼?破3萬人521立院集結 國會改革3大爭議一次看

2024-05-22 12:10

? 人氣

爭議點:「藐視國會罪」中的構成條件定義不明確,可能讓被質詢人在標準模糊不清的狀況下受罰,也可能導致國會無限擴權,破壞權力分立原則。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繼318學運後,立法院外又聚集大批民眾舉辦「國會濫權,民主倒退,公民搶救,立院集結」行動。入夜後參與民眾陸續增加,人潮已至中山南路。(圖/洪煜勛攝)
繼318學運後,立法院外又聚集大批民眾舉辦「國會濫權,民主倒退,公民搶救,立院集結」行動。入夜後參與民眾陸續增加,人潮已至中山南路。(圖/洪煜勛攝)

#審查程序

【法案內容討論爭議】

4月15日,立法院司法及法制委員會逐條藍白版法案,但針對民進黨立委有意見的條文宣告保留送協商,民進黨未有發言機會,因此試圖發起散會動議,但由於藍白人數優勢,最終條文全數保留送交黨團協商。而綠營版本國會改革法案則因藍營五度表決通過散會動議,無法出委員會及舉辦公聽會。

依立法院議事規則,初審法案若有無共識進行保留的條文,將分別由召委、立法院長召集協商,經過一個月「冷凍期」後,就算未取得共識也會送交院會表決。

國會改革法案冷凍期滿為5月16日,當日召集朝野協商時,雖將相關法案納入議程,但藍綠雙方不歡而散,未討論國會改革議題。5月17日民進黨團不滿委員會未經逐條討論直接將法案保留送出,和民國黨、民眾黨爆發肢體衝突。

繼318學運後,立法院外又聚集大批民眾舉辦「國會濫權,民主倒退,公民搶救,立院集結」行動。入夜後參與民眾陸續增加,人潮已至中山南路。(圖/洪煜勛攝)
繼318學運後,立法院外又聚集大批民眾舉辦「國會濫權,民主倒退,公民搶救,立院集結」行動。入夜後參與民眾陸續增加,人潮已至中山南路。(圖/洪煜勛攝)

【表決條文不公開爭議】

民進黨主張:藍白國會改革法案至最後一刻才送至議場,表決當日早上才提出新版,立院官網來不及公布,關心修法動態的民眾無法得知確切法條內容。

國民黨、民眾黨主張:修正動議及再修正動議皆放置於議場內每個立委的桌上,很多修正動議都是當天才提出,來不及網路公告是常態,同時強調通過的法案內容均可透過「立院議事及發言系統」網站查詢。

繼318學運後,立法院外又聚集大批民眾舉辦「國會濫權,民主倒退,公民搶救,立院集結」行動。入夜後參與民眾陸續增加,人潮已至中山南路。(圖/洪煜勛攝)
繼318學運後,立法院外又聚集大批民眾舉辦「國會濫權,民主倒退,公民搶救,立院集結」行動。入夜後參與民眾陸續增加,人潮已至中山南路。(圖/洪煜勛攝)

【舉手表決爭議】

民進黨主張:現場混亂,許多不同黨派的成員進出,採用舉手表決卻未清查人數,不合乎議事規矩,強調即使要表決也要有合法程序。

國民黨、民眾黨主張:依《立法院議事規則》,立院議案表決方法計包括口頭表決、舉手表決、表決器表決、投票表決、點名表決,舉手表決合乎規範。

繼318學運後,立法院外又聚集大批民眾舉辦「國會濫權,民主倒退,公民搶救,立院集結」行動。入夜後參與民眾陸續增加,人潮已至中山南路。(圖/洪煜勛攝)
繼318學運後,立法院外又聚集大批民眾舉辦「國會濫權,民主倒退,公民搶救,立院集結」行動。入夜後參與民眾陸續增加,人潮已至中山南路。(圖/洪煜勛攝)

公民團體發起「民主倒退,公民搶救」 Threads首度出現政治號召

在17日立院爆發肢體衝突後,最終僅有統總國情報告完成二讀程序,其餘內容將於今日院會繼續處理。由於前述爭議,經濟民主連合、台灣公民陣線、綠色公民行動聯盟、公投護台灣聯盟等多個公民團體,串連發動「民主倒退,公民搶救」活動,今日上午9時在立院外的青島東路結集,旨在「阻止國會濫權法案三讀」,並提出5大訴求:

1. 國會改革不應破壞權力分立,不應侵害人民權益。

2. 退回國會三法,由委員會重審,517議事錄不予承認。

3. 拒絕立院變人大,抗議藍白沒收民主。

4. 委員會應實質討論各黨提案:停止濫用「逕付二讀」、「全案保留」、「封殺提案」、「散會動議」。

5. 沒有討論,不是民主;全案保留,等於沒審;封殺提案,威權復辟。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