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法維持對工作的熱情?專家曝「活化大腦秘訣」,用1物作為報酬會大幅提升效率

2024-02-08 13:00

? 人氣

有一部分的人會因為遠端工作而失去對工作的熱情,可以透過一些小秘訣讓自己提高效率。(示意圖/取自Pixabay)

有一部分的人會因為遠端工作而失去對工作的熱情,可以透過一些小秘訣讓自己提高效率。(示意圖/取自Pixabay)

即便到了早上9點開始工作的時間,卻怎麼也無法聚精會神……。近來,是不是有很多人都有此煩惱呢?遠距工作時,即使到了開始工作的時間,或許有大多數人仍無法啟動引擎。要拿出「工作的幹勁」,須要注意某些重點。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LASSIC股份有限公司(https://www.lassic.co.jp)針對日本全國20歲~65歲有遠距工作經驗的1077人,進行了關於遠距工作缺點的問卷調查。結果有45.16%的男性與38.92%的女性回答:「無法區分工作與私生活。」這是占男女雙方都最多的比例。也就是說,有很多人都是在開始工作前,悠悠哉哉地看電視或滑SNS等,覺得很難切換成「接下來來工作吧!」

或許有很多人會因為自家空間很狹窄的原因而在客廳工作。這時候就須要注意ON跟OFF的切換。大腦為了能高效工作,若持續接受到相同的刺激,就會不把刺激當刺激而擅自進入關機模式。只要在家工作,周遭的環境就一直都是一樣的,也會持續給予大腦相同的刺激。最後,大腦就會進入關機模式,停止機能,難以切換成是工作模式。

單純又最簡單的自我控制法就是改變場所。因此以下要來介紹美國邁阿密大學(University of Miami)赫勒(Aaron Heller)從這個研究結果可以得知,去咖啡廳工作是很合理的自我控制行動。因為透過外出,就容易接受到與在自家各種不同的刺激。即便是在家,也可以準備好只用來工作的房間或書桌,或是在庭院、露天平台‧陽台等地進行,希望大家可以準備好讓大腦覺得是「新環境」的「工作場所」。

人在活動時是被稱做加速器的交感神經占優位,睡覺時則是可以被形容為是煞車的副交感神經占優位。從睡眠中副交感神經占優位的放鬆狀態到起床時交感神經活潑運作、大腦活性化約須要花3~4小時,所以或許在早上很早的時間時無法提起勁去工作也是無可奈何。但是在辦公室工作時,因為在意上司與同事的目光而想著「一定要專心工作」,所以就會想到要進行自我控制。

在無人關注的自家中,若想要提振情緒,可以透過持續進行負擔稍微有些強烈的散步或慢跑等運動20分鐘來刺激交感神經,讓身體接近ON的模式。此外,除了運動,還有其他方法可以刺激交感神經。來看一下東京瓦斯都市生活研究所與千葉大學李教授等人的共同研究吧。天氣不好無法運動時,或是不擅長運動的人,就以41℃以上的熱水淋浴,做好開始工作的準備。

覺得處理工作的速度似乎慢了下來

完成工作的時間好像比以前更久了,是因為沒有辦法持續專注力嗎?應該有不少人都有這樣的煩惱吧。或許也有因為遠距工作,沒了上司與同事監視的目光,或是因為減少了閒聊,難以浮現出好點子等的影響。這一節,我們要介紹以下的自我控制法給因完成工作的速度慢下來而煩惱的人。

首先要來介紹的,是英國歷史學者西里爾‧諾斯古德‧帕金森(Cyril Northcote Parkinson)以觀察英國官僚的運作方式為基礎而將之理論化後所提出的「帕金森定理」。

帕金森定理

第一定理:在被給予的完成時間內,工作量會一直增加到能填滿這些時間。
第二定理:支出的額度會一直膨脹達到收入的額度。

例如在公共事業中,為了用完預算而進行不必要的道路工程,就是為了配合預算而勉強增加工作量。人即便是在不得不增加工作量的狀況下,也會如帕金森定理所說的那樣,把時間全部填滿為止。總之,為了填滿時間,我們本能地就會在每一個空檔偷懶,在時間剛好結束的時候完成被賦予的工作。根據第二定理所說,人這種生物若在事前獲得某種指示,就會做出配合。

誠如此前多次提到過的,遠距工作很難像在辦公室裡工作那樣專心。NEXTLEVEL股分有限公司經營的婚活媒體網站,針對300人進行的問卷調查,在遠距工作中,有「熱情降低‧專注力耗盡」這種經驗的人居然有97.7%!幾乎所有遠距工作的人至少都有一次這種經驗。也就是說,若是在有著「只能工作」這種強制力的辦公室裡能較早完成的工作,一旦成了遠距工作,因熱情或專注力降低,花更多時間的可能性就會變高。

雖沒有特別想要偷懶,但仍感覺到步調慢下來的人,或許就是陷入了研究1中所介紹到的帕金森定理。這時候,該做的事很簡單。因為有下班時間這個「完成工作的時間」,就去配合那個時間工作吧。既然如此,就自己決定好更早一點的「我的下班時間」。若是本來就能盡早完成的工作,配合自己所決定的下班時間,就會發動帕金森定理。關於帕金森定理,美國研究所的布萊恩(Brian)與洛克(Locke)也進行了實證的實驗。

只要能確實完成該做的工作,在給予較寬裕時間的職場,早些完成後的時間就能用來充實自己的私生活。即便不是那樣的職場,在多出的時間內能進行其他的工作,就能有所成長或出人頭地。

以下再介紹一個東京大學伴教授等人所進行的實驗─關於能盡早結束工作的自我控制。或許不是所有人都有能改變指針速度的機械錶。因此,只要將自己手錶或智慧型手機的時間調快幾分鐘,同樣也能感覺到時間流逝得較快,能獲得相近的效果。不過要注意,不要搞錯了開會時間或與人約好見面的時間。

無法維持工作上的熱情

不論是多麼喜歡而去做的工作,只要持續多年,總會碰到一段時期會覺得就算努力完成工作也看不見意義。若是遠距工作,更容易有「究竟是為了什麼而工作的呢?」這種虛無感增大的傾向。可是這個問題可以靠自我控制來解決,好好應對這個問題,不要放棄吧。

人會透過溝通來促進幸福荷爾蒙─血清素─與催產素的分泌,以維護精神衛生。因此,即便是看不太出來有價值的工作,只要和同伴們一團和氣地一起工作,就不會感受到那麼多不滿,或是幹勁也不會減少。可是在新冠肺炎期間,與他人直接溝通的機會大為減少許多。

學情股分有限公司以20幾歲年輕人為對象所進行的調查,據此,回答因新冠肺炎而對工作上熱情有變化的人,約增加到了6成。精神上有不安或不滿的人,若能與某人共享那件事,或許心情能就此變好,但新冠肺炎卻奪去了這樣的機會。依據不同職場的規定,也有情況是,其他部門的同事在遠距工作,只有自己一個人孤單地在辦公室工作……。

幹勁是從累積「微小的成功體驗」而來的。若從這個觀點來思考,許多人是否是因為沒有經歷過微小的成功體驗,才導致熱情低落的呢?若身處在有許多團隊在運作的大項目工作中,就難以看清工作的全貌,經常會不知道身為該企畫齒輪中一員而運轉的自己「到底是在做什麼」。

這時候,若有來自上司或同事的回饋,就容易看清屬於自己該待的地方以及正在做的事。可是,若無法獲得這樣的指點,就無法實際體驗到工作上微小的成就感,明明有一步一腳印地往前進,卻容易陷入在廣袤沙漠中只有自己一人持續走著的感覺。

無法看清全貌的大工作,就在自己雙眼能看到的範圍內來決定目標吧。重要的是,要設定好小的目標地點。在此,請參考美國心理學家史金納(Burrhus Frederic Skinner)所提出的「採小步驟(small steps)進行」這種學習以及工作的方式。

總之,只要將目標分割成小塊,累積微小的成功體驗後,就能湧現出幹勁了。像是「今天要完成這分資料!」等,將每日的任務設定為目標,只要這樣就能累積到200次以上的成功體驗。刺激大腦犒賞系統200次以上後,就會湧現出等量的幹勁來。若是把大型企畫的終點當目標,即便工作得很恰如其分,一年也不見得會有1次的成功體驗,所以會有很大的差異。

英國倫敦大學的佩吉古里翁等人發表了「活化大腦犒賞系統以拿出幹勁的研究」。結合自我控制1的方法,預先準備好達成後會給予金錢獎賞的小目標是很有效的。例如試著製作「獎賞自己的存錢桶」,將工作切割成小區塊,每次只要達成目標,就投入1000日圓當作儲蓄。又或者是可以購買之前就很想要的飾品,準備成是給自己的獎賞。不論是存錢還是花錢,都請設定好是關於金錢的報酬。

另外也建議要關注容易漏看的瑣碎工作過程。美國哥倫比亞大學繆勒(Claudia Mueller)與德威克(Carol Dweck)等人的研究可供參考。例如若孩子確實做好文字的書寫記錄或計算等瑣碎的過程,且那分努力受到了讚賞,他們就會積極地去學習,提升整體的成績。

工作也與此相同,即便是難以做出評斷的工作,若沒有幹勁的隨便做,不覺得就是在浪費時間精力嗎?不論是什麼工作,應該都有很多工作是要歷經相同過程的。也就是說,即便是湧不起幹勁的工作,也能累積經驗,活用在有價值的工作上。對於提高將來能參加有價值的工作的可能性上這點來說,希望大家不論面對什麼工作,都能積極以赴。

作者介紹|堀田秀吾(ほった しゅうご)、木島豪(きじま ごう)

堀田秀吾(ほった しゅうご)

1968年熊本縣出生。明治大學教授、言語學博士。芝加哥大學博士學程結業。約克大學奧斯古德霍法學院碩士課程結業‧博士課程取得學分後退學。

專門研究涵蓋司法範圍的溝通分析、語言學、法學、社會心理學、腦科學等各式各樣的領域融合研究。作為解說員在許多電視節目出演,從事多樣活動。

木島豪(きじま ごう)

東京醫科大學畢業後,進入東京醫科大學醫院循環器內科。取得循環器專門醫及內科醫資格後,於平成20年進入醫療法人社團EPIC DAY東京メディカルクリニック平和台駅前醫院擔任院長。目前著眼於防止老化及體質改善等治療。除內科、皮膚科外,也開設了以預防醫療為目的的生命延續 (抗老化醫學)內科。

本文經授權轉載自世茂《身體先,大腦後:高效運用科學,成為時間管理大師》

責任編輯/洪生儒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