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冬至日期是哪一天?為什麼要吃湯圓?冬至習俗由來一次看,做愛、熬夜小心衰整年

2023-12-22 07:31

? 人氣

在冬至日吃碗熱湯圓,象徵團圓。(示意圖/取自photo-ac)

在冬至日吃碗熱湯圓,象徵團圓。(示意圖/取自photo-ac)

2023冬至日期為12月22日星期五,講到冬至,許多人第一時間都會想到吃湯圓,但其實除了吃湯圓,還有很多習俗,像是吃水餃、拜祖先等等,也有一些禁忌,像是避免熬夜晚睡、湯圓也不能吃單數,以下《風傳媒》就為您整理關於冬至的習俗與禁忌。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24節氣是什麼?

年初到年末,常聽人提到24節氣,那你知道它代表什麼意義嗎?事實上,節氣反映了地球圍繞太陽運動的過程,是每年季節變更的重要指標,古代農民會根據它來安排農事,因此對農業生產非常重要。

而24節氣的命名反映了季節和氣候的變化,其中立春、春分、立夏、夏至、立秋、秋分、立冬、冬至,又稱八位,是區分公轉運動對於地球影響的八個關鍵節點;雨水、驚蟄、清明、穀雨、小滿、芒種、小暑、大暑、處暑、白露、寒露、霜降、小雪、大雪、小寒、大寒等十六個節氣,則反映了四季中更細微的氣候變化。

冬天、冬日、冬季、節氣、下雪、雪、大雪、小雪、立冬(圖/取自pixabay)
節氣是指二十四時節和氣候,是中國古代用來指導農事的曆法。(示意圖/取自pixabay)

冬至日期固定嗎?

冬至是二十四節氣中的最後一個節氣,是一年之中日照最短、黑夜最長的日子。因為地球地軸傾斜角度不同,每年冬至日期都有點不太一樣,通常會落在國曆12月21日至23日之間,農曆日期則不一定,而2023年的冬至日期便是國曆12月22日星期五。

冬至由來與意義

冬至,又稱冬節、賀冬、冬至節、亞歲,是北半球全年中白天最短、黑夜最長的一天,這從天開始,白晝時間會逐漸增加,也因此被古人視為迎接陽氣的好日子。

早在周代,冬至就有國家祀典。《周禮.春官》提及:「以冬至日,致天神人鬼。」冬至節則是在漢代開始成為通行節日,並在往後衍生出越來越多習俗,排場與風光也越來越大。甚至會有不少文人因此大獻頌詩,例如漢代有一賀君作品《獨斷》提到:「冬至,陽氣起,君道長,故賀。」

古代人認為,冬至節是僅次於新年的重要節日,因此習俗繁多,民眾也會在這天團圓、大肆飲食慶祝,所以冬至又俗稱「亞歲」、「肥冬」,在民間也廣泛流傳著「冬至大如年」、「冬至大似年」、「大冬如大年」、「冬肥年瘦」等俗諺。

拜拜,燒香,祭祖,掃墓。(圖/示意圖/翻攝自Pixabay)
冬至拜拜通常是祭拜三界公(水仙大帝)、祖先以及地基主。(示意圖/翻攝自Pixabay)

冬至習俗有哪些?

因冬至對於古人來說是個大節日,因此習俗也特別多,除了常見的吃湯圓、祭拜祖先,也會吃水餃,象徵招財進寶;吃豬腳麵線,去除穢氣;吃年糕,甜甜的好過冬;吃餛飩,代表混沌初開,惡運結束,好運將來。

另外也會有些人拜月老,因為湯圓,除了有團圓意義,「圓」的諧音也是「緣」,因此如果冬至到月老廟祈求緣份,就比較能覓得適合的另一半。

為什麼冬至要吃湯圓?

冬至習俗有很多個,其中最廣為人知的便是吃湯圓,但為什麼冬至要吃湯圓?除了湯圓象徵「團圓、圓滿」,也代表增加一歲,南宋文人陸游作品中也曾提到:「吃盡冬至飯便添一歲」。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