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家四口到處租房,每四年就要搬家一次!不是因為沒錢買房…他曝背後原因「對孩子有益」

2023-09-18 10:00

? 人氣

「創意慣例」是一種防止停滯不前的機制,能幫助我們抵達新的境界,變得比以前更好。(示意圖/取自photo-ac)

「創意慣例」是一種防止停滯不前的機制,能幫助我們抵達新的境界,變得比以前更好。(示意圖/取自photo-ac)

我和老婆每隔四年會帶著兩個孩子搬一次家。我們會搬到一座不一樣的城市,不一樣的社區,轉學到不一樣的學校,有不一樣的鄰居和氛圍。這不是巧合,而是刻意為之,配合我們適應變化與新環境的決定。這是為了給孩子,也是為了給我們自己,練習愛上「邊做邊學」這種動態生活的機會。我們生活的世界改變愈來愈快速,而我們的孩子仍坐在同樣的教室裡,使用同樣的成排課桌椅,坐在同樣的孩子隔壁,走在同樣的社區裡、同樣的街道上。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我們在特拉維夫的雅孔公園附近住了四年,在一條可愛的安靜小巷裡租了一間公寓。除了人很多、停車位少得可憐之外,那四年只為我們留下美好的回憶。不過,搬家對我們來說很重要。不一定要搬到國家的另外一頭,其實只要換個城市或環境居住就是一種挑戰。這次我們搬到海爾茲利亞(Herzliya)一個叫做「青春海爾茲利亞」(Young Herzliya)的社區。我們只租房不買房,這使我們維持機動性,偶爾還能享受較高的生活水準。我們在「青春海爾茲利亞」住的房子有院子,所以家裡多了一個新成員叫喬斯(Joss),牠是我們從收容所帶回來的一隻米克斯犬。自從牠來了之後,我們很難想像以前沒有牠的生活。新的咖啡館,新的鄰居,不一樣的氣氛,以及整體而言,那種新東西的味道。

讓變動成為習慣:「四年搬一次家」

「你在傷害孩子」,「這是照顧上的疏忽」,「不負責任的瘋子」。以上是我這個「四年搬一次家」的想法得到的部分反應。出於某種原因,有人認為這是照顧上的疏忽,會破壞溫暖、安全感與穩定,害孩子失去童年的友誼,這些都是神聖不可侵犯的價值。有天我老婆的朋友向她傾訴自己跟孩子之間的問題,我老婆試著提供建議時,朋友脫口而出:「你老是帶著孩子搬家,不會明白這種情況的。」也就是說,這是她對我們的教養方式的真實想法。不是每個人都如此反應,但確實有很多人對我們的做法不以為然。

在進一步討論之前,我想把話說清楚:我們在各方面都與孩子充分合作,親子共同決定要搬去哪裡以及為什麼要搬去那個地方。以我們自身的經驗來說,孩子從一開始就深度參與。他們會表達自己對地點、房子、社區的看法,而且他們也有否決權。觀察他們如何應付挑戰相當有趣,有時候他們做得比大人更好。搬到一個新城市並不容易,轉學當然也是,因此事先計畫至關重要,而且愈仔細愈好。搬家是學習與以前的鄰居保持聯繫的好機會,也是學習融入新社會環境的好機會。

克莉絲汀.麥克勞德博士(Christine McLeod)是澳洲的臨床心理學家,她對近年來的研究進行深度分析,研究主題是家庭遷居與搬家對兒童的可能影響。她的丈夫服役於澳洲空軍,多年來,他們一家人必須隨著他更換駐紮地不停搬家。「孩子還小的時候,我努力思考如何維持連貫性,」她告訴我,「比如他們還是小寶寶的時候,我會讓他們玩相同的遊戲跟玩具。後來他們慢慢長大,到了十歲、十二歲的時候,他們的房間會一直漆成他們習慣的顏色。我們從澳洲搬回美國之後,我會確定他們的活動大致維持不變。這需要不少心思。」克莉絲汀相信搬家是有好處的,關鍵在於搬家的原因:是出於危機或限制嗎?例如離婚或災難。還是出於自主選擇。

「研究顯示,一個完整的家庭如果對搬家抱持正面態度,尤其是母親,那麼搬家不一定會造成問題。搬家可以是嘗試新事物、觀察新地方、認識新朋友的機會」,她說,「這取決於孩子背後的家庭是否穩定。全家人一起搬家,孩子會得到與父母單獨相處的美好時光,他們會獲得關注、時間、愉悅與樂趣。這樣豐富的體驗顯然很難得。一家人齊心為某件事投注熱情可發揮巨大的影響力。

四年搬一次家是我們的「創意慣例」,使我們可以過著邊做邊學的生活。「創意慣例」是個矛盾的概念——從字面上看來,創意和慣例或許有點互斥,但這正是關鍵所在。我們為了自我發展與更新而養成的內建習慣,都適用於這個概念。這是一種防止停滯不前的機制,能幫助我們抵達(或把自己帶往)新的境界,變得比以前更好。用全新的資訊、不同的思維、全新的人生觀察與展望來豐富自己。搬到不同的城市或轉學不一定是複雜和巨大的轉變。只要內建習慣能使我們用不同的方式思考,或是以新的方式去體驗生活,就符合「創意慣例」的定義。

作者介紹|埃亞爾.多倫 博士(Dr. Eyal Doron)

研究學者、講師與暢銷作者,是專門開發創意思考的專家,也是伊塔瑪(Itamar)和艾隆娜(Alona)的父親。

任職以色列賴赫曼大學(Reichman University),為「行動創意」(Creativity in Action)執行計畫的負責人,與以色列和世界各國的企業及高階主管合作,因應不斷變化的世界,以有創意的方式管理組織、解決問題。

他的博士後研究包括建立提升兒童創意與靈活思考的模型,且由此研究創建「SEISEI學習法」,以此幫助年輕世代開發創意思考,為投入新世界做好準備,並因此獲頒芬蘭HundrED的世界教育創新獎。

多倫博士長期為以色列教育部提供顧問服務。曾在資優與傑出學生部門擔任顧問三年,重點業務是幫助兒童開發創意思考。2020年擔任時任教育部長約亞夫‧葛朗特(Yoav Gallant)的21世紀技術顧問。目前是教育部技術教育處(Technological Education Division)的策略顧問,協助技術教育處制訂2024年的目標。

本文經授權轉載自木馬文化《AI世代的創意教養:以色列教育專家全新未來人才培育提案》(原標題:安排「創意慣例」)

責任編輯/邱苡瑄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