陀飛輪發明帶來「準時」的世界,沒有大膽創新,就不會有今日的「傳世過桶」

2018-08-30 15:05

? 人氣

許多商務精英都對品位有所執著,對品質有所要求,以最優雅的姿態迎接挑戰,以最萬全的準備留意細節。(圖/freepik)

許多商務精英都對品位有所執著,對品質有所要求,以最優雅的姿態迎接挑戰,以最萬全的準備留意細節。(圖/freepik)

《葡萄成熟時》、《人車誌》、《沙龍》和《陀飛輪》,香港填詞人黃偉文寫下的「玩物四部曲」映射為烈酒、跑車、建築,與高級腕錶,它們不只是男人們的大玩具,更是象徵創新和大膽精神的嗜好。

菁英級的嗜好  陀飛輪的發明

商務菁英在職場上力求突破,常常因為一個微小的創意,就讓產業翻轉!許多發明的問世,其實源於一閃而過的奇思妙想、一次不曾經意的偶然失誤,或是一個特立獨行的大膽嘗試。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這群充滿創意的成功人士,最重視自律與腕表上的數字,自從法籍瑞士著名鐘錶大師亞伯拉罕·寶璣(Abraham Breguet)在1795年發明「陀飛輪」後,人們對於腕表「精密」的追求又提高了,幾世紀以來,製錶大師們將其視為一場沒有終點的「比賽」,不只為了消弭地心引力對走時的影響,更不斷追求更薄、更新的品種,成為菁英中的菁英代名詞。

「陀飛輪」的出現提高了走時精度,對鐘錶產業造成極大的影響;層峰人士同樣追捧競藏的威士忌世界中,在1980年代誕生「過桶」技術,此舉大大影響了數百年來的威士忌風味版圖,這場奇想,其實都是源自於一個人的大腦。

一個人的狂想  改變整個威士忌世界

「Freedom and whisky in the same.」(自由與威士忌同在)蘇格蘭詩人Spence講述舊時代人們為了反抗英國政府壓榨,不得已使用山中隨處可見的泥煤做燃料來烘烤大麥,才成就「泥煤風」威士忌飄香數世紀,成了蘇格蘭威士忌的自由象徵。

誰第一個用泥煤來燻麥,早就不可考,但我們卻知道第一位用「過桶」熟成技術的調酒師,雖已年過七旬,還不斷嘗試橡木桶的創新實驗。

蘇格蘭「神級」威士忌調酒師大衛・史都華(David C. Stewart MBE)從17歲進入百富酒廠工作,30歲就躍然成為首席調酒師,他在1980年代首創採用威士忌「過桶」(Cask Finishing)熟成並將酒款取名百富CLASSIC,也就是後來百富DoubleWood的前身,就此改變整個威士忌世界的用桶框架。

大衛・史都華的過桶發明讓威士忌有了不同表情,原本陳年在一種酒桶的風味經過另一種酒桶的潤飾後,形成獨特且具高度識別的風格,從此,威士忌在年份、風味、勾兌與橡木桶的運用上越來越豐富大膽,不少酒廠見狀,也開始進行過桶嘗試,期待為作品帶來驚喜面貌,近十年來形成一股「玩桶」以及二次陳釀旋風,出現香檳桶、紅酒桶、啤酒桶……等等「風味桶」(Wood Finish)的實驗,然而,即便是遍地開花,當時的百富DoubleWood,至今仍是行家眼中的最佳經典。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