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在臨終前有什麼預兆?專家吐「身體瀕死味道不一樣」,排泄物將出現5大狀況

2023-06-01 08:30

? 人氣

許多疾病會影響細胞中的代謝過程,進而改變身體聞起來的味道。(示意圖/取自photo-ac)

許多疾病會影響細胞中的代謝過程,進而改變身體聞起來的味道。(示意圖/取自photo-ac)

(健康的糞便)帶點紅色,而且不會太臭。那些最能預示死亡的排泄物是黑色的、油膩的、青紫色的、稀稀的、或難聞的……那些最能預示死亡的尿液是臭的、黑色的、濃稠的。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公元前400年希波克拉底的時代,醫師已經非常清楚糞便和尿液的氣味可以做為瞭解病人健康狀況(或其他方面)的線索。但身體排泄廢物並不是鼻子敏銳的醫師唯一關注的對象,膿液、嘔吐物、耳垢、發燒時和血栓的特殊氣味,也可以提供信息。醫師讓病人咳嗽和吐唾液在燒紅的木炭上,然後聞發出的氣味。

理論上,「聞病人的氣味」這想法可以追溯到幾千年前。而最近的進展,則是瞭解到病人氣味的意義,以及這件事對於我們的影響。

目前已知一些代謝失調疾病和感染症(如肺結核)的病人,會發出非常獨特的氣味。結核病人咳嗽時,會呼出由病原體「結核分枝桿菌」產生的化合物。如果結核病夠嚴重,這些化合物很容易被其他人聞到。

許多疾病會影響細胞中的代謝過程,進而改變身體聞起來的味道。舉例來說,狗可以從人的血液樣本聞出是否有卵巢癌,從尿液樣本嗅出前列腺癌。2015年,在英國劍橋舉行了「藉由動物聞出疾病」的研討會,當時我頭一次聽到傳言說,有位女性具有超凡的能力,據說在症狀出現之前,她就能聞到帕金森氏症的味道。那位神祕女子是居住在蘇格蘭伯斯郡的退休護理師米爾恩(Joy Milne)。在愛丁堡大學研究員庫納特(Tilo Kunath)主持的英國帕金森氏症講習會中,米爾恩提到丈夫被診斷出有帕金森氏症的六年前,她就注意到丈夫身上有一種「麝香」氣味,後來她也在其他病人身上識別出這種氣味。

庫納特很感興趣,他和曼徹斯特大學的學者合作,著手研究米爾恩的能力。首先,他們得確定米爾恩是否真的能聞出這種疾病,所以研究團隊招募了病人和非病人,讓他們穿著相同的短袖圓領衫睡覺。然後讓米爾恩逐一聞那些圓領衫的氣味。她正確辨識出了所有病人,但也把一名非病人納入病人中。只有一個偽陽性,似乎也沒有那麼糟嘛,但是後續發展讓研究人員震驚。這個沒有患病的人後來聯絡了研究人員,說自己也被診斷出有帕金森氏症。這時,對米爾恩能力的疑慮就全都煙消雲散了。

研究團隊繼續調查米爾恩到底聞到了什麼。2019年,他們報告說:在皮脂(皮膚的油脂)中發現了代表帕金森氏症「特徵」的特定揮發性化學成分,其中包括他們認為代表了神經傳遞物質濃度發生變化的化合物,包括與帕金森氏症有關的多巴胺。研究團隊希望這項研究最後發展出的檢驗方式,能夠在肌肉震顫這個症狀出現之前,便診斷出帕金森氏症。

儘管米爾恩藉氣味辨識帕金森氏症的能力很少見,但大多數人可能也能夠聞出其他人的疾病,甚至根本不知道那就是疾病。還有證據表明,這種下意識辨認出疾病,會下意識的促使我們去做有利於生存的事情:避開生病的人。

莫耐爾化學感官中心的研究指出:小鼠在受到感染後幾個小時,產生的發炎反應就會改變體味,這等於是對其他同伴發出的警報。2017年,瑞典卡羅林斯卡學院的研究團隊提出證據,指出類似的事可能發生在人類身上。研究人員拍攝了九名健康女性和九名健康男性的面部照片,並從他們身上蒐集了體味樣本。其中一些受試者注射了一種溫和的毒素,引起免疫反應,讓他們「生病」(他們實際上並沒有感到不適,但是身體中有免疫反應產生),其他人則是注射了一種稀鹽水。幾個小時後,這些受試者再次接受拍照,研究人員也採集了他們的體味樣本。

另一組志願者則躺到功能性磁振造影儀(fMRI)中,頭部接受掃描,並在聞到「生病」或「健康」體味的同時,研究人員也展示「生病」和「健康」的照片給他們看。每次,他們都被問到有多喜歡照片中的人。

研究團隊發現:「生病」面孔不太受歡迎。這表示人類多少可以通過視覺,得到感染早期階段的線索。但是當「健康」面孔與「生病」體味搭配時,受歡迎程度也會降低。評分的志願者實際上無法有意識的感知到受試者「健康」和「生病」時蒐集的體味之間的差異。不過腦部造影支持了評分者喜好的反應:當他們聞到「生病」或「健康」的體味時,腦部的活動模式是不同的。也就是說,哪怕是細微的差別,他們也能不自覺的聞出來。

莫耐爾化學感官中心在 2018年發表的研究又更進了一步,至少是在小鼠實驗中是這樣。研究人員把與人類研究中使用的毒素相似的其他毒素,注射到小鼠體內,其他小鼠與之接觸後,便散發出「生病」小鼠的氣味。這表示接受毒素注射的小鼠出現的生理反應,由同籠的夥伴複製了。這樣看來,氣味似乎可以當成可能受到感染而發出的早期預警,讓你做好準備,能夠展開更好的防禦措施。

死亡的氣味

當動物(包括人類)即將死亡時,體味的變化是否也能當成訊號?

2007年,美國羅德島州普羅維登斯市的史提爾安養中心所養的一隻貓,登上了新聞頭條,稱為「茸毛死神」。老年醫學專家多薩(David Dosa)在《新英格蘭醫學期刊》發表的一篇論文,描述了貓咪奧斯卡會在晚期失智病房徘徊,聞嗅病人。有時,奧斯卡會蜷伏在某位病人的床上。那是一個不祥之兆,幾乎不變的是那位病人會在幾個小時後死亡。事實上,奧斯卡一向準確,以致無論何時牠選了某位病人一起打盹,工作人員就會請那位病人的親屬,盡快前來安養中心。

我們當然很想知道奧斯卡聞到了什麼,以及籠中的小鼠疾病氣味轉移的現象,是否會發生在護理師和醫師身上。他們是否也具有發炎症狀嚴重病人的味道?如果是這樣,這種生理反應是否有助於保護醫護人員?其他人會下意識的在他們身上聞到嗎?未來的研究將會告訴我們。

作者介紹| 艾瑪.楊恩

屢獲殊榮的科學與健康新聞記者、暢銷書作家,擁有心理學學位,在《衛報》、《雪梨前鋒晨報》、《新科學家》雜誌的工作資歷超過二十年。目前受聘於英國心理學會,擔任特約撰稿人。

《超級感官》是她的最新科普讀物,另著有心理勵志書《Sane》、兩本青少年小說《Here Lie the Secrets》和《She, Myself and I》、以及四本兒童讀物。獲得的獎項包括2017年英國醫學記者協會的年度專題獎、澳洲2010年度健康新聞記者獎、澳洲雜誌業貝爾獎年度作家、以及歐洲在線新聞最佳報導獎。

本文經授權轉載自天下文化《超級感官:人類的32種感覺和運用技巧》(原標題:氣味是疾病指標)

責任編輯/李艾庭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