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菲特的老師是誰?他跟3個人學投資,還被一本書啟發85%的投資原則

2023-04-17 09:40

? 人氣

巴菲特跟3個人學投資。(圖片來源:AP)

巴菲特跟3個人學投資。(圖片來源:AP)

對巴菲特的投資哲學帶來深遠影響的有班傑明.葛拉漢、菲利普.費雪(Philip A. Fisher)和查爾斯.蒙格(Charles Munger)。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葛拉漢是巴菲特的恩師,蒙格則是巴菲特的工作夥伴兼摯友。

巴菲特的投資哲學可以說是整合這三位的理論而來,但巴菲特被稱為投資天才的原因就在於,他能將這三個人的理論濃縮整合為一個簡單的方法。

向葛拉漢學到「價值型投資」

巴菲特在內布拉斯加大學就讀期間,拜讀了葛拉漢所寫的《智慧型股票投資人》,帶給他很大的衝擊,甚至讓他有著這樣的反省與感觸:「到現在我才明白,原來自己之前都不是根據理性,只不過是憑著本能在投資。」

與這本書的邂逅,讓巴菲特在1950年進入哥倫比亞大學商學院就讀時,決定進到葛拉漢門下,開始鑽研投資理論。巴菲特是這麼說葛拉漢的:「我縱橫商場多年,他是僅次於父親,對我影響至深的人物。」

葛拉漢於1894年出生於倫敦,幼年時期舉家遷住於紐約。20歲於哥倫比亞大學取得人文學位後,儘管之前所學完全與商業無關,葛拉漢開始在華爾街的證券公司工作,並且在1926年成立投資合夥公司葛拉漢紐曼基金公司,巴菲特也曾經在這家公司實習。

之後,葛拉漢在40歲時出版了《證券分析》(Security Analysis)一書,從此舉世聞名。這本葛拉漢與大衛.陶德(David L. Dodd)合著的大作,內容在當時屬於劃時代的創新理論。影響巴菲特至深的《智慧型股票投資人》一書,就是將這本書的內容重新編纂成適合一般大眾閱讀與了解的簡易版。(延伸閱讀:「在家工作」讓巴菲特變股神:為何他不去華爾街,而是在偏遠的奧瑪哈上班?)

《證券分析》於1934年出版,正值股市大崩盤過後五年,當時,很多學者只知道解說造成崩盤的經濟情勢,葛拉漢與陶德卻創立了名為「價值投資」的新投資理論。

如果投資人希望再一次在股票市場中獲利,應該怎麼做才好?這個理論就是從這個觀點清楚區分「投資」與「投機」,告訴投資人「真正的投資應該是可以兼具保本,同時又可以獲得令人滿意的報酬」。

關於價值投資,本書第97頁還會詳細解說,簡單來講,這就像是以5,000元購買價值1萬元的股票,和股票的適當價格(1萬元)相比,這顯然是相當划算的交易。由於只要半價便能買到,只要不發生令企業價值損失一半的緊急事件,投資的本金就不會受到虧損的威脅。

對於葛拉漢的理論,巴菲特這麼說:

這不是為了留下優異的操作績效,也不是一時的流行,而是相當健全的投資。

向費雪學到「核心投資」

當葛拉漢正在撰寫《證券分析》一書時,菲利普.費雪還在加州擔任基金經理人。費雪從年輕時就對企業成長力有著莫名的興趣,他在1958年出版的《非常潛力股》(Common Stocks and Uncommon Profits and Other Writings)是一本教導投資人辨別高成長公司的經典名著。

在認識費雪的理論之前,巴菲特都是根據財務報表的數字來評斷一家公司的好壞。受到費雪的影響之後,他的投資條件就加入了一些無法以數字量化的因素。

「無法以數字量化的因素」指的是經營者或經理人的素質、公司的勞雇關係、研發能力、品牌力等。費雪與葛拉漢不同的地方就在於,他相當重視與經營者面談,以及調查交易對象、員工對這家公司的評價。

而且費雪認為,與其投資許多公司,還不如集中投資少數優秀的公司。事實上,他的投資組合裡通常由不超過十檔個股所構成,其中的三到四檔股票就占了整體的大約75%。

巴菲特的「核心投資」可以說是承襲了費雪的想法,甚至他自己也曾經說過:「我的85%是由葛拉漢構成,剩下的15%則是費雪。」

關於核心投資,請參見本書第105頁。

來自摯友蒙格的珍貴建言

查爾斯.蒙格不僅是巴菲特的合夥人,也是他的摯友。兩人的交情從巴菲特不知道多少次在發言中稱「查理(查爾斯的暱稱)與我」即可見一斑。

雖然兩人都是出身自奧馬哈,也有不少共通的友人,卻一直到1959年才初次見面。當時,投資巴菲特的投資合夥事業的一位友人認為「這兩個人很相像,應該很合得來吧」,便引見兩人認識。

當時蒙格還在洛杉磯擔任律師,在接受巴菲特的建議後開始跨入股票投資,並且在1962年索性辭掉律師工作,成立了和巴菲特一樣的投資合夥事業。

蒙格的投資哲學雖然與巴菲特相近,但曾經擔任律師的經驗與高道德標準,逐漸成就了他獨樹一格的投資哲學。沒多久,巴菲特就採納蒙格的建言,開始修正他的投資想法。

1972年,兩人聯手收購時思糖果(See's Candies)這家巧克力製造商,當時,巴菲特堅持如果不能低價收購就沒有意義,但蒙格主張,好的公司還是值得付出一定的對價購買,他說:

不管相對有多便宜,買下劣質的事業都不是好事,因為我們真正想買下的,是那些表現優異的事業。

巴菲特最後同意以相當於三倍淨值的代價收購時思糖果,結果當然獲得了比這更大的報酬。

巴菲特的投資哲學怎麼來的?(圖/時報出版)
巴菲特的投資哲學怎麼來的?(圖/時報出版)

作者介紹:三原淳雄

經濟評論家、鑽研巴菲特的投資專家。

1937年出生,逝於2011年。1959年九州大學經濟學系畢業後,進入日本三大證券公司之一的日興證券就職。1970年外派赴美,於西北大學攻讀MBA課程,之後任職於日興證券紐約分公司,擔任洛杉磯分公司經理。

1980年成立三原淳雄事務所,擔任大阪經濟大學客座教授。他以經濟評論家的身分,針對國際政治、經濟、股票投資進行演講和寫作。活躍於東京電視台《早晨衛星》、日經CNBC《三原╳生島的市場對談》等電視節目,也固定於《投資経済》等雜誌刊物撰寫專欄。

在日本,他以「鑽研華倫巴菲特的投資專家」著稱。1999年獲得東證Pen Club文化賞,表彰他在日本證券界的永久貢獻與功績。


本文經授權轉載自時報出版《巴菲特投資攻略圖解:實踐巴菲特投資法的最佳入門》

責任編輯/郭家宏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