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幸吟專欄】非洲的貧民窟是什麼樣子?她深入當地居民家,看見貧窮最真實的樣貌

2018-08-24 10:39

? 人氣

走出家門,轉彎處,一個小攤販,賣水果、雜貨,Nancy笑笑地說,「那是我們的超市」。在壓力中,依然微笑。她陪著我、Melody、以及Comido學校行政主管David,到Grace Wanjiru的家。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42歲的Grace,是五個小孩的媽,也是三個孫子的祖母,住在這裡已經20年。最小的孩子五歲,最大的孫子兩歲。一家人住一起。她幫人洗衣,先生則在另一處貧民區做木工,兩人都是臨時工。而除了年紀最小的兩個孩子,一個唸小學,一個還沒上學之外,Grace的大女兒、二女婿,都是工地雜工,二女兒是家庭主婦,老三是搬運工,全都沒有固定收入。

「Life is more than difficult.」,生活難上加難!Grace這樣形容。雖然她的家裡,空間比其他鄰居家來得大,有一小塊地種菜,養了幾隻雞,也有自己的廁所,但是,一個月500先令(約170元台幣)電費,和一大家子生活費,還是一大重擔。

同樣42歲的Grace和Nancy,是貧民區裡的好友,她們並肩走在滿是污水與垃圾的泥土路上,共同的心願是,走出困境,生活更好

第四個故事,是Rago Abudo,45歲的她,先生不在了,四個小孩分別是13歲、9歲的兒子,以及8歲的雙胞胎女兒。Rago一個星期有兩天到人家家裡洗衣,一天工資200先令(約66元台幣)。「為什麼不天天做?」「很競爭,要分配,大家才可以都有工作」。

Rago一家五口,住在12平方英呎的房子,一樣是鐵皮、麻布袋、加上東拉西接的電線,一個月房租2,000先令(大約700元台幣),只有她一個人賺錢,生活幾乎無以為繼。小孩學費,靠藉教會的支持,以分期付款的方式,勉強撐著。

四個女人,說了自己在貧民區的家的故事。她們都沒有抱怨,也沒有掉眼淚,有時出神凝望,多半時候,她們帶著笑容,艱苦中堅強的笑容。

離開Rago的家,往外走,我知道自己不太可能再回來,步伐竟不自覺慢了下來。獨自坐在路上的小小孩;正在烤餅的男子;飽滿玉米堆上趕不走的蒼蠅;爭相擠在鏡頭前的孩子;水井上擺著的蔬菜水果; 在傘下烤玉米的小攤;不起眼的診所招牌,Kwa Njenga貧民區的種種,對居民來說,是日復一日的生活,對我,會愈來愈清晰?還是愈來愈模糊?

或許沒有答案。   

責任編輯/林安儒

本篇文章共 1 人贊助,累積贊助金額 $ 250

喜歡這篇文章嗎?

謝幸吟喝杯咖啡,

告訴我這篇文章寫得真棒!

來自贊助者的話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