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願意做慈善?比爾蓋茲的答案震撼麥肯錫合夥人,竟跟世界慘況有關

2022-12-31 11:00

? 人氣

比爾蓋茲做善事,為「真空」領域問題投入金錢和才智。(圖/取自Bill Gates Youtube)

比爾蓋茲做善事,為「真空」領域問題投入金錢和才智。(圖/取自Bill Gates Youtube)

從「不敢不同」到「敢於不同」,這個轉折支持了我在麥肯錫後五年的職業發展。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在這五年之後,我再次面對的選擇更難一些-關於離開。

2015年初,我在麥肯錫已十年。那時,我收到了蓋茲基金會招聘部門的電話,問我對到蓋茲基金會工作是否感興趣,我當時想也沒想就說不感興趣。

為什麼?因為我那時候覺得,做慈善的人要麼很有錢,要麼已退休。我既沒那麼多錢也沒退休,幹嘛要做這個呀?招聘部門的人說,理解。

過了一個月,他們又打了一通電話給我說:「一諾,我們知道你對這份工作不感興趣,那你對見見比爾.蓋茲有沒有興趣呢?」

我說,我對這個有興趣!於是秉持獵奇和窺探首富的心態去了西雅圖。

為什麼做慈善?比爾.蓋茲的回答很震撼

去了西雅圖之後,我想,既然有這個機會,那我就問問比爾.蓋茲為什麼做慈善。雖然大家可能都覺得做慈善是好事,但畢竟當時他讓微軟公司發展得很好,而且他成立基金會的時候是2000年,只有四十五歲,遠不到退休年齡,我想知道四十五歲做這麼大的決定是為什麼。

蓋茲先生回答了我的問題。他說1997年,他對世界的理解是人人各司其職:我是微軟的CEO,那我就把我的公司做好。衛生醫療問題不是有世界衛生組織負責嗎?糧食問題不是有聯合國糧食及農業組織負責嗎?戰爭不是有聯合國安全理事會負責嗎?大家各司其職不是挺好的嗎?

後來他才發現,在這個世界上,在影響數億人的問題上,存在著巨大的真空。

他當時跟我舉了瘧疾的例子。很多讀者可能不熟悉瘧疾,瘧疾在全世界是一種非常讓人頭疼的疾病,世界上近一半的人口受到它的干擾。因為瘧疾是由蚊子傳播的,每年有兩億多人得病,有四十多萬人死亡,而且其中近70%是幼童。

蓋茲說:「當時我才發現,在醫治瘧疾這個領域,全世界唯一對它的研發做投入的是美國軍方。為什麼?因為越南戰爭。後來戰爭已經不是美國需要關心的問題了,所以這筆研發經費很快就沒有了。」

後來,蓋茲基金會開始投入瘧疾治療與控制的研發,每年全世界對此的投入是5億美元,似乎是挺多錢的,但是對比一下男性早禿,其每年的研發投入有20億美元。

這麼想想,這個世界是不是很可笑?一方面是兩億多人得病-能死人的病,只有5億美元的研發經費;另一方面只是男性早禿,卻能有20億美元的研發經費,類似的問題在公共衛生和全球發展領域比比皆是。

我雖然帶著獵奇的心態而來,但是被談話內容震撼,看到了我想都沒想過的世界問題,還瞭解了比爾和梅琳達.蓋茲從2000年起就成立的機構,為解決這些「真空」領域的問題投入金錢和才智。

該離開麥肯錫高薪工作,加入蓋茲基金會嗎?

所以那一次會面之後,我開始認真思考:要不要離開麥肯錫,加入蓋茲基金會?

這是一個不容易做的決定。

首先也是最實在的問題:這份工作的收入比我在麥肯錫做合夥人的收入低了不少。我於2005年開始在麥肯錫工作,從那一年起,華章做過各種創業嘗試,有成功、有失敗,所以這些年我的工作一直是家裡唯一的主要收入來源,薪資降低對我們的家庭是有影響的。

其次,這個職業選擇不被看好。麥肯錫的合夥人離職,一般是去大企業做高管或者投資,慈善是很「邊緣化」和「沒前途」的職業路徑。當時我非常尊敬的一位領導人直接跟我說:「你這是『職業自殺』,你現在去做這個職位,之後呢?你還不到四十歲(2015年,我三十八歲),這個職位的發展空間在哪裡?」對於這個問題,我沒有答案,所以就像這位領導人講的,從職業發展的角度看,這個選擇似乎很不明智。

再次,就算這個職業很好,為了這份工作,我們要帶著三個很小的孩子搬回北京。孩子即將進入學齡,我們不熟悉國內教育環境,工作和生活都要重新開始。

最後,我還有一個祕密的心結,就是「最好的醫療保險」。麥肯錫的合夥人可以說有天底下最好的醫療保險,你或者家人如果需要看醫生,不管想去哪個國家、找哪位高級專科醫生都可以放心地去看,而且100%報銷。

我有一個以色列同事,他的孩子三歲的時候得了一種奇怪的癌症,幸虧麥肯錫有這項保險,他能帶著孩子在全球看醫生。

我那時候就覺得雖然得病不幸,但這項保險太好了,我有三個孩子,那時候都不到五歲,所以我必然覺得這是一定不能放棄的福利,而且這是我做了十年工作賺來的啊!因此,換工作這個決定暫時被擱置了,我開始思考自己為什麼放不下。

這麼放不下這份醫療保險,是因為什麼?

我想,是因為害怕。

害怕什麼?

害怕孩子生病,特別是疑難雜症,這樣就可以在全世界找最優秀的醫生替孩子治病,說到底,我害怕的是孩子不健康,所以要抓住這份最好的保險。

如果我追求的是健康,保險可以保我和孩子的健康嗎?

我的第一反應是,當然,所有保險宣傳都是這樣講的。保健康啊。但我再想,其實不是的,我和家人的健康與我投了什麼保險其實沒有任何關係。

人們很難意識到這一點。

保險肯定是有價值的,萬一出了事情,我們能心安,但是新工作並非沒有保險,只是不夠「極端、高端」。

那我在什麼時候才能用到這「極端、高端」的保險呢?

應該是孩子得了特別嚴重的疑難雜症時,我倒是希望永遠用不到這樣的保險。

可如果用不到,它就沒有實際的意義了,不是嗎?

所有保險都有給我們「安心」的心理意義,但是否「安心」,說到底不是外界給了我什麼保證和承諾,而是我自己可以說了算。

我進行這番對話許久,才意識到我表層完全合理的擔憂,下面的真相是什麼。

在這一遍遍對話裡,我慢慢放下,於是幾個月後,我放下了「天下最好的保險」,離開了麥肯錫,開始了新的旅程。

面對恐懼、打開燈,就會發現黑暗並不存在

這不容易做到,因為我們的思維有慣性。我們總想用一些外在的東西保自己的平安,而外在的東西都是虛幻的,今天可以有,明天就可以消失;今天可能是你的,明天可能就和你沒關係了。

這樣的「擁有」,不過是恐懼使然。

其實我們人生大部分時間都在被恐懼追著跑。它像一個巨大黑影跟在我們身後,冷冷的、黑黑的,是很高大的一團,隨時無刻都可以吞噬我們。所以我們要不停地跑,但會發現永遠甩不掉它。

為什麼甩不掉?

因為這個黑影是我們內心構建的幻想,出路只有一條,便是轉身面對。

一旦我們選擇面對,就會發現其實那裡什麼都沒有,原本的黑影灰飛煙滅、瞬間消散。就好像其實黑暗並不真實存在,黑暗只是因為沒有光,要想「打敗」黑暗,不是靠對著黑屋子拳打腳踢,而是打開燈。

一旦打開燈,房間裡的黑暗就蕩然無存。但是這個開關只有等你敢於轉身時才能打開,這恐怕是人生最大的悖論。

我離開「最好的保險」之後這些年,有了一段很有價值的人生體驗,孩子們也都很健康。

但這只是人生的一個階段。

作者介紹|李一諾

清華大學畢業、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分子生物學博士、公眾號「奴隸社會」與創新教育一土教育聯合創辦人。

創立線上社區「諾言」和「一土全村」,關注內心成長與家庭養育,希望能幫助更多的朋友和家庭過著內心充盈的生活。

1996年,以全校第一的成績保送清華大學,畢業時拿到全額獎學金進入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UCLA)攻讀分子生物學博士。

2005年,研究所畢業,進入麥肯錫,成為唯一入職麥肯錫洛杉磯辦公室的外國人,並用6年的時間晉升為全球合夥人。

2014年,創立公眾號「奴隸社會」,如今擁有百萬粉絲。

2015年,應比爾.蓋茲邀請,擔任比爾及梅琳達.蓋茲基金會中國辦公室首席代表。

2016年,入選為世界經濟論壇全球青年領袖;為了孩子創辦創新教育機構一土學校。

2020年,入選美國《財富》(Fortune)2020中國最具影響力的商界女性(未來榜)。

2021年,離開蓋茲基金會,深耕一土教育,目前有「一土學校」、課外教育探索中心「一土空間」以及關注家庭養育的「全村社區」。

新浪微博:@李一诺

本文經授權轉載自高寶出版《跨越每一個不敢:沒有經歷過恐懼,怎麼踏上通往夢想的路?前麥肯錫全球合夥人十年創夢的破局思維》(原標題:習慣於安全感,不敢離開)

責任編輯/李艾庭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