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後來的我們》靠文青台詞就能讓人淚崩?導演劉若英的「精心安排」正中觀眾心中遺憾

2018-07-24 14:51

? 人氣

為何電影《後來的我們》文謅謅的台詞,卻能讓觀眾傷心又感動萬分呢?(圖/老子不負責任電影文提供)

為何電影《後來的我們》文謅謅的台詞,卻能讓觀眾傷心又感動萬分呢?(圖/老子不負責任電影文提供)

劉若英執導 周冬雨、井柏然主演|陳奕迅暖心獻唱主題曲《我們》|2018 台北電影節特別放映單元—《後來的我們》。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2018 台北電影節07/06、07/10播映。

---------以下有雷慎入---------

05
(圖/老子不負責任電影文提供)

劇情簡介

十年前在返鄉過年的春運火車上,一張遺失的車票讓方小曉與林見清有了命運的交集。他們相知、相惜、進而相戀,卻也在現實中傷痕累累。

小曉因愛而渴望家的歸屬,見清卻期待在衣錦還鄉中肯定自己。難以避免的挫折將兩個年輕的靈魂拆散,錯失了愛著彼此最好的時機。

十年後的重逢,是否我們學會了愛,我們能好好面對彼此,好好說再見呢? 

從前的我們聽著奶茶的歌了解愛情,現在的我們看著劉若英的電影明白愛情,不論是《後來》裡女孩對著男孩唱著「後來我總算學會了如何去愛,可惜你早已遠去,消失在人海...」,或者是《後來的我們》最後片尾那段「別等到失去,才說對不起;別把我愛你,留給來不及。」都好,劉若英總能戳中愛情裡最柔軟也最堅韌的部分,透過她的歌聲、她的文字與影像,去訴說著每段愛情的刻骨銘心與莫可奈何。曾經劉若英問過自己是否還要繼續唱下去,她找不到理由繼續,直到她遇到李宗盛,他對著她說:「難道妳已經沒有想說的話了嗎?沒有想唱的歌了嗎?」,於是劉若英後來推出了全新專輯《我要你好好的》,繼續唱著她對愛情、對人生的感觸與體悟,而今她換個方式繼續說,繼續把她心中那些迷惘過後的堅定告訴所有人。

03
(圖/老子不負責任電影文提供)

《後來的我們》改編自劉若英2011年推出的文字作品《我的不完美》中的短篇《過年,回家》,將舞台背景從台北移至北京,透過一雙男女講述著北漂的生活,以及他們從相識、相戀到分開然後多年後重逢的愛情故事。電影自2017年10月中開機,後於同年12月月底殺青,今年4月於中國正式上映。

延續著劉若英許多音樂作品中的不完美與遺憾,《後來的我們》說的其實就是個平凡不過的故事,但劉若英就是有本事把它說進觀眾心底,就好像她的許多歌的歌詞一樣,或許她的歌聲不是最特別的,可她的歌聲裡充滿著惆悵,總能字字句句唱到令聽眾與之產生共鳴。《後來的我們》不是一部完美的作品,不過劉若英努力地讓它變得完美,它的成功來自於它揪心的電影台詞,可造就它失敗的同樣也是這些台詞,太過文青了

文青是種風格,劉若英本身就也算是文青代表性人物之一,她的電影裡有著大量文青台詞毫不意外,在某些時機點出來,它們會成為武器;不過在導演功力還不是很足夠、加上敘事方法有些保守的時候,這些台詞變得過度,聽來反而有些矯情,這可能是不少人介意的部分。但對於我來說,這不是個觀影阻礙,它反而是個推進的燃料,當劉若英選擇把故事一分為二,從前與現在,彩色與黑白,用這樣的方式闡述她對於遺憾的理解,這些台詞便足以反映著她的想法,讓人更能進一步去感受這部電影。

02
(圖/老子不負責任電影文提供)

故事開始於2007年春節,方小曉與林見清相遇在返鄉的火車上,因為一張遺失的車票令他們有了接觸,接著畫面旋即轉為黑白,時間來到2018年,他們準備搭機返回北京過年,只是不同的是,兩人就像個陌生人般的窺望彼此,若非天氣不好飛機停飛、若非林見清的主動搭話,他倆或許就會這樣再錯過。《後來的我們》就這樣用著「現在」與「過去」雙線進行著劇情,獨自在北京打拼的小曉與在北京念大學懷著遊戲夢的見清,就這樣從2007年的春節開始成了無話不談的好朋友,她每段戀情的喜悅都與他分享,他也沒有錯過她的每個喜悅時刻,見清是喜歡小曉的,可他知道他給不起小曉想要的,她想要嫁給有錢人、住在北京、買棟房子,可偏偏這些都不是現在的他給得起的,於是他選擇默默陪著她。

「還能做朋友嗎?」

一次的分手失戀,在因著幾杯黃湯下肚,讓小曉與見清跨越了朋友界線,即使小曉沒有接受見清,他心裡還是明白有個位置永遠屬於她的。當然,最後兩人還是表白了彼此,成了男女朋友。剛開始的他們好快樂,可漸漸地越來越多的衝突產生,伴隨著生活壓力襲來,兩人對於愛情、人生的價值觀逐漸分歧,甚至於開始不懂了對方。「如果你覺得我無法跟著你過苦日子,那又怎麼會覺得我會想跟你一起過你想要的那種好日子?」這是在分手多年後,小曉在見清的請求下一起回到家鄉見見清年邁的父親、她對著他說的話,他們都已經長大了,許多事情早已變得不在乎,許多曾經想要的早已忘去,可見清始終不了解,以為滿足了小曉就夠了,直到他真的失去了她、直到父親過世、直到他成家立業、直到他在飛機上偶然在遇到了她,直到很久很久的後來,他才懂了過去的年少輕狂。

「I miss you...」

「我也想妳。」

「我是說我錯過你了。」

 《後來的我們》最為人詬病的就是中間一段小曉與見清兩人不斷地用著文謅謅對白說話,尤其是有太多的如果穿梭其中,但愛情何嘗不就是如此?往往使自己體會了愛情、學會了愛情的,都不是那個和你走到最後的人,就像小曉跟見清一樣,相信他們都知道自己是對方最愛的那一個,可是他們也懂,如果當初他有勇氣上了地鐵、如果當初她沒有選擇離開,好多的如果縈繞心頭,如果現在還在一起,未來也不一定會繼續走下去,不是嗎?既然這樣,不如讓他倆的故事就到這,一如見清說的,「幸福不會是個故事,不幸才是。」,是吧。

緣分這事啊,能不負對方就好,要不負此生真的太難。」

這是電影裡我最喜歡的台詞,出自於見清父親老林的口,他在電影中擔任長者的角色,同時也是名旁觀者,即便一年僅有一次見到面,但他始終在觀察著兒子與女孩的互動,在他眼裡來看見清太過年輕,年輕氣盛、血氣方剛,正處於什麼都想衝、想冒險、想證明的年紀,這年紀有的拚勁助他朝成功前進,可卻也遮蔽他的雙眼,正因為不懂得停下腳步看看四周、不懂得回頭檢視,只顧著眼前的一切事物,所以見清最後才會失去了小曉,老林最後自然是知道了他倆分手的事,他握著見清新對象的手,嘴裡喊著的卻是小曉的名,不僅是他惦記著她,更是想再一次交會兒子成長吧。

040
(圖/老子不負責任電影文提供)

「上九天攬月,下五洋捉鱉。」

這也許是電影裡最浪漫的告白台詞,也是他們能給彼此最大的祝福。劉若英在《後來的我們》具有設計巧思,彩色與黑白的畫面不單是想切換時序,而是她在電影裡的另一個告白,見清所設計的遊戲,男主角是伊恩,女主角是凱莉,他在設計之初告訴小曉,如果這輩子伊恩再也找不到凱莉,那麼他們的世界就不再有色彩了。當伊恩找不到凱莉,當見清失去了小曉,他們世界便成了黑白,哪怕後來他們各自展開新生活,只要是關於他們倆的,都不再具有色彩。這樣的設計滿常見的,不過效果依舊好,放在愛情電影裡特別浪漫與感傷。

劉若英擅長唱情歌,擔任起導演執導起文藝愛情電影似乎也很有樣子,作為首部劇情長片能有這樣的表現已是不錯,若蘇有朋能靠《左耳》入圍金馬,劉若英要想入圍很有機會,如果沒有其他太強的對手的話。周冬雨和井柏然之間充滿化學效應,兩位年輕演員的表現值得肯定,周冬雨用實力證明了她拿下金馬獎絕非僥倖,而井柏然則是讓人眼睛為之一亮,不過倒不認為兩人有辦法靠此片入圍金馬,周冬雨比井柏然更有機會,不過她的封后之作《七月與安生》表現力更為強大,倒是飾演老林的田壯壯,戲份很少卻都是重點,尤其是最後幾分鐘的戲十足賺人淚,若他能靠《相愛相親》入圍,又怎不可能靠本片撈得一座男配角?

最後附上《後來的我們》預告片。

本文經授權轉載自老子不負責任電影文(原標題:《後來的我們》,劉若英的文藝愛情。)
責任編輯/陳憶慈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