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股市賺錢為何這麼難?專家:2023年想獲利,請你先破除這些投資迷思

2023-01-03 07:50

? 人氣

大豐電(6184)2015年第一季損益表(圖表來源:公開資訊觀測站)
大豐電(6184)2015年第一季損益表(圖表來源:公開資訊觀測站)

所以看到市場一家公司營收增加的消息,你應該先去確認營收增加的原因,是否和股本增加、取得轉投資公司控制力而納入合併報表等因素有關,這些都可以從財務報表附註或者公開資訊觀測站查詢。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迷思2:市場具獨占性可隨意漲價

很多人以為製造商在市場具有一定的市占率可以任意漲價,想賺多少就賺多少,這是不了解貿易商在市場的角色與運作機制,好比2015年11月國內高麗菜價格,在零售市場大漲到1顆200∼300元之譜,於是貿易商就從東南亞地區進口高麗菜來台販售。只要加上運費跟關稅等相關費用還有利可圖,貿易商自然會跳出來賺取這個利潤。

有人說,大統益(1232)沙拉油市占率位居全國第一,可以完全轉嫁成本給消費者,那麼,你知道美國是全球最大的黃豆生產地,依據比較利益原則,美國製造出來的沙拉油成本將更為低廉,一樣容量的沙拉油,美國出口到中國的零售價格只需要台灣本地製造的三分之一,只要市場價差能夠讓貿易商進口還能有利可圖,貿易商就會設法進口販售。

這就是貿易商具備「調節市場價格」的功能,另外,產品會有替代性效果,比如大豆油一旦變貴,家庭為了省錢就會選擇橄欖油等其他較便宜的商品,不見得需要跟商業用戶去搶昂貴的大豆油。

2022年歐洲天然氣危機、美國加州電網危機,都促使各國重新啟用燃煤電廠或是延長核電廠運轉年限,燃煤價格因為能源替代性效果大漲,太陽能產業開始從谷底翻身,羽絨衣大廠也因為冬天保暖需求而訂單大增,這些都是商品的替代效果。所以,當我們在思考商品是不是有獨占性時,請先思考有無替代性產品,這樣較為適切。(延伸閱讀:投資讓我實現整天跟孩子相處的夢想,你的夢想是什麼?)

迷思3:成交量太小的股票不好

如果是短線投資者,成交量也許是必要的選股條件,可是當你決定長期持有一家公司的股票,你決定買進的條件應該是「在好的價格,買進一家好公司的股票」,那麼,何必在乎這檔股票的成交量,而且所謂的成交量低,其實有時候也代表賣方惜售,買方又不願意提高價格買罷了,就是買賣雙方價格不合意而已。

有人說成交量太小的股票要賣時不好賣,我認為這並不正確,成交量高的股票若是發生重大經濟事件,持有股票的人多,反而賣股的人多到人踩人,鎖跌停板你一樣賣不出去,所以重點還是投資標的的體質是否穩健,而非以成交量來判斷是否值得投資。

迷思4:公司獲利衰退立即認賠

做過生意的人應該都有深刻體會,只要這個行業有超額利潤,市場上就會有很多人抱著錢跳進來一起賺,近20年來出現好幾個經典的「一窩蜂」行業,例如保齡球館、加油站、葡式蛋塔、夾娃娃機店⋯⋯20年前保齡球館蜂湧設立,我經常跟同事去屏東內埔打保齡球,當時在屏東內埔同時有3間保齡球館,在激烈競爭的狀況下,1局只要15元,憑軍人身分證每局再少5元。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