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通膨時代想安心養老,靠投資股市或政府補助就夠了?專家列出5問題,破解退休理財迷思

2022-11-02 15:43

? 人氣

通膨時代來臨時該怎麼投資?致富只能靠退休福利計畫或投資股市?(示意圖/取自Unsplash)

通膨時代來臨時該怎麼投資?致富只能靠退休福利計畫或投資股市?(示意圖/取自Unsplash)

這些累積財富與退休金的方法,往往有所缺陷且過時。這些年來你學到的所有知識,現在幾乎都已經成了垃圾。把它們都扔掉吧!社會保障可能用盡,醫療保險也可能無法持續,那些原本被許可的計畫也是未盡完美。一旦想退休了,萬一發生什麼事或經濟下滑,該如何是好?如果退休金少了一半,又該怎麼辦?等到那個時候,已經沒有足夠的時間來重新累積財富,並且也會因為過程中失去了太多積蓄,以至於退休的時候錢再也拿不回來。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想想,為什麼政府提供減稅?這是因為等到你退休時,他們會從你的儲蓄獲取收入,從你的存款拿走一大筆錢。大多數人只看到自己正在累積的儲蓄金,卻沒有意識到其中可能有將近一半的錢最後都會變成政府的。這樣的稅賦結構對政府有利,對你卻是不利的。

當政府告訴你:「嘿!我們可以運用一項免稅工具,讓這筆錢以複利方式成長,而且你還可以先繳稅。」其實他們同時也限制了你可以利用的投資金額。例如,個人退休帳戶(Individual Retirement Account, IRA)羅斯IRA[1](Roth IRA)的年度稅務延遲額度6000美元,或是2020年公布的 401(k)的存入上限5700萬美元。之所以受限,是因為政府想在成長的收益裡分一杯羹;確實!他們也拿得到這部分,政府還可以隨時改變遊戲規則。如果他們提前要錢,也會想辦法讓錢更早到手。當然!如果他們想延後民眾的退休年齡,同樣也做得到。總之,一切都操控在政府的手裡。

要成為樂享生活的投資理財族,必須先改變自己的心態,透過不同的面向思考投資理財。你可以按照自己的方式生活,前提得採取不同的方法。

美國作家厄普頓・辛克萊(Upton Sinclair)曾說:「當一個人的薪水取決於他對某件事的不了解時,想要讓他了解某件事是很困難的。」

計算實際報酬率才有意義

投資早期,透過財務顧問、投資標的、金融機構取得的每季或年度報告,得知我的投資平均報酬率(Average Rate of Return)在7%~10%之間。多年來,我從未質疑過這些數字,只是對這些「自己以為賺了多少錢」的帳面結果感覺滿意。直到有一天,我突然意識到,如果平均報酬率這麼高,為什麼我沒有賺到更多錢。從那一天起,我開始鑽研這些數字。

幸運的是,我對每一筆投資的最初投入資金都有記錄,同時報表也顯示了投資開始和投資結束的餘額。有了這些數據,就可以追蹤回溯實際賺多少錢,而不是只憑報表上所列的平均報酬率。我要計算的是實際報酬率(Actual Rate of Return),而不是平均報酬率。因為實際報酬率並未呈現,所以必須自己計算。

令我驚訝的是,經過計算得到的實際報酬率,遠遠低於這些機構試圖取信於我所提供的數字。事實上在第一次檢查並計算過後,我就發現自己的投資因為股票市場表現糟糕而發生虧損,可是當時報表所列的平均報酬率仍然是正值。

金融機構提供的報告是騙人的。他們使用煙幕彈來分散投資人的注意力,讓我以為實際情況並沒有這麼糟糕。明明在賠錢,然而平均報酬率卻呈現正值,導致我誤以為自己還在賺錢。

平均報酬率是許多理財規畫師唯一會與投資人討論的計算方法。因為一旦你認為可以透過他們而賺錢,就會把錢交託給他們,更何況他們還希望你投入更多資金。只不過,這招對我起不了作用。金律七的「優化交易」、金律八的「去除不必要的費用」,詳細闡述了平均報酬率的缺點,可以幫助讀者了解自己的投資真相。

我知道你明白這一點,但是我想在這裡直接點明:即使你賠了錢,理財規畫師仍然可以透過你的投資賺錢。根據「標準普爾指數與主動管理基金」(S&P Indices Vs. Active, SPIVA)的2019年終報告,在過去15年裡,你付費請來管理投資的基金經理人,有95%工作時間比自己操作指數基金投資的表現更差。

換句話說,你花錢請人管理資金,但是他們的表現卻不如預期,說不定由你自己來操作標普500指數(Standard & Poor’s 500)投資,反而賺更多。為什麼會這樣?就是因為沒有人可以預測未來,所以才花錢請專業金融人士管理投資。然而根據統計結果,這些人實際進行投資操作的工作時間裡,卻只有5%工作時間所操作的投資表現會優於市場指數。而且,這個比率數字還被認為很正常!

因此,如果決定要投資股票市場,就應該選擇投資指數基金,因為投資人只需要支付最少費用。

退休福利計畫有缺陷

退休金計畫已經不起作用,所以很多公司都放棄了,轉而選擇像401(k)這樣的退休福利計畫。只不過大家很快的就會意識到,401(k)並非想像中奏效。因為等到人們退休兌現時,政府會拿到其中的三分之一或更多,甚至是40%或更高比率,金額完全取決於稅率和人們透過累積資金所賺取的收入。

由於 401(k)會產生極高費用,所以一旦它成為你的投資選項時,就必須查明被收取的費用是否合理、有沒有高於正常標準。小百分比的費用聽起來可能不多,直到你意識到這可能是一筆可觀的數目,再加上數十年的時間累積,以及根據你的薪資所付給政府的費用,累積起來的金額可能高達數百萬美元之多。共同基金的費用也好不到哪裡去,而且往往還會收取過高費用。這些都是讓人賠錢的淨值。

除了提取退休金時,會因為稅賦而損失一大部分的儲蓄金,退休同時也會失去撫養人、抵押貸款利息、營業費用這些最重要的稅賦減免項目。這些扣除額很可能是幫助你獲得目前稅後所得的重要部分,而且你也已經很習慣了,一旦沒有了這些扣除額,你會很難維持同樣的生活水準。此外,由於美國已債台高築,未來應稅所得的比率很可能會比現在更高。

社會保障不是保障

相較之下,更重要的是社會保障;但是未來可能也不存在了。你正在付錢給一個未來可能不存在的系統。如今,還在繳錢給社會保障系統的人數已經少於領取社會保障福利的人數;但是,領取社會保障福利的人數卻依舊持續在增加。根據美國社會安全局(United States Social Security Administration, SSA)所公布的當前財務資料,顯示社會保險將在2035年耗盡。這不是任何意見或看法,而是眼前的事實。根據在該政府機構任職並負責管理這些財政和國家預算的人表示,社會保險即將耗盡,就要支撐不下去了。

更糟糕的是,這個竟然是美國社會安全局在2020年公布的財務資料裡所預測的社會保險耗盡時間,時間點比起當前因為新冠肺炎疫情而頒布居家令所導致的經濟危機更早。根據撰寫書稿時的最新估計顯示,社會保險最快可能在2029年就會耗盡。現實的真相是,社會保險本身就是龐氏騙局(Ponzi Scheme)[2],需要取得新的資金來兌現已經向其他人承諾的報酬。因此,這個方案不可能按照當初承諾的內容繼續運作,終究是會破敗的,不過是時間早晚的問題罷了!

我們建構的金融體系,從教育到金融知識,都已經過時破碎不全。不幸的是,大家依然抱著隨波逐流的心態,認為只要跟著別人操作就好。然而,如果每個人都做得很好,財富分配也就不會這麼不平均了。相信我,最富有的1%人口並沒有投資401(k)、股票市場,以及其他政府許可的計畫。也許少數異類可以因此致富,但是那些過著理想生活的人,肯定是不會為了建立自己的401(k)而埋頭苦幹。

樂享生活理財族

成為樂享生活投資理財族,永遠不嫌晚。
用儲蓄金投資股票,存在風險

把積蓄用來投資股票的想法是有缺陷的,但是對大多數人來說,這是安置金錢的主要或唯一去處,因此每當股市遭逢重挫時,他們就會損失一大筆錢,造成巨大風險。許多人聽從專業人士的建議,以為這麼做可以降低風險,但是把所有錢都投入股市,實際上就是把所有雞蛋都放進同一個籃子裡,盈虧繫於國家的經濟發展和企業經營成敗。

發生通貨膨脹(Inflation)時,美元不會有太大波動。經由量化寬鬆(Quantitative Easing)政策,以及持續性的刺激經濟配套,政府正在增加法定貨幣(Fiat Currency)的數量注進金融體系裡。法定貨幣是政府所發行,沒有黃金等實物商品支持的貨幣,這些印製的鈔票全都稀釋了美元的價值,同時也懲罰了存錢的人,讓他們的錢變得更沒有價值。大多數人的加薪幅度都追不上通貨膨脹,因此這些錢的購買力和總淨值都在縮水。

在通貨膨脹時期(即使在正常時期也是如此),最好的投資就是可以產生現金流的資產,因為美元的價值會隨著更多的印鈔而降低,但是資產的價值(尤其是變現能力高的流動資產價值)卻會增加,因為它們會隨著金融體系裡的貨幣供給增加而升值。一旦增加了會產生現金流的資產,並且提升獲利能力,這些資產會倍增。因此,你不僅可以獲取「趕得上」通膨的現金流、獲得資產的增值,同時還可以對沖(Hedge)實物資產對抗美元貶值時的風險。換句話說,當貨幣的供給量增加時,你的資產也在擴增。

沒有人可以保證,美國能夠維持目前的超級強國地位,或是這些大規模的刺激經濟計畫不會在某個時間點發生長期的負面影響。也沒有人可以保證,當你退休的時候景氣更繁榮,或是財務遭逢經濟重創過後是不是還有足夠時間恢復。

看看所有拖累投資成長與複利的因素,包括通貨膨脹、市場波動、稅賦,以及各種費用,如果再不專注提高自己的理財知識,甚至把決策權交給別人,常常對方也只會做對他自己最有利的事,而不是對你最有利的事。

針對「致富只能靠退休福利計畫或投資股市」迷思的破解,我總結如下。傳統的金融教育指出,你得在享有稅賦優惠的工具上存錢、投資股票市場,然後靜待奏效,只不過這些都是聚焦在金融商品的報酬率,等待某項商品的賺錢機會。然而,理財計畫卻必須更周全且面面俱到。有許多不同方法可以幫助你達成目標,首先你得避開那些試圖向你推銷採用單一商品策略的人。

同時,也必須設法避開那些採用平均報酬率的理財計畫。因為平均報酬率並不重要,這是人為操縱的名詞,企圖讓投資人對「沒有賺到錢」這件事還能感覺良好,說穿了這就是個障眼法,目的是要讓人沒有意識或察覺所賺的錢並不如自己想像中這麼多。最重要的還是實際報酬率,因為這些才是真正落入口袋的錢。

不可能隨意花錢同時增加財富?

通常,金錢和財富不會藉由儲蓄的方法而累積,然後等到退休後提取,並且從此過著幸福快樂的生活。因為這樣的操作策略依賴於無窮無盡的希望,希望可以儲蓄鉅額的財富、希望投資的時候股市大好、希望可以在經濟情勢良好的時候退休。如果這些願望都可以實現,那麼希望你身體健康,可以好好享受退休生活。

稍加留意就會發現,一般人的投資心態大都奠基在像這樣的「假設性」與「條件式」陳述。然而實際情況卻是,從儲蓄裡提領資金的做法會讓本金減少,然後直到某個時間點積蓄耗盡歸零。

是的,我們的目標是要在「不碰本金」的情況下建立儲蓄金,然後靠著利息過生活,然而這個目標取決於這樣的信念:你的投資可以持續產生足夠的利息來維持生活。只不過,現實生活裡卻很可能在某些時間點產生變化,因為你的報酬可能會改變、大環境市場可能會改變,而且生活成本也肯定會改變。

計算自己每個月的生活開銷

更有意義的做法,是根據每個月的現金流(而不是每一年的收入),來思考生活所需的成本。將一整年的生活開銷拆解成每個月的生活花費,得到的數字就是必須賺取的收入,可以支付每個月的生活開銷。這是個實際的策略,奠基在自己就可以計算出來的數字,而不是圍繞在虛無縹緲的希望或不可知的未來收入。

問問自己這些重要問題

1.我需要多少錢,才可以維持現在的基本生活,足夠支付每個月的基本開銷(包括抵押貸款或房租、食物、水電、交通等)?
2.我現在每個月的生活需要花多少錢?
3.我理想的生活每個月需要花多少錢?
4.怎麼做可以創造收入以支付目前生活所需的成本,同時又不會占用個人時間?
5.最重要的是,我如何只靠被動收入生存,來支付每個月的最低基本開銷?

回答這些問題可以更清楚,接下來需要採取哪些作為來創造自己理想的生活,而不是只仰賴工作或事業上的收入。

一旦生活開銷有了著落,可能會讓你想要改善生活,藉由被動投資與擁有資產的方式來增加自己的收入(理想情況下),不再仰賴勞動所得。也可能你會想將多出來的額外現金再利用,投資可以繼續產生收入的其他選項。

[1]羅斯IRA與 401(k) 類似,分為傳統 IRA 與羅斯 IRA,分別享有稅務延遲與稅務豁免的不同稅務利益。

[2]欺詐性質的投資騙局。透過承諾低風險、高報酬的手法,來吸引新的投資人,藉此兌現已經向早期投資人承諾的報酬。與傳銷手法類似,都是用新投資人的資金,來支付早期投資人的報酬。

作者介紹|賈斯汀・唐納德(Justin Donald)

投資顧問,為企業家和高級管理人員介紹「樂享生活投資法」(Lifestyle Investing),他也是播客樂享生活理財族的主持人,而他創造的投資系統,已證實是一個可持續重複的生產回報系統。另外,他也是財富創造者專屬網絡 Tiger 21 的成員。

本文經授權轉載自采實文化《不被投資綁住的樂享生活理財族》(原標題:致富只能靠退休福利計畫或投資股市?)

責任編輯/趙鳳玲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