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提改進意見 為公益信託謀求更完善制度

2022-10-11 13:34

? 人氣

新世代金融基金會、台灣法學基金會共同主辦「公益信託的今世與來世」研討會,討論如何強化公益信託的慈善公益。(圖片來源/新世代金融基金會)

新世代金融基金會、台灣法學基金會共同主辦「公益信託的今世與來世」研討會,討論如何強化公益信託的慈善公益。(圖片來源/新世代金融基金會)

為了鼓勵企業、富人從事公益,政府推出公益信託制度,成為民間參與公益事業重要途徑之一。不過,近年來公益信託被質疑出現「假公益,真避稅」情形,行政院通過法務部擬具的《信託法》部分條文修正草案,避免公益信託用於避稅的目的。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目前這項法案仍由立法院審查中,新世代金融基金會、台灣法學基金會期待修正後的新制度,能夠合乎立法本旨、真正有效運作,特地共同主辦的「公益信託的今世與來世」研討會中,邀請法律學者、實務專家,共同討論如何強化公益信託的慈善公益。

新世代金融基金會董事長陳冲表示,台灣長久以來缺乏信託的觀念,往往不知其意,使得在法律、《銀行法》裡面出現的信託制度,均無法發揮功能,而台灣現今已有250個公益信託,卻出現兩極化的狀況,有的公益信託為社會公益注入可觀的善款,得到大眾的推崇,有的卻藉此逃稅,因此,行政院為了解決現行《信託法》的法規疏漏,提出《信託法》部分條文修正草案。

陳冲指出,如果《信託法》修正草案未來通過後,變成「one size fits all」(一體適用),也就是一套衣服大家穿,是否可以適用於不同類型的公益信託,讓真正想做公益信託的人,能夠輕鬆地做公益?

台灣法學基金會董事長、同時也是中正大學法學院教授兼院長的謝哲勝則表示,依據《信託法》第69條規定,以慈善、文化、學術、技藝、宗教、祭祀或其他以公共利益為目的,而成立的公益信託,本身是一項好的制度,然而經過媒體調查發現,國內有些公益信託的公益性不足、爭議性極大,促使政府重新檢視公益信託制度,由行政院在2021年4月將修正案,送進立法院審查,至今歷經一年多的時間,尚未完成修法,另外也有立法委員提出多個修正案版本。

謝哲勝強調,公益信託在全世界主要先進國家發展得很好,但在台灣推廣腳步顯得有點慢,因此透過「公益信託的今世與來世」研討會,邀集國內對於《信託法》最有研究的法學專家與實務專家,展開共同討論,為修正案提出改進的意見,讓公益信託順利推廣、相關法律制度更完善。

台灣法學基金會董事長謝哲勝希望藉由多方討論,讓公益信託順利推廣、相關法律制度更完善。(圖片來源/新世代金融基金會)
台灣法學基金會董事長謝哲勝希望藉由多方討論,讓公益信託順利推廣、相關法律制度更完善。(圖片來源/新世代金融基金會)

現行法規已有規範  礙於主管機關執行不足

第一場討論會的議題,針對公益信託的租稅誘因,可能淪為避稅管道,以及行政院版的修正案,能否使公益信託實現社會公共利益的功能,邀請台灣大學法律系教授王文宇、眾博法律事務所主持律師許兆慶、中原大學財經法律系助理教授蔡鐘慶主講,並進行剖析。

王文宇表示,國內有一件公益信託的極端案件,信託資產規模達到60億元,但5年的公益支出僅有80萬元,因而引起反思現行《信託法》的公益信託專章到底規範足不足夠?

「其實,現行法並不是完全沒有規範的武器,而是過去因為特殊原因,主管機關沒有發揮適當功能,執行不夠充足。」王文宇指出,修正案正在立院審議中,合理預期可能無法在近期內通過,因此在未通過之前的這一段時間,能否透過行政監管措施,促進現存250個公益信託或未來即將成立的公益信託,達到妥當、朝向公益正軌方向的可能性。

台大學法律系教授王文宇針對修正案發表看法。(圖片來源/新世代金融基金會)
台大法律系教授王文宇針對修正案發表看法。(圖片來源/新世代金融基金會)

傳承百年的公私利並行  值得國內借鏡

公益信託真正信託的目的,就是為了公益,不過由於「假公益,真避稅」情形引起爭議,致使有心從事公益信託的善心人,擔心被污名化,而因此卻步。許兆慶提醒相關單位,目前公益信託的修法,從低度管制朝向高度管制,其中有些條文屬於高度管制,甚至是過度管制,應思考是否妥當,或有其必要性?

另外,許兆慶指出,歐美公私利並行的信託制度,歷史悠久,並在純私利的家族信託與純公益的公益信託,取得平衡,可以延續百年、獲得隔代傳承,而國內有沒有可能跟隨實施,有望在未來立法與學術探討面向上,值得大家思考的議題。

眾博法律事務所主持律師許兆慶針對公益信託的管制是否過度提出討論(圖片來源/新世代金融基金會)
眾博法律事務所主持律師許兆慶針對公益信託的管制是否過度提出討論。(圖/新世代金融基金會提供)

修法思惟要宏觀  從正面鼓勵出發

雖然國內多數成立公益信託者,有心投身公益,但是少數的公益信託委託人,被媒體質疑成立公益信託,是為了避稅、集團控股,讓社會觀感不佳,不過本身肯定公益信託制度的蔡鐘慶認為,這些少數委託人並非沒有做社會公益,只是做得比較少。

蔡鐘慶強調,大家必須思考如何讓這些公益信託,能夠做更多公益,例如有一個公益信託非常支持台灣傑出的運動選手,這就是一件非常好的事情,「所以,透過這一次的修法,希望能夠彰顯公益信託的精神、實踐公益信託的價值,而不是這個法規修完後,大家不再願意使用這個制度。」

「給公益信託更多的正面鼓勵,他們會做更多事情。」蔡鐘慶表示,企業成立公益信託,能在公司治理的ESG大大加分,同時他也建議主管機關應放寬符合一定條件具公益性質的法人,擔任受託人,而不必因為防弊的考量,只限定由銀行擔任受託人。

中原大學財經法律系助理教授蔡鐘慶公益信託應該展現公益價值,採取正面鼓勵。(圖片來源/新世代金融基金會)
中原大學財經法律系助理教授蔡鐘慶公益信託應該展現公益價值,採取正面鼓勵。(圖片來源/新世代金融基金會)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