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台近4成國中小不滿六班!專家點出3個台灣教育現況:「非山非市」學校資源比偏鄉更少

2022-09-06 17:11

? 人氣

改變:都會到鄉村,迎戰少子化衝擊

少子化「丟不起任何一個孩子」,打造未來人才,從城市到鄉村,考驗地方教育行政首長的智慧。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 台北 — 學校合併,整合托嬰托老服務

首善之區台北市並沒有倖免於少子化衝擊。根據主計處統計,台北市國中小學生數在過去二十年間減少了四成。「校園不是積木,不能說變就變,」經手過四次學校裁併案的台北市教育局長曾燦金回顧,學校配合都市規劃整併,最重要是溝通,他曾為某裁併校案,主持過四十六次公聽會。

今年八月起由永春、永吉國小合併、新成立的雙永國小,就是談了六年的結果,「像談戀愛要先交往一樣,跟社區、家長會達成共識,兩校共辦活動、共編教材、共同備課,然後打開隔絕兩校的那道圍牆,」曾燦金表示。雙永新校舍容納原有的小學和幼兒園,還整合零至二歲托嬰、日照中心的托老服務,操場下還有大型停車場,都是符合社區居民需求的設計。「少子化下,未來的學校一定是學校、學生、社區三贏的學習中心。」

面對傳統明星學區國中小滿額、有些學校卻招不滿的長年現況,台北市也實施部分額滿國中減班、三年內維持不變;並鼓勵招生困難的小校轉型為實驗學校,或實施雙語實驗課程,讓冷門學區翻轉成熱門搶手學校。今年六月更首創全台第一所公辦公營實驗數位高中,讓教育選擇更多元,適合每一個孩子。

● 南投 — 用大數據提升學力,加強數位診斷

六班以下國中、國小分別占68%和53%的南投縣,教育處長陸正威讓全體學生每一年都參加基本學力檢測,用大數據來提改善方案,「分析每一年各校的檢測成績,進步或退步都請校長檢討原因,然後協助改善,連續退步的就換校長。」陸正威嚴格的做法產生效果,南投今年會考成績 5A 增加8%,比去年更好;推動數位計畫的偏鄉學校信義國中,連續四年零 5C,3B 以上學生增加15.5%;草屯國小用數位診斷,針對落後學生做差異化輔導,國英數三科未通過率,比前一年降低三到五成。去年開學有160位新生報到,較六年級97人,大增六成。

● 台南左鎮 — 做出小校特色課程

位於台南市東南方的左鎮區是典型「非山非市」地區,過去五年人口流失全台最嚴重,也是全台唯一沒有超商的平地行政區。左鎮國中曾經一個年級有四班,過去十年全校只剩三班,今年只有五十八名學生。前任校長蔡宜興拚命找資源,發展無人機、單車環島等特色課程,培養孩子動手做、分享發表等能力。充分善用大帶小,請畢業學長姐回來帶新生夏令營。「偏鄉孩子和家長沒有聲音,但不代表他們沒有能力,」蔡宜興說,用八年時間打磨的特色課程打響左中品牌,不用再擔心被廢校。

台灣的教育正在進行一次典範轉移。從快速、量產、大班制的標準化教育,以考試競爭來篩選孩子,到重視學習過程、仔細打磨差異化的個人化學習。台師大創新中心主任、教育系教授陳佩英期許,「新時代要有全新考量,從學校規模、成本計算⋯⋯都不能再用原有的思考、計算模式。」

新教育必須重視每一個孩子的價值、情緒和意義,高雄市教育局副局長陳佩汝說:「教育不能只看數字和效率,讓每個孩子找到自己的最適組合,才能教出有共好心態和行動力的下一代。」幫助每一個台灣孩子找到自己的幸福,成為對台灣未來最有影響力的人才。

(圖/親子天下提供)
所謂的「好學校」,應重視孩子學習過程!(圖/親子天下提供)

本文經授權轉載自親子天下《少子化浪潮下的新家庭、新教育ー為幸福而教》(原標題:全台逾三分之一國中小不滿六班|教育落差擴大學校 不能只教出一個第一)

責任編輯/趙鳳玲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