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材生如何管理時間?揭秘哈佛學霸「24小時作息表」,成績好不是沒有原因的

2022-08-04 16:25

? 人氣

一個在哈佛大學生活了兩年多的學生,將無保留地分享自己的「一日作息」。(示意圖/取自維基百科)

一個在哈佛大學生活了兩年多的學生,將無保留地分享自己的「一日作息」。(示意圖/取自維基百科)

剛入讀哈佛大學商學院時,我曾寫了一篇六千字調查文—〈凌晨4點半的哈佛圖書館,真的燈火通明?〉。文章之後被《人民日報》等近萬個媒體平臺轉發,閱讀量過億,引發了國人的廣泛討論。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多年來,在國內一直流傳著這樣的說法:哈佛學生極其拚命,無時無刻不在學習,常通宵啃書,而哈佛的圖書館到了凌晨4點半也仍然「燈火通明,座無虛席」。

這個說法被某些不負責的毒雞湯作者炮製成生動的文章,甚至以《哈佛凌晨4點半》命名的暢銷書,迷惑了萬千國人。

為了揭露不實傳言,我通過走訪哈佛數家圖書館、採訪哈佛不同院系在校生等方式,還原了真相—哈佛學生,幾乎不會為了學習而通宵爆肝;絕大多數哈佛圖書館,更是在午夜前就閉館歇業。

我的真相文發出後,漸漸又出現了另一種偏頗的觀點:「哈佛的學生其實沒那麼認真學習,要不然他們怎麼都不徹夜做題呢?」、「不要迷信哈佛學生,只要能考進去,就可以高枕無憂地享受生活了。」

當然,我也收到了更多好奇的提問:「如果不學到凌晨4點半,那哈佛學生平常都是如何學習的?」、「做為哈佛學生,你每天都是怎麼過的?能講講自己的作息安排嗎?」

我想做為一個在哈佛大學生活了兩年多的學生,無保留地分享自己的「一日作息」。我不算異類,我的日程能反映出不少哈佛同學的生活節奏。

下面要還原的「哈佛一天」,基本無偏差地代表了我80%的週一到週五作息。

早晨—上午

6:30am

起床:在學校時總能形成較穩定的生理時鐘。有時即使不開鬧鈴,也能在6:30前後不超過10分鐘的區間內醒來。

warm-up伏地挺身:我的慣常「醒盹」做法。伸個懶腰活動一下筋骨,然後快速做30個伏地挺身,不多不少。喘口氣,清醒效果特好。推薦大家(尤其男生)試試。

當日To-dolist確認:用不超過5分鐘的時間列好當天所有要完成的To-do's,涵蓋學習、工作、社交等不同板塊事項,在一日之始做到心中有數,隨後才能有條不紊地高效做事。

6:40am

起床工序完成後,喝一杯常溫水,簡單地洗漱,吃一點黑巧克力,然後出門去健身房。入學以來我都住校園宿舍,走路3分鐘就可以到商學院專屬的健身中心,特別方便。

6:45am—7:25am

到達健身房,拉伸熱身,隨即開始每天清晨30到45分鐘的運動,有氧無氧配合進行。

我不算健身行家,志不在練成肌肉猛男,只求幹練精神、渾身有勁。清晨鍛鍊的哈佛學生不少,所以健身房從早晨6點開門後就很熱鬧。

天氣好時,我也會將健身房裡的有氧項目變成到查理斯河畔慢跑。晨光熹微,邊欣賞自然美景邊獨自跑步,實在心曠神怡。

7:30am—7:40am

運動完畢,回宿舍洗澡、更衣,隨後用1分鐘完成每天的保留曲目「晨間激勵」—面向窗戶站定,望著外面的天空,重複默念下面幾句話為自己打氣:

我會度過非常卓有成效的一天。(I will spend a very productive day.)

我總能通過努力克服任何困難。(I will make efforts to overcome every difficulty today.)

我很好,一切都會很好。(I am doing great, and everything will be great.)

如果你經常感到早晨起床後缺乏動力,甚至覺得沒有希望,不妨試一下這樣的「晨間激勵」。不要小看1分鐘和幾句話的力量,因為自我激勵真的可能助你「燃」起來。

7:45am—8:15am

到學校食堂吃早餐,一般不超過20分鐘。哈佛食堂的早餐選擇很多,不過我基本吃「老三樣」:一碗澆了低脂牛奶的熱燕麥粥、兩個雞蛋配兩片全麥吐司(有時也吃稍微「不健康」一點的巧克力牛角包)、一小碟綜合新鮮水果。

8:20am—9:00am

和學習小組的四位同學進行「課前預熱討論」。

在哈佛,許多學生都會和同屆的幾位同學組成學習小組,定期見面(我的小組會面頻率是工作日天天見),一同討論當天要學習的新課材料(比如商學院的課程案例),幫助彼此在課前初步掃除知識疑點、盲點,從而更有準備地進入課堂,有的放矢地聽講,提高學習品質。

9:10am—12:10pm

進入上午上課時間。

哈佛的大學部和商學院工商管理碩士課程設置略有不同。以商學院為例,常規課一節80分鐘不間斷,升入二年級後還有一節超過2小時的「超級大課」。雖然早已是互聯網時代,但哈佛商學院課堂仍嚴禁一切電子設備,包括筆記型電腦、iPad、手機等,旨在讓學生全神貫注地參與課堂。

每節課的強度都很高—想偷懶?幾乎不可能,因為每位學生都要跟緊教授進度,隨時準備在全班同學面前做獨立發言,闡述個人觀點。想不發言?也不行。因為「課堂參與」是期末成績的重要組成部分。隨便翹課更是「危險行為」,因為出勤率同樣是成績考評的關鍵因素。

也因為哈佛的上課強度,整個上午我都幾乎處於緊繃狀態,只會在課間10分鐘去一次洗手間,和同學們閒聊幾句。

中午—下午

12:15pm—12:45pm

中午下課後,我通常會逕直走到距離教學樓僅幾分鐘的食堂吃飯,這樣便可以將午飯時間控制在30分鐘內,並且還能吃得又飽又從容。

哈佛食堂的午餐選擇不少,還經常變花樣。除了上百種固定餐食外,也許今天還會特供地中海風格餐食,明天有東南亞主題飯菜,後天出現波士頓大龍蝦、中國餃子等小驚喜。所以在哈佛,滿足味蕾和胃並非難事。

12:50pm—1:10pm

我把午飯後的這20分鐘稱作「碎片時段」。所謂「碎片時段」,意思是在此期間沒有固定要做的某件事,視具體情況,靈活安排做不同的事。在每天的這第一個碎片時段,我最常做的是下面可選項裡的其中一件:

1.和同學喝咖啡,社交聊天。

2.快速預熱下午上課的新內容,為課堂討論做準備。

3.快速查看、回復微信等社交APP的資訊,查發E-mail。

4.放鬆:坐在商學院圖書館的軟沙發椅上瞇一小會兒;讀幾頁正在看的課外書;刷刷手機、看看短視頻。

1:15pm—4:00pm

下午的課通常從一點多開始。上面已經簡要地介紹了哈佛的上課模式,這裡不再贅述。不管上午、下午,高度集中精力的上課狀態是永遠必需的。

4:00pm—4:25pm

下午下課後的這20多分鐘,我通常會做的兩件事之一:做得更多的是「課後整理」,將當天上午、下午課堂上的全部所學知識快速地回顧一遍。

一邊看教材,一邊對照熱騰騰的課堂筆記,向自己發問,確保已經掌握了重點、難點。如果遇到疑難問題,我會通過E-mail或當面向同班同學/教授請教。

其二是去教授的「Office hour」(簡稱「OH」,辦公室開放時間)。在哈佛,每位教授都有固定的OH,學生們可以提前通過E-mail預約,然後在確定好的時段到教授辦公室「做客」。

我每週都會預約幾位不同教授的OH,不但有自己在商學院的上課教授,也有哈佛其他院系的教授、學者。在OH的15到20分鐘裡,我會和教授請教他們的學術研究,探討自己的學業甚至未來規畫,或就國事家事天下事愉快地閒聊幾句。

通過OH拜訪,我增進了與教授對彼此的了解,有機會讓不同教授指點迷津,還結識了在上課時見不到的、更多的超強學者,實在是獲益匪淺。

傍晚—晚間

4:30pm—6:30pm

進入今日的第一個「高強度學習&寫作業時間」。在這2小時裡,我通常會獨自坐在哈佛主圖書館的某個僻靜角落,關掉手機,戴上耳機,逼迫自己心無旁騖地專心於當天作業。

哈佛學生的閱讀任務很重,一天(其實只有下課後到晚上睡覺前的個把小時)150頁正反面閱讀都可以說是家常便飯;除了閱讀,當然還有書面作業,商學院教授經常布置課後小論文等不同形式的筆頭功課,且難度不低、遞交時間緊迫,絕不可能蒙混過關。

好在這兩年的高強度生活已經使我的學習效率日臻完善,因此兩小時內就可以快、準、狠地完成不少課業量,但做完當天所有作業還是基本不可能。另外,每週二下午4:30—5:30有學生社團活動要參加,因此當天的第一個寫作業時段就相應地縮短為5:45—6:30,時間更加捉襟見肘。

6:35pm—7:20pm

晚餐時間。我通常會和不同的同學約飯,不只是哈佛的朋友,有時也會將「晚餐社交圈」拓展到波士頓其他大學(比如麻省理工、柏克萊音樂學院等)。很多忙碌的哈佛學生都將晚飯視為一個重要的社交機會,通過「dinner table」來拓展社交圈、結識志同道合的朋友。

7:25pm—7:45pm

晚餐後的這20分鐘是一天中第二個可選項很多的「碎片時段」。可以跟國內晨起的家人打電話,也可以聽音樂瞇一會兒,促進飯後消化;當然,在最忙碌的週二(因為下午學生社團活動占用了一小時),我很可能會繼續學習、寫作業,抓緊時間盡早地完成全部任務。

7:50pm—9:50pm

進入今天的第二個「高強度學習&寫作業時間」。

經過了晚餐和碎片時段的短暫放鬆、換腦後,重啟下午尚未完成的課業。依舊是一個人的圖書館、一摞書、一部筆記型電腦、一副耳機、一瓶水、一些補充能量的小食,高度專注兩小時,絕不接受手機和其他人的干擾,只求越快越好地完成當天所有作業。

在哈佛圖書館學習其實不愁沒動力,因為四周的「奮鬥環境」實在太純粹、太給力了,沒有任何雜音,只有翻書聲、打字聲和刻苦啃書的學生。

9:50pm—10:10pm

這一天的第三個「碎片時段」。從晨起到現在已經連軸忙了超過15小時,不累是絕對不可能的,所以在這20分鐘裡,我幾乎都會坐進圖書館鬆軟的沙發椅上,戴上眼罩,打一個「重拾能量的小盹」,盡可能讓身心放鬆片刻。

深夜

10:15pm—11:45pm

這是一天結束前的「最後忙碌」。在哈佛讀書的同時,我也在國內有自己專注的專案,所以每天都需要抽出一定的「辦公時間」遠端開會,和團隊一道推進工作。

過去兩年多,我和國內的同事們一直延續著「你們的午安,我的晚安」模式,並且配合得非常愉快、默契。在課業較忙的日子,我會首先保證完成當天作業,所以偶爾也會把這個工作時段分一部分給學習。

11:50pm—12:00pm

在零點前,我會完成對這一整天的回顧,最後一次拿出To-do list,總結當日事項的完成情況。如果順利完成了,很棒;如果仍在進行中或還未開始,馬上明確原因,並計入下一天的To-do。沒有特殊原因,就不可輕易向自己妥協。

12:00am—12:40am

這是一天中的「徹底放鬆時段」。在這30、40分鐘裡,我會將學業、工作等「正經事」全部拋在一邊,唯讀喜歡的課外書、看喜歡的電影、寫寫文章打打字、計畫計畫近期的旅行、和家人睡前聯繫一次,有時也會跟隔壁的同學玩玩手游(從不上癮)或網購片刻。

越是忙碌,越是需要充分減壓,對自己好一點。

12:45am—12:55am

洗漱沖涼,準備上床。

凌晨1點左右

靜思冥想片刻,然後和世界說晚安。忙完一整天後沾上枕頭就秒睡的體驗,你也能夠擁有。

補充說明

1.根據每日任務和所需時長的不同,每個時間段都會有一定浮動,但上下誤差通常不超過20分鐘。

2.期末複習週時學校結課,我的日程也相應調整為:所有課堂時間自動變成溫書時間;每日工作時間繼續,但會為期末備考暫停社交活動。

3.以上是我在「工作日」的排程,週末時一定會補覺休息、降低強度,即使有時因為生理時鐘在清晨醒來,也會嘗試睡個回籠覺。不過我從沒有過完全放空、什麼都不幹的時候。忙慣了的人,很難真正地閒下來。

4.做為單身漢,省下了不少別人用來談戀愛的時間。當然,學生時代談情說愛乃人之常情,校園愛情也十分美好,只是我不強求,暫時的確也無暇顧及了。

以上就是我的「哈佛一天」,可以總結為「三很」:很忙,很充實,很有收穫。最後,我再總結幾點自己的觀察和感受:

首先,哈佛學生不會在圖書館熬到凌晨4點半,但更不可能虛度時光、優哉遊哉。這是一片充滿正面競爭與能量感的校園,「忙」,是99%哈佛學生的狀態。

也許有人會說:「你一直兼顧學業、工作等各方面,所以每天都很忙,別的學生可不一定那麼忙吧?」

但事實是,其他同學也在同時處理多項任務,為了各自的目標不停忙碌著。比如大多數哈佛學生需要花大量的精力應聘,或籌備繼續升學;一些學生參加了多個學校社團,每天都有活動要忙;在哈佛商學院,還有多達25%的學生正在創業,處於「全職學生,兼職幹活」的奮鬥狀態。正如國內不少年輕人也非常拚,都在「忙、痛,卻快樂著」。

另外,哈佛學生從不認為「熬夜最光榮」。大家追求的不是時間長短,而是單位時間效率。除了To-do list,很多同學還會列每週/每季度/全年規畫清單,借助不同時間與任務管理工具提高能效。

作者介紹|李柘遠LEO

創投人、青年作者,被廣大讀者粉絲稱為「90後國民學長」。

在濟南和廈門長大,高三時放棄保送清華,被耶魯大學錄取並獲四年全額獎學金。以優異成績從耶魯榮譽畢業後進入高盛投資銀行,工作表現突出。後放棄金融高薪、探索創業,考入哈佛商學院繼續求學,並獲工商管理碩士學位。

讀書期間創辦「學長LEO」文教平臺,透過文章、視頻和課程等形式分享學習方法與技能,全網粉絲超過500萬,已出版個人勵志隨筆《不如去闖》。

LEO同時是微博年度閱讀大使、富比士U30入選者、APEC亞太經合組織未來創變者和當當網年度青年偶像作家。

本文經授權轉載自如何出版社《學習高手:哈佛、耶魯雙學霸的最強學習法》(原標題: LEO的獨家揭祕:哈佛學生的24小時是如何度過的?)

責任編輯/邱劭霽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