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款火災警報器,讓他30歲賺進千萬!你未必要有好點子,善用別人的創意也能發財

2022-05-25 10:40

? 人氣

一款火災警報器,讓他30歲賺進千萬。(示意圖/Pixabay;作者/rgaudet17)

一款火災警報器,讓他30歲賺進千萬。(示意圖/Pixabay;作者/rgaudet17)

你可能會問:「大家都是從哪裡獲得驚人的賺錢點子?」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你也可能會抱怨:「我從來沒有這樣的點子。我這輩子從來沒有發明過什麼東西。」

你會沮喪的總結道:「我注定永遠只是芸芸眾生中的一員。」

好了,聽著朋友,振作起來。正如我們在發明救生圈糖果的諾布爾故事中看到的那樣,想要一夜暴富,你並不需要想出什麼好點子。一夕致富的人並不總是事業的開創者。

沒有人知道為什麼有些人的想法會比其他人更有利可圖。人類的大腦不論是過去、現在或未來,都可能永遠是一個深奧的謎。但創意的產生通常只是成功的第一步。第二步,通常是這兩步中比較困難的那一步,也就是要推廣這個想法,呵護著它直到成熟,然後把它帶到市場上銷售。在一般情況下,創造想法的大腦,並不是那種能夠成功完成第二步的大腦。

一個想法的開創者,也許是基於欠缺意志力或興趣,有時會較缺乏進取心或商業頭腦,無法將想法變成實實在在的金錢。這個令人興奮的角色可能是由一個後來才出現的人扮演,也可能這個想法會因此塵封多年。「第二人」才是把想法轉化為行動的人。

W.丹尼爾.雷恩(W. Daniel Renn)的故事,清楚的說明了「第二人效應」。當他在貨架上發現一個想法的時候,他才 20 多歲,口袋裡只剩下最後 400 美元。貨架上的是家用火災警報器─這是個很好的點子,也需要做工精細的工程,它缺少的只是負責宣傳的「第二人」,雷恩則滿懷熱情的投入到這個角色中。他並沒有發想出任何東西,純粹是為這個想法賦予更積極的行動。雷恩在 30 歲時就成了百萬富翁(編按:新台幣破3千萬)。

讓我們來聽聽他非凡的故事。

案例:把警報器推廣到全國的百萬推銷員

雷恩是個圓臉、身材中等、戴著眼鏡的年輕人,在北卡羅萊納州出生和長大。在他 24 歲前,他還無法確定自己的志向。他認為自己或許可以成為一名律師,在大學畢業後便進入法學院就讀,但他的學業成績不佳,後來便退學了。他挨家挨戶推銷炊具,也去過醫院當護理師。他還試著教過書,也做過許多其他的事情。1966 年,24 歲的他發現自己只是漫無目的的漂泊,既沒有計畫,也找不到目標,同樣糟糕的是,他還沒存到什麼錢。

他結了婚,住在溫斯頓-塞勒姆(Winston-Salem)。他的妻子(他們後來離婚了)是一名教師。她的父親給年輕的雷恩帶來了一個想法,並因此改變了他的生活。

雷恩的岳父透過郵購買了家用火災警報器,商品名稱是獵鷹(Falcon),價格約為 50 美元,是由紐澤西州的獵鷹安全產品公司(Falcon Safety Products, Inc.)所生產。它的主要賣點是,不像市面上的其他家用火災警報器,它並不依賴電力。靠電力的警報器可能會在關鍵時刻失靈,因為火災本身就會切斷電源,有時是因為保險絲熔斷,或者是由於熱敏斷路器跳電。相比之下,獵鷹警報器可以獨立運作。它本質上是一罐受壓的惰性氣體,連接到一個喇叭上。在氣體和喇叭之間有一個金屬塞,溫度來到攝氏 58 度就會熔化。當塞子一熔化時,喇叭就響了。

雷恩之前是名炊具推銷員,他覺得自己可以辨識出會暢銷的產品。獵鷹簡潔優雅的設計吸引了他,他認為也可以吸引到其他人。它幾乎沒有可能造成失靈的零件,而且具有明顯的實用性。它不是奢侈品。對於一名推銷員來說,不需要花上大量時間向潛在顧客解釋,為什麼他應該要買一個。事實上,雷恩認為,一旦客戶被說服買了一個,就很有可能被說服再買更多。一間中等大小的房子可能需要三、四個⋯⋯誰知道要多少個呢?

延伸閱讀:難進台積電,文科生與百萬薪無緣?他用經濟系思維經營YouTube,兩年進帳350萬

每名優秀的推銷員內心都有一根特別的、高度敏感的神經。當一種看起來容易暢銷的產品出現時,他們的神經就會發出聲響。當他站在他岳父家中,思考著獵鷹警報器時,雷恩覺得自己的神經正在激烈作響。

當時他沒有更好的事情可做,於是就寫信給獵鷹安全產品公司。他問公司是否有銷售人員或代表,如果有的話,是否需要在北卡羅萊納州僱用一名優秀的代表呢?

這封信就像一顆種子落在了肥沃的土地上。獵鷹安全產品公司成立約 15 年,仍在等待似乎永遠遙不可及的成功。獵鷹警報器的最初發明者已經厭倦了推銷這個設備,於是把自己的小公司賣給了菲力浦.索普(Philip Thorpe)和羅伊.索普(Roy Thorpe)兄弟。索普兄弟嘗試了各種銷售方法,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銷量,但進展緩慢得令人沮喪。每當有新的銷售人員提出新的建議時,他們都願意傾聽。

雷恩便到紐澤西和獵鷹的高階主管談話。他很喜歡他們,他們也很歡迎雷恩,回到家後,他已取得了在溫斯頓─塞勒姆及其周邊地區銷售獵鷹警報器的經銷權。

結果,他只把警報器賣給了前 20 名他接觸過的屋主。

他心想,這沒關係。他花了一些時間,思考自己的銷售技巧,不斷改進和磨礪。他問自己:「我在賣什麼?」他認為,他銷售的本質是內心的平靜。這不是一項產品,而是一種心理狀態。同時他也把銷售展示的時間,從一個多小時縮短到 20 分鐘左右。

然後他又上路了。到了 1966 年底,他每月出售的獵鷹警報器數量將近 100 個。那年 12 月,他還並不富裕,但他的財務狀況正在逐漸改善。

到了第二年,1967 年,他已經很富有了。那年春天,他開始招募其他銷售人員來為他工作。他的辦公室是他公寓的一間臥室。他向新員工傳授銷售技巧的精妙之處,在這個過程中,他將展示時間進一步縮短,縮短到少於 15 分鐘。他的徒弟們就紛紛外出銷售了。他定期向他們發表演說,建立他們的信心,並為他們打氣。許多人都表現得像雷恩一樣好,抱持著樂觀的心態,也變得很有錢,而雷恩可以分到他們的佣金,也和他們一樣越來越富有。

這個小企業以驚人的速度成長。它在 1967 年的銷售額超過了 30 萬美元。雷恩成立了雷恩企業有限公司(RennEnterprises, Ltd.),自己就是公司的大股東。一些初期的推銷員擔任起公司的經理人,雷恩把他們派到北卡羅萊納的其他城市,然後又派到其他州,每名經理人也招募起自己的當地銷售員團隊。1968 年,銷售量翻了五倍,達到 150 多萬美元。雷恩企業銷售獵鷹警報器的數量,已經比其他公司的經銷店賣得更多,最後似乎根本不需要其他銷售管道了。雷恩驚人的銷售團隊,使之成為獵鷹安全產品的全國經銷商和銷售代理。他的銷售網絡已遍布全國,1970 年,雷恩把他的銷售額推升至 200萬美元左右,1971 年接近 400 萬美元,1972 年估計達到 600萬美元,製造商已經無法趕上他的銷售速度。

雷恩在 30 歲時就成了百萬富翁。他的公司成立於一間臥室裡,如今已在溫斯頓─塞勒姆擁有一棟豪華的總部大樓,約有 2,000 名推銷員遍布在 30 個州。不久前,雷恩還靠著雜誌廣告來招募其他 20 個州的銷售人員。他還有著其他計畫:他創立不久的公司已經開始銷售一種瓦斯和煙霧探測器,並計畫很快會增加一種家庭防盜警報器。

另一個有趣的可能是,雷恩的股票可能在不久的將來出售給大眾。目前雷恩持有約 95% 的股票。我說過這種可能性很有趣嗎?我應該說這會讓人眼前一亮─將一家業務穩固的私人控股公司推向上市,會使百萬富翁迅速變成千萬富翁。

雷恩今天戴著時髦的大型鋼框眼鏡,頭髮比那些年薪 600 萬美元公司的總裁們更長一些。他穿著訂製西裝,經常乘坐飛機環遊世界,開一輛價值 2.2 萬多美元的瑪莎拉蒂(Maserati)。正如《國家商業》(Nation’s Business)雜誌所言,他是「年輕的商業之虎」(Young Tigers of Business)中的一員。

然而,奇怪的是,他說起話來就像一隻年長的老虎一樣,就像是保守體制下的老派人士。他喜歡引用拿破崙.希爾(Napoleon Hill)的《思考致富》(Think and Grow Rich),和其與克萊門特.史東(Clement Stone)合著的《積極態度成功聖經》(Success Through a Positive Mental Attitude)。這兩隻老虎信奉的哲學是一種奇特的混合思想,包含了純粹的進取心、坊間常見的陳腔濫調和聖經中的道德觀念。這些理念讓許多讀者感到困惑,但奇怪的是,它們似乎產生了宣傳的結果─至少對一些人來說是如此。例如,史東出身貧寒,卻經由銷售保險賺進了大約 4 億美元。

史東就像雷恩一樣,一開始一無所有,他銷售的人壽保單,也是幾世紀前由其他人發明的。他把純粹的進取心運用到現有的產品上,從而獲得了巨大的財富。

雷恩快速贏得成功的方法也是一樣。他證明了我們一開始提出的觀點:原創的點子只是這場遊戲的一部分。

作者介紹:馬克斯.岡瑟(Max Gunther,1927-1998)

百萬暢銷書《蘇黎士投機定律》作者。

美國暢銷作家,生於英國,11歲時隨父親赴美,擁有普林斯頓大學學士學位,任職過美國知名媒體《商業周刊》(Business Week)及《時代》(TIME)雜誌,並撰寫過26本著作,包括歷久不衰的經典《蘇黎士投機定律》(The Zurich Axioms)、《就是要好運》(The Luck Factor)、《這樣思考,和好運交朋友》(How to get lucky)等。由於其父親曾為瑞士銀行(Swiss bank)紐約分行的經理,受其影響發展出許多關於投資與財富的思想與哲學,並反映於其著作中,對後世造成深遠影響。


本文經授權轉載自樂金文化《刻意致富:從心態奠定到行動抉擇,50年經典教你賺出想要的人生》

責任編輯/郭家宏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