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政府連續20年財政赤字,為何不會破產?

2022-10-27 14:05

? 人氣

美國政府連續20年財政赤字,為何不會破產?(AP)

美國政府連續20年財政赤字,為何不會破產?(AP)

編按:2002年至今,美國政府已連續20年財政赤字,金融海嘯與新冠疫情時更突破兆元。若一般企業如此,可能已破產倒閉,但為何美國屹立不搖?橋水基金創辦人達里歐透過新書《變化中的世界秩序》,帶讀者了解貨幣與信貸基本原理。

●所有實體,包括個人、企業、非營利組織和政府,都要處理相同的基本財務現實問題,這是過去、現在與未來永遠不會改變的現實。他們的資金進進(收入)出出(支出),而資金進/出相抵就是淨收益。這些資金流量出現在損益表(income statement)上的數字。如果一個實體的收入超過它的支出,就會產生利潤,而利潤會促使它的儲蓄增加。如果一個實體的支出超過它的收入,儲蓄就會降低,要不然就是得靠借錢或剝奪他人金錢的方式,來彌補其中的差額。如果一個實體的資產多於負債(liabilities,也就是說它擁有高額的淨值),它就能藉由出售資產的方式,維持「支出遠大於收入」的狀態,直到用完所有資金為止,而到那個時點,它就必須削減它的開支。如果它的資產沒有比負債多很多,且收入又低於它的必要支出—即營業費用與償債費用的總額—那麼,它就必須縮減開支,否則終將難逃債務違約或是債務重整的命運。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一個實體的所有資產和負債(即債務)可用它的資產負債表來呈現;不管相關的數字是否有明文記錄,每個國家、企業、非營利組織和個人一定都有屬於它的資產和負債表。舉個例子,當經濟學家將每個實體的收入、支出和儲蓄合併在一起,就能算出所有實體的總收入、支出與儲蓄。●各個實體集體處理其財務的方式(從它們的損益表及資產負債表便可見一斑),是促使內部與世界秩序出現變化的最大驅動因子。如果你能基於你對自身收入、支出和儲蓄的理解,想像其他人的收入、支出和儲蓄有何狀況,接著再將所有人的狀況結合在一起,就能觀察到大局的運作方式了。

請稍加思考一下你個人的財務處境。目前你的收入相對你的支出是多少?你未來的收入相對支出又將是多少?你目前有多少儲蓄?你把那些儲蓄投資到什麼標的?現在請想像一下:如果你的收入降低或徹底消失,你的儲蓄能讓你撐多久?你的投資與儲蓄的價值降低的風險有多高?如果你的投資和儲蓄的價值降低一半,你的財務狀況將會如何?你能輕易賣掉你的資產,並取得現金來支付你的開銷或償還債務嗎?你的其他資金來源是什麼?那是來自政府,或來自其他任何地方?以上是確保個人經濟福祉的最重要計算。現在換觀察其他實體(其他個人、企業、非營利組織與政府),同樣的道理也適用於他們。請探討一下,實體之間的相互關聯性有多高?哪些情勢變化可能影響到你和其他人?由於經濟體系是以這種方式運作的所有實體的總和,所以,這個計算與推估流程,將幫助你了解整個經濟體系目前的狀況,以及未來可能發生的狀況。

舉個例子,由於一個實體的支出等於另一個實體的收入,所以,當一個實體縮減他的開銷,受傷的就不僅僅是那個實體,仰賴他那筆支出來獲取所得的其他人也都會受到傷害。相似的,由於一個實體的債務是另一個實體的資產,所以當一個實體債務違約,勢必會導致另一個實體的資產減少,並逼得他們不得不縮減支出。這個動態會製造自我強化型債務與經濟收縮趨勢加速惡化,而當民眾對於那個縮小後的經濟大餅的分配方式起爭執,那就會變成一個政治議題。

原則上,●債務會侵蝕資產淨值。我的意思是,第一優先必須是償還債務。舉個例子,如果你有一棟房子(也就是說,你擁有「淨值」所有權〔“equity” ownership〕),而你又無力繳納不動產抵押貸款,那麼,你的房子就會被賣掉或是被查封。換言之,債權人將比屋主更優先獲得償付。所以,當你的收入低於你的支出,而且你的資產又少於負債(即債務),你恐怕不久後就必須出售資產來應付了。

不同於多數人的直覺想像,現有的貨幣與信貸並沒有一個固定的數量。各國中央銀行可輕易創造貨幣與信貸。當中央銀行創造大量貨幣與信貸,民眾、企業、非營利組織和政府就會皆大歡喜,因為他們將因此獲得較多的購買力。當這些貨幣與信貸被花掉,就會使多數商品、勞務與投資資產漲價,但也會製造未來必須償還的債務,而債務的存在,將使個人、企業、非營利組織與政府最後不得不將支出壓低到收入以下(譯注:必須保留償還債務與債息所需支出),但那將是困難且痛苦的。也因此,貨幣、信貸、債務和經濟活動天生就是週期性的。在信貸創造階段,商品、勞務與投資資產的需求以及這些項目的生產都會非常強勁,而到了債務償還階段,這些項目的需求與生產則會雙雙轉弱。

但如果債務永遠無須償還,又會是什麼樣的狀況?在那種情況下,就不會有債務緊縮(debt squeeze),也不會有痛苦的償債期。不過,這對放款人來說就可怕了,因為他們將血本無歸,對吧?且讓我們思考一下,有沒有辦法在不傷害貸款人,也不傷害放款人的情況下清理債務問題?

既然各國政府有創造貨幣的能力,也有借錢的能力,那麼,中央銀行何不以大約0%的利率,貸款給中央政府,由中央政府隨心所欲地分配那些資金,以便支持經濟?另外,中央銀行能不能也以極低利率貸款給其他人,並允許那些債務人永遠無須還款?在正常狀態下,債務人必須在一段期間內分期攤還最初借貸的原始金額(本金)以及這筆錢的利息。不過,中央銀行有權將利率設定在零,也有權不斷地展延債務,好讓債務人永遠無須還款。那將形同把錢送給債務人,不過,沒有人認為中央銀行把錢送給債務人,因為那筆債務還是會被列計為中央銀行的資產之一,因此,中央銀行還是可以大言不慚地宣稱它有履行它的正常放款功能。事實上,新冠肺炎大流行引發經濟危機後,就出現了這樣的狀況。在歷史上,這類事態也反覆發生過很多次,只是型態有所不同罷了。最後這些債務會是由誰買單?這對目前依舊持有債務作為資產(現金與債券)的非中央銀行實體來說非常不利,因為他們將無法獲得可維持其購買力的報酬。

我們目前共同面臨的最大問題是,多數個體、企業、非營利組織與政府的收入相對低於它們的支出,而它們的債務與其他負債(例如退休金、醫療與保險等)則相對遠高於它們持有的資產的價值。表面上看或許並非如此—事實上,表面上看起來似乎正好相反—因為有很多個體、企業、非營利組織與政府即使已進入即將破產的階段,外表看起來卻還是很有錢。為什麼它們看起來很有錢?因為它們出手闊綽、擁有大量資產,甚至坐擁很多現金。然而,如果謹慎觀察,就能分辨出哪些實體是金玉其外、敗絮其中(表面上看起來富裕但實際上已陷入財務困境),因為它們的收入低於支出,和/或負債大於資產;所以,如果你仔細推估那些實體未來的可能財務發展,就會發現它們將必須以痛苦的方式縮減開銷並出售資產,而等到資產出售殆盡後,它們終將走上破產一途。每個人都必須針對自己、和自己息息相關的其他人,以及世界經濟的未來財務狀況進行那些預測。簡而言之,某些個體、企業、非營利組織和國家的負債相對遠高於他們的淨收入和償還那些債務所需的資產價值,所以,那些實體的財務狀況羸弱,但他們表面上看起來並沒那麼糟,因為他們會藉由舉債取得資金來應付他們闊綽的支出。

延伸閱讀:美元升息,全球債務危機來襲? 經濟學人:新興經濟體恐將陷入「失落的十年」

如果你對我到目前為止所寫的內容感到困惑,請務必花點時間試著將它套用到你個人的情境。請描繪一下你目前的財務安全邊際看起來如何(即若最糟的狀況發生,例如你失業,而且若考量潛在的跌價幅度、稅金與通貨膨脹,你投資的資產也跌價一半,你還能維持多久的財務穩定)。接著,幫別人也計算一下,最後再把所有人的狀況全部加總在一起,這樣就能清晰了解你的世界處於什麼狀態。我已在橋水公司夥伴的幫助下完成這項練習,而且我發現,這項練習難能可貴,因為經由這項練習,我們便可想像未來可能發生什麼狀況。

總而言之,這些基本的財務現實適用於你、我,也同樣適用於每個個人、企業、非營利組織和政府,只有我先前提到的一個重大例外:所有國家都能憑空創造貨幣與信貸,供民眾花費或借貸。中央銀行能創造貨幣,並將貨幣借給需要的債務人,以防止我剛剛解釋的債務危機動態發生。基於那個原因,我要把前一個原則修訂為:●債務會侵蝕淨資產,但中央銀行能取而代之地藉由印製貨幣,讓其他人得以繼續仰賴債務存活下來。當債務危機導致會侵蝕淨資產的債務上升到政治人物無法接受的金額,並引發嚴重的經濟痛苦時,政府出手印鈔的行為自然就見怪不怪了。

然而,並非所有政府印製的所有貨幣都具有相等的價值。

普遍被世界各地接受的鈔票(即貨幣)稱為儲備貨幣。在我撰寫本書之際,世界上最具支配力量的儲備貨幣是美國中央銀行(即聯準會)創造的美元。歐元區國家的中央銀行(歐洲中央銀行)創造的歐元也是儲備貨幣之一,但它的重要性遠遠不及美元。另外,日圓、人民幣以及英鎊則是相對小型的儲備貨幣,不過,目前人民幣的重要性已快速上升。

●「現任」儲備貨幣國當然會因擁有儲備貨幣而享受到很多好處,因為儲備貨幣讓一個國家得以掌握非凡的舉債及消費能力,同時擁有睥睨世界上其他所有國家的巨大權力,因為所有想要取得貨幣與信貸來從事國際貿易的國家,都得看這個儲備貨幣國的臉色。然而,擁有儲備貨幣也像是種下一個禍根。儲備貨幣遲早會導致擁有它的國家失去儲備貨幣國的地位,因為當一個國家坐擁儲備貨幣,它便得以舉借它原本無力負擔的債務,而它後續為了償還這些龐大債務而大量創造貨幣與信貸的行徑,會使這項貨幣的品質降低,進而失去它作為儲備貨幣的地位。而失去儲備貨幣地位是很可怕的,因為●對一個國家來說,「擁有儲備貨幣」堪稱一項至高無上的權力,因為那讓這個國家獲得巨大的購買力與地緣政治權力。

相反的,非儲備貨幣國一旦背負了以儲備貨幣(例如美元)計價的大量債務,就會經常陷入短缺那一項儲備貨幣的情境,主要原因除了它們無法印製那些貨幣,也可能因為它們未持有太多以那項貨幣計價的儲蓄,或是它們不太有能力賺取那一項貨幣(即它們需要的儲備貨幣)。如果一個國家迫切需要儲備貨幣來償還它以儲備貨幣計價的債務,也需要儲備貨幣向只願意接受儲備貨幣的賣方採購各項事物時,它就有破產的可能。這樣的狀況在過去很常見,而目前也有很多國家處於這樣的狀態,很多地方政府、州以及個人也落入這個處境。一直以來,世人都以相同的方式來處理這種環境組合,所以,我們能輕易從中看出這部機器是如何運作的,而那就是我將在這一章說明的。且讓我們先從基礎談起,接著再談其他更深入的概念。

作者介紹:瑞.達利歐(Ray Dalio)

瑞.達利歐從事全球宏觀投資近五十年。他是橋水公司(Bridgewater Associates)的創辦人和聯合首席執行長,橋水公司是機構投資公司的翹楚,也是世界最大的避險基金。

達利歐生長在長島一個普通的中產階級家庭,十二歲時開始投資,二十六歲時在一間兩房公寓裡創立了橋水公司,並將它發展成為《財星》雜誌評估的美國第五大私人公司。在這個過程中,他為政策制定者提供諮詢,《時代》週刊也將他評為「世界百大影響力人物」。因為他具有獨特的創造性和改變行業的思維方式,《經理人》(CIO)和《連線》(Wired)雜誌稱他為「投資界的史蒂夫.賈伯斯(Steve Jobs)」。他還被《富比士》(Forbes)評為美國五十位最慷慨的慈善家之一。

2017年,他決定用一系列書籍和影片來傳授他成功背後的原則。他的第一本書《原則:生活和工作》是《紐約時報》暢銷冠軍和亞馬遜年度商業書冠軍,全球銷量超過三百萬本,翻譯成三十多種語言。他的三十分鐘YouTube影片《經濟機器如何運作》和《成功的原則》總共被觀看一億多次,他的《大債危機》一書同樣受到經濟學家、政策制定者和投資人的好評。

在這本新書《變化中的世界秩序》中,達利歐將用他看待世界的獨特方式來研究主要儲備貨幣帝國的興衰。他希望在這本書中分享的模型能夠幫助讀者為接下來不斷變化的時代做好準備。


本文經授權轉載自商業周刊《變化中的世界秩序:橋水基金應對國家興衰的原則》

責任編輯/郭家宏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