難進台積電,文科生與百萬薪無緣?他用經濟系思維經營YouTube,兩年進帳350萬

2022-05-07 07:40

? 人氣

黃文逸的職涯起點與眾不同,別的經濟系畢業生進金融業,他深耕區塊鏈領域,經營YouTube頻道(圖/受訪者提供)

黃文逸的職涯起點與眾不同,別的經濟系畢業生進金融業,他深耕區塊鏈領域,經營YouTube頻道(圖/受訪者提供)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過去30年來,科技業無疑是台灣的經濟火車頭,從最初的「科技新貴」到今日的「護國神山」,在在顯示科技公司在台灣產業、就業市場扮演的關鍵角色;台積電、聯發科等重量級企業,近年更普遍開出年薪破百萬的高薪資攬才。相較之下,人文領域的待遇顯然就黯淡得多,但,文科出身真的賺不到錢嗎?

在強調跨域整合的今天,不少企業都需要跨領域的人才輔助決策,近期台積電招募政治經濟學博士,就是一個經典案例。

加密貨幣是另一個案例,它背後的區塊鏈技術由程式專家開發,但加密貨幣的誕生與發展,根源在人們對傳統金融中心化的疑慮,因此也需要經濟、金融相關的人才,加以推廣、擴張。政大經濟系畢業的黃文逸,就是區塊鏈領域的新星。

一堂選修課,開啟職涯新大門

黃文逸今年才24歲、他在網路上暱稱叫做「腦哥」,畢業不到一年,甚至連兵都還沒當的他,已經打造了粉絲近10萬的YouTube頻道《腦哥Chill塊鏈》,還出版了暢銷1萬本的書籍《比特幣投資金律》;他同時擔任區塊鏈產業週報The DeFier主編,以及交易所Binance幣安的隊長。靠著YouTube頻道,腦哥兩年進帳350萬,年紀輕輕就累積了幾桶金。

黃文逸的職業生涯一開始就與眾不同,故事要從大三的一堂課說起。他回憶,那堂課叫工商心理學導論,是政大熱門選修課;有次教授邀講師演講,談論心理學在產業界的應用。當時講師介紹FOMO(Fear of Missing Out,害怕錯過,意為一檔投資標的飆漲時,措手不及的投資人往往會因為害怕失去獲利機會而盲目買進),講師以2017年底的比特幣走勢為例,他指出當時比特幣從900美元暴漲到2萬,投資人湧入市場,但隨後大崩盤,又跌到僅剩3,000美元。

黃文逸先前聽過比特幣,但對它仍一無所知,聽完這堂課,他對比特幣的好奇心完全被打開了,不再像以往一下課就打手遊,而是攔著講師追問更多問題,幾週後,腦哥用5,000元零用錢買了比特幣,正式進場投資加密貨幣。腦哥回憶,「當時只覺得很酷,完全不擔心賠錢,也不期待獲利,單純只是想要擁有它。」

延伸閱讀:她到台積電實習一個月,決定休學重考!過來人曝學生實習的3大好處,早點認清自己要什麼

到了大四,黃文逸結束在期貨公司的實習工作,想嘗試新創產業。他在新創博覽會上被區塊鏈公司吸引,進入Dapp Pocket公司擔任研究實習生,也負責撰寫DeFi週報。這一寫就是一年半,這段時間黃文逸趁機加強不少關於區塊鏈領域的知識。

當初錄取黃文逸的Dapp Pocket創辦人陳柏安,日後成立加密貨幣交易所CoinOMO,他,正是腦哥的貴人。陳柏安對黃文逸說:「To live up to our potential, along with our responsibility and to be honest about what we truly want.(發揮自己的潛力,承擔責任並忠於內心)」,黃文逸被主管激勵一番,決定開始經營個人YouTube頻道,在頻道中,他確實忠於自己的內心,大方分享區塊鏈的知識,從2020年六月創立至今,累積了近10訂閱者。

「投資加密貨幣,一定要先懂區塊鏈基本面」

在多數人印象中,加密貨幣是波動巨大,有機會暴富、但也容易大賠的投資標的。但深入研究就會發現,加密貨幣的核心是區塊鏈,而區塊鏈核心是演算法,是由程式專家開發的深奧技術。另外,由於區塊鏈出現較晚,技術尚未成熟,變化快速,坊間能使用的資源並不多。文科出身的腦哥,如何掌握區塊鏈知識,逐漸上手寫週報、拍影片的工作?

腦哥表示,當年入行時幾乎沒有中文的區塊鏈資訊,只好去推特或相關網站,大量搜尋開發者文章,如此土法煉鋼地自學,「但資訊很雜,沒有人統整,所以很像大海撈針。」黃文逸坦言,自己其實看不懂程式碼,但工程師會寫文章分析、介紹。「因為看得懂code(程式碼)的人不多,但他們需要有人懂他們在做的東西,所以會寫文章,用比較淺顯的語言描述技術與專案內容,我就從中取得區塊鏈的最新資訊。」如此一點一滴,黃文逸逐步建立自己的區塊鏈知識。

正是因為這段學習經驗頗為辛苦,黃文逸才想經營區塊鏈知識教學的YouTube頻道,將知識分享給更多好奇、有心學習區塊鏈技術的網友。「如同投資股票,投資人必須研究公司,但在加密貨幣,多數人只教投資技巧,關於基本面,也就是區塊鏈的基礎知識卻很少,但這是認識加密貨幣的關鍵。」因此在YouTube頻道中,腦哥以基礎知識為核心,穿插投資技巧介紹,讓大眾學投資同時也能真正了解區塊鏈。

腦哥大學照(圖/腦哥提供)
黃文逸經營區塊鏈YouTube頻道,至今累積超過9萬訂閱者。(圖/受訪者提供)

延伸閱讀:加密貨幣、NFT很好賺,但不是你想的那樣!專家拋出6大問題,揭穿新龐氏騙局

除了影片,黃文逸也撰寫《加密貨幣投資金律》一書,分享加密貨幣的基本面與投資技術。一心文化總編輯蘇芳毓表示,黃文逸的優點是用語、解釋方法十分淺白,「可以把很難的東西講得很簡單,是他厲害的地方!」蘇芳毓也指出,新人在當前的市況能賣出1千本書就已經很不錯,能賣超過1萬本就是暢銷書,而《加密貨幣投資金律》截至今年3月,紙本書已賣超過9千本,電子書也賣了1千本,可說是相當優秀的表現,凸顯台灣大眾對加密貨幣知識的渴求。

台灣就業市場重理工,文科生如何找出路?

許多經濟系畢業生會朝金融業、研究機構發展,唯有黃文逸選擇區塊鏈新創公司,抉擇格外顯眼。黃文逸坦率的說:「雖然金融業穩定,頭銜也好聽,但很多在金融業的學長姐表示,在大公司底下根本不開心!」「反觀區塊鏈公司的氣氛大多很好,而且老闆年輕,願意給員工發揮,自由度高,產業變化快,充滿朝氣,自己也更想從事有挑戰性、成長性的產業。」黃文逸笑說,區塊鏈這一行的生態是:「就很酷啊!」一路拓荒、破關途中,唯有寫程式是他的瓶頸,黃文逸笑說,自己也曾經花半年時間學寫Python程式,但現在全忘光了,「證明我確實是沒有寫程式的天份!」

不過經濟系的思維,其實也讓黃文逸掌握經營YouTube頻道的竅門。黃文逸分享,經濟模型大多會考慮短中長期變化,「因此我學到短中長期的思維模式。我考慮做一件事,不會只想到當下,而是全盤思考短、中、長期可以得到什麼。具備這種思維,就會放棄那種短期報酬大,但長期可能有害的行動。」他舉例,Youtube頻道開台後,前半年訂閱人數只有200,但現在超過9萬人。「我當時的做法,就是不急著快速走紅,也不去跟風其他人擅長的時事話題;專心做好每支介紹區塊鏈的影片,累積自己的實力與觀眾的信任,從長期的角度經營,才能走得久。」

經營YouTube兩年,黃文逸靠頻道與業配進帳350萬,加上投資加密貨幣的150萬收益,24歲就累積500萬資產,在同齡人中,大多只有理工背景,順利進入半導體龍頭廠商的工程師能達此水準。他的經驗,證明文科畢業不一定只能拿低薪,只要願意嘗試、總會有出路。

受限於產業結構,「重理工,輕人文」一直是台灣的氛圍,但文科生不是注定低薪,市場上總是有機會,給願意嘗試的人發揮空間。從黃文逸另闢蹊徑闖出一片天,可以看出文科生一樣能學習理工技術,在區塊鏈領域中,他不當技術開發者,而是選擇當知識傳遞者,透過經營YouTube頻道、寫書、擔任週報主編的方式發揮影響力。即使難有所成,也能改朝向理工領域的其他需求,看是否有無自己可以發揮、貢獻的地方。


責任編輯/周岐原

喜歡這篇文章嗎?

郭家宏喝杯咖啡,

告訴我這篇文章寫得真棒!

來自贊助者的話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