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民爆個掛,公司就大虧!6種老闆超有感的壓力,每天都過得心驚膽戰

2022-03-02 08:40

? 人氣

現象五:自由、競爭又愛爆料的媒體生態

無國界記者組織所發表「2021 世界新聞自由指數」報告,台灣在亞洲名列第二,僅次於韓國,為新聞自由度最高的亞洲國家之一。在自由的新聞環境之下,台灣新聞媒體面對激烈的競爭,誕生了特殊的生態。這當中包括: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隨時可見的爆料文化思維:自壹週刊、蘋果日報登台之後,爆料文化的做法深深地影響台灣平面、網路與電視媒體。所有主流媒體都有爆料專線、網站或電郵等,某些媒體甚至還有獎金鼓勵拍照、拍片上傳,鼓勵民眾提供素材。在媒體競爭搶獨家的壓力下,查證過程又與時間賽跑,未必周延,負面爆料很容易在當下就成為即時危機。

.負面批判簡化事實報導:在面對危機新聞,台灣部分媒體傾向以負面批判、簡化事實、放大爭議、同情弱勢,甚至以連續劇方式進行報導。這讓企業進行危機管理更加棘手,通常需要依賴比較具體的道歉行動才能化解。

.互相抄襲的記者生存法則:媒體數位化的浪潮,也讓記者面對龐大的生存壓力。媒體經營者希望條條新聞可以黏住眼球、確保流量,但又不投資足夠的人力。於是,透過網路瀏覽器、行車紀錄器,以及商家監視器的「三器新聞」大行其道,剪貼式的新聞也隨時可見。常常一則負面的新聞報導,就靠這些互相抄襲的媒體生態圈,一傳十,十傳百,甚至嚴重到成為危機連續劇。

現象六:社群媒體的推波助瀾

根據全球知名 We Are Social 和 Hootsuite 2021 年報告統計,全球 53%的人都在用社群,台灣位居全球第三名,僅次於美國、南韓,高達 88.1% 人都使用社群媒體。

社群媒體最大的特色在於全民參與,再加上吃到飽的手機上網,台灣鄉民完全可以即時又方便地產生內容,無論是正面或負面。這也成為危機新聞的最佳溫床。

在台灣媒體競爭的推波助瀾之下,當缺少新聞時,鄉民們的抱怨、申訴或爆料,很容易變成一條條的新聞。從爆料公社、爆怨公社、PTT、Dcard、靠北 XX 等各式社群平台,每天都有大量鄉民所產製的內容,被網路媒體或電視媒體採用分享,再透過臉書分享或 LINE 推播,隨後再加上媒體生態圈的助攻,於是產生一齣危機連續劇。

積極的鄉民也會發起運動,抵制、罷買或退貨等行為,讓企業遭受到更大的危機傷害。最知名的案例為頂新油品事件,初期受到鄉民抵制包括康師傅、味全、布列德、德克士等旗下在台所有品牌。當一審結果獲判無罪時,鄉民甚至號召「秒買秒退」運動,鼓勵大家前往量販店購買味全林鳳營鮮乳,並在購買後立刻拆封退貨,試圖造成味全嚴重虧損。

作者簡介|王馥蓓

SDG傳教士,TFT為台灣而教董事
台師大GF-EMBA副教授、輔大企管系副教授
前台灣奧美董事總經理

在30年職涯中,王馥蓓累積品牌發展、公關與危機管理、整合行銷,以及SDGs/ESG永續發展等專業。在奧美服務期間,協助客戶導入危機管理系統、教育訓練,也擔任策略諮詢。曾處理的客戶危機,包括美妝業、食品業、零售業、金融業、化學業、科技業、旅遊業、能源業等,並曾於金融研訓中心、工商協進會等,擔任危機管理授課老師。擁有荷蘭鹿特丹管理碩士、輔大企管學士學位,以及企業永續管理師證照。


本文經授權轉載自時報出版《危機解密:從預防到修復的實戰管理》

責任編輯/郭家宏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