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名Meta有利股價,難道還能通吃元宇宙商機?Facebook大動作,其實是佐克伯的豪賭

2021-11-05 16:20

? 人氣

隨著Metaverse成為新的發展重點,佐克伯也對組織做了一些新調整,首先是放棄了經營數年的VR裝置品牌Oculus,以「 Meta Quest 」品牌重新出發,整合「Meta」的企業印象。另外,佐克伯也透露正在全力開發代號「Project Cambria」的一體式 VR 頭戴裝置:這並不是Oculus旗下商品的升級款,而是高價位的高階 VR設備,內建的新感應器可讓你在Metaverse中的化身(Avatar)反應出你的真實表情,也可以和其他使用者有更自然的眼神接觸,而重建演算法(reconstruction algorithm)可讓Metaverse中的物體看起來宛如真實世界中的深度與透視感,使之更栩栩如生。「Project Cambria」預計明年上市,讓大眾可以搶先以此裝置來體驗 Meta 所呈現的新世界風貌。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除此之外,在宣布改名的一天後,Meta收購虛擬健身App「Supernatural」的開發商Within,Supernatural在美國算是相當受好評的VR健身App,而這次收購將會讓 Within 首席執行長 Chris Milk 、工程師、編舞師等都直接投入Meta大家庭。由此可見,Meta想做的不只是社群媒體,而是從科技延伸出去的所有虛擬世界需求,佐克伯都想通通包下。(延伸閱讀:宏達電股價翻倍,VR轉型見曙光?殘酷現實:元宇宙還要5年才會實現,轉虧為盈還遠)

一級玩家。(圖/取自imdb)
一級玩家劇照,似乎正是目前外界對元宇宙的想像。(圖/取自imdb)

距離真正實現,還差了甚麼?

當然,現在說了那麼多,Metaverse也並非這幾年就可以實現普及化的產業。在科技面上,除了前面提到的5G和VR/AR外,還需要大量的雲端計算、區塊鏈、晶片、GPU、AI演算法等的技術全面性成熟,才可以撐起如此龐大的虛擬世界。

另外,如果要讓Metaverse完全比擬現實世界,實現勞動、價值交換等的經濟行為,那在跨國法規的設計與制定上也需要耗費苦心,既要符合去中心化、全民平等的原則,又要讓各國法律能夠保障每一位使用者的權力,以免遭受更嚴重的駭客、假訊息或詐欺等侵害事件發生,這肯定會讓各國立法部門傷透腦筋,因此可以斷言的是,目前我們談論的Metaverse其實非常「烏托邦」,它將以怎樣形式實現,是否真的可以確保去中心化?政府和科技巨頭又會在其中扮演怎樣的角色?尤其Facebook 自己就作為社群媒體的壟斷者,讓許多元宇宙的擁護者認為Facebook 絕對會扼殺Metaverse某部分的創意與自由度。這些發展都還有待日後觀察。

2021年10月5日,前臉書員工、吹哨者郝根(Frances Haugen)出席聯邦參議院聽證會(AP)
2021年10月5日,前臉書員工、吹哨者郝根(Frances Haugen)出席聯邦參議院聽證會(AP)

另外也有許多新聞媒體認為,Facebook 挑在此刻宣布重磅改名的消息,除了與社群媒體資源重塑出新品牌印象外,也讓人質疑是否想要轉移掉近期醜聞連發的話題。從2018劍橋分析個資外洩的醜聞、重大選舉期間的假新聞頻傳,到今年10月剛爆發的吹哨者事件,揭露Facebook 內部審查不公、對青少年有負面影響、放任假新聞流傳等,在在打擊了Facebook本就低迷的公眾形象,更讓使用者質疑這家公司的公正性。

而Facebook 選擇近年的科技熱詞「metaverse」作為話題,也讓許多科技早期進入者認為,Facebook想要把metaverse熱度占為己有,忽略前人對此做的努力。

撇除Facebook是否有意靠改名操縱輿論,Metaverse得到更多世人的普遍關注也算是好事一樁。也許在不遠的將來,我們能一同在充滿自由空氣的虛擬藍天中盡情翱翔,斷開現實社會中的各種外在枷鎖,在去中心化的世界真正的做自己。(延伸閱讀:Facebook早知道Instagram對少女有害,卻在公開場合淡化嚴重性)


作者來自NCCU,從科技媒體到數位行銷,這輩子應該離不開網路圈。其他作品詳見個人Medium

責任編輯/周岐原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