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四年如何讀出「千萬價值」?知名作家何則文點出5大關鍵:先學會榨乾你的學校

2021-09-28 10:38

? 人氣

在跟大家講個觀念,有研究統計說,一門外語要從零到可以商務溝通,至少要八百個小時。假設你大一開始選一個第二外語學習,八百攤下來每學期只要一百小時,一百小時是什麼概念?也就是你一門三學分的第二外語課程上課好好上,回家在每周花三小時好好念,這樣你四年就累積八百小時了。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這樣的課程在外面要多少呢?許多坊間的語言補習班,補個一期三個月收到上萬都可能。但你在學校,這樣的東西只是你選課瞬間的想法而已。不只這樣,教你的老師還是擁有博士的教授,學識肯定不會輸給一般坊間的補習班的。

再來,一定要善用學校資源。大家知道很多活動跟課程,在外面都是所費不貲的,像我自己就在外面當講師,開課程,一個人可以收到三五千,但在大學,你可以聽到諾貝爾等級的大學者分享,你卻不用付一毛錢,這都含在你的學費裡了,這樣你還不聽爆?

這次新生訓練以後,把學校每個單位處室的網站都點爆吧!去找你有興趣的活動,甚至試著突破舒適圈,聽聽你過去沒聽過的講座、課程或者營隊活動。你念醫藥生技嗎?也來聽聽歷史人文的課程吧!你是人文學院的?那不要錯過學校的優勢,也去計算中心報名個課程來給自己充電,不要放過任何「榨乾大學」的機會。

這樣你就能讀出高CP值,花一樣的錢,你可以讀出超讚的可能。

不要被科系限制住

這次來分享前,學校老師特別跟我提醒,陽明交大的同學因為專業的關係,大多職涯方向已經有很鮮明的路徑跟可能。但第二件事情,我反而要告訴大家,不要被科系限制住職涯可能。讀什麼科系,不見得要做什麼。反而要在大學多方嘗試中,找到自己真正喜歡有熱誠的事情。

甚至,這個變動的時代,一定要有跨領域的能力。千萬不要小看通識課程,通識課程可以不只是拉高平均的營養學分,更可能對你的人生有所啟發。所以有兩種課程一定要選選看,一種是你真的有興趣的主題,另一種則是可能你這輩子可能都不會接觸到的領域,或許因為這次接觸,你的人生就有新可能。

另外,也一定有些同學,真的開始上課,才發現自己對這個專業可能比較沒嚮往跟天分,這時候千萬不要只選擇休學或轉系。而是要認知到一件事情,就是你是什麼科系,只代表一件事情,那就是你的「必修課表」會長什麼樣子,然而大學除了必修課之外,你還有許多可能,上了大學,跟國民教育最大的不同,就是你將擁有主導權,要上怎樣的課程,學習怎樣的知識,參與怎樣的活動,都在乎自己。別人沒辦法為你做主,而你也將在探索中,找到屬於自己的方向。

所以你要有個核心的認知,你未來做怎樣的事情,從事怎樣的職業,都在乎你的心之所向,而不只是科系。科系只是你未來發展的充分條件,非必要條件。就算你讀醫科,你也可以有無限的生涯可能。像SBL的球員劉人豪,均一教育平台的呂冠緯,都是醫科畢業。所以,勇敢思考你的跨領域計畫吧!去教務處網站看看雙主修跟輔修的方法,甚至看看有沒有辦法修一些外校課程,讓你認識新朋友創造人生新可能。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