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同儕競爭」激勵孩子有用嗎?專家點出最大問題,親授提升小孩能力的絕佳辦法

2021-08-29 09:00

? 人氣

同儕競爭真的能讓小孩成長嗎?專家點出壓力狀態下的孩童表現,並不如大家想像中的一樣。(圖/取自pakutaso)

同儕競爭真的能讓小孩成長嗎?專家點出壓力狀態下的孩童表現,並不如大家想像中的一樣。(圖/取自pakutaso)

與其與他人競爭,不如與過去的自己競爭。

過去人們總認為競爭是理所當然的事,但是,最近在孩子的教育現場吹起一股風潮,認為競爭不是個討人喜歡的事。當然,競爭有不太好的一面,但是也有各種不同的面相。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較明顯的缺點是,待在競爭社會中,可能會經常活在與他人較勁的生活裡。與其說是自己想要做,不如說是為了不輸給其他人、為了站得比其他人高,如此便可能會迷失自我。與其說把自己想要做的事當工作,不如說是因為這份工作的地位、收入較高。另外,當處於競爭狀態時,對大腦而言是無法放鬆的,很可能反而無法好好發揮原有的實力,一切就這樣結束了。

實際的研究中也有發現這點,美國布蘭迪斯大學以七∼十一歲的女孩為目標進行實驗,要她們組合各種形狀的紙片,做出獨特的圖形,以此作為競賽的主題。結果發現,她們的創意發想都沒有原先的好。尤其是女孩子,有案例顯示,當待在競爭的環境中,她們的創意性比男孩子更容易變差,因而表現得不如以往。

恰到好處的競爭,能提升自我成長

另一方面,也有研究指出競爭的優點。這是在日本高中所做的調查,發現有對手的學生,大多學習意願比較高;沒有對手的學生,則是學習意願比較低,因此,競爭具有提高學習意願的可能性。

如果抱持過多的競爭心態,或許是不好的現象,但是恰到好處的競爭心態,則具有提高自我成長意願的可能性。

競爭也有提高人際關係的良好效果。舉例來說,獲得平昌奧運女子競速滑冰金牌的小平奈緒選手,與韓國的李相花選手,兩人都一直把對方當作對手來看待。我看了那一場奧運比賽,決賽時確定銀牌是李選手時,她哭倒在地,而小平選手抱緊了她,那一幕讓全世界都感動了。

另外,這雖然是我個人的印象,但是我發現越是成功的人,「年幼時期拚輸贏的記憶」越鮮明,不只是獲勝時的喜悅,還有失敗為成功之母的激勵,將當時的敗北感與屈辱感引以為鑑,之後就能獲得更優秀的成果。

其實,我們的大腦原本就具有會去比較兩種物品的特質。人類這種動物,本來就會拿自己與周圍的人比較;「隔壁的草地看起來比較綠」,從腦科學的角度來看的確如此。

每天都比昨天更成長一點

然而,人生走得一帆風順的人,更是會利用這項比較的性質「與過去的自己相比」,持續將自我意識提得更高。我第一次知道這種概念時覺得很感動,換句話說,人生走得一帆風順的人不是和他人相比,而是藉由與過去的自己相比,會想要再更努力一點。

今日的自己與昨天的自己比、明天的自己與今天的自己比,或許還有許多做得不夠周到的地方,但是每天成長一點點,就會持續轉變為越來越優秀的狀態。

作者介紹|西剛志

腦科學家(工學博士)、分子生物學家、T&R Self-Image Design代表、LCA教育研究所顧問。1975年出生於宮崎縣高千穗,在東京工業大學攻讀生物資訊學(bio-informatics),2002年取得博士學位,進入一般財團法人智慧財產研究所。2003年進入日本特許廳(Japan Patent Office)。在碩士班擔任兼任講師,同時也在從事遺產基因、腦內物質等最尖端科技的工作。

之後發現,實現自己夢想的過程,是根基於心理學與腦科學的原理,於是在2008年成立公司,提供企業或個人有關世界上成功人士們的腦科學訣竅。現在也在進行將腦科學應用到養兒育女的研究,從成人到小孩,已經為7千名以上的人士提供協助,包含為個人提升才能的服務、舉辦以幼稚園或托兒所等的教師、保育人員、家長為對象的講座,或是為上述的幼教人員做分析等等。以橫濱為據點,活動範圍延伸到全日本。

本文經授權轉載自出色文化《世上哪有問題兒童!解決厭世爸媽最想知道的73個難題》(原標題:利用同儕競爭來激勵孩子,是個好方法嗎?

責任編輯/邱劭霽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