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沖稅減半,為何長抱好股的人反被多收費?專家質疑:股東跟房東比較容易生病?

2021-08-27 07:40

? 人氣

股利所得單筆超過2萬就要全額被課補充保費,真是有效為健保開源的政策嗎?(圖 / photoAC)

股利所得單筆超過2萬就要全額被課補充保費,真是有效為健保開源的政策嗎?(圖 / photoAC)

除息/權季到了,有個長輩問了我一個問題:「我知道股利超過2萬元要課健保補充費,如果我某股票股利是21,000元,那是針對超過部份課稅,還是21,000元全部都要課稅?」這個問題,坦白說我從未想過,主要還是因為我台股部位不多,基本上都是亂槍打鳥。但作為財稅系畢業生的我直覺反應是,應該只針對超過部份課稅(這其實是一種費用),否則會造成市場扭曲。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叭!答錯了!

結果是只要超過就是全額課徵,也就是如果你的單筆股利所得是19,999元,你一毛補充費都不用繳。但如果是20,001元,你要付20,001*2.11%=422。當然會有人覺得這是筆小錢,坦白說你會這樣想,那是因為股票正在漲,如果有一天股票開始跌了,你絕對不會這麼想。Anyway,知道此事後,我忍不住去算一下我持有17,000股的某公司,今年收到股息將是23,000元左右,我二話不說,就將這家公司減碼到14,000股。(延伸閱讀:存股族必知》中信金、玉山金…一張表看懂25檔金融股,存超過幾張要繳2.11%二代健保費

「健保補充費」和稅,到底有何不同?

要談「健保補充費」前,先談一下「稅」與「費」的差別。以下是財政部的解釋

租稅

租稅也叫做賦稅,是國家為了因應政務支出或達成其他行政目的,基於公法的權力,強制將人民手中之部分財富移轉為政府所有;因此,它具有強制性、無償性、財政性和政策性的特性。只要稅法有規定,人民就不能拒絕納稅,而所繳的稅是被用於國防、外交、治安、公共工程、教育或社會福利等一般性支出,政府這些服務是普遍性的,不管有沒有繳稅、繳多繳少,每位人民都同樣享受服務。通常租稅是按人民納稅能力高低徵收,而且大部分人民每年都要繳納,例如:所得稅、地價稅、房屋稅、使用牌照稅等。

規費
規費是政府機關因為提供了特定服務、設備,或設定某種權利,或為達成某種管制政事目的,而對特定對象按成本或其他標準所計收的款項。不是經常性,也沒有延續性,通常採取使用者或受益者付費的原則,依據個人需要計收,比如戶籍謄本、土地登記費等;有一些規費的徵收範圍比較廣,也像稅捐一樣具有強制性,例如汽、機車的燃料費,150C.C. 以下的機車雖不用繳納使用牌照稅,卻必須繳納燃料費;燃料費係用於公路及市區道路的養護、修建及安全管理之用。

簡單的說,「費」有一種使用者付費、以及政府透過收費,來抑制人民做某件事的意涵。既然是這樣,為什麼收股利的人要繳健保補充費?是因為數據證明這些證券投資人特別容易生病?還是,政府想打壓股市?

當沖稅繼續減半,長投不如做短線?

事實上,如果你把近期政府對股市的相關政策整合起來,你會發現很有趣的事:目前台灣股市,當沖的證交稅減半(編按:行政院已通過,當沖證交稅減半收取0.15%,繼續施行至2024年底),而股利所得超過2萬元,就要繳高達2.11%的健保補充費。依上述財政部的標準,這是不是在告訴你,我們政府相對更希望人民炒短線,不鼓勵人民長期持有股票,並分享公司成長果實(股利)?難道是因為我們政府嘴巴說討厭ROC,所以要推動新的ROC (Republic of Casino)?

其實財政部長官們沒有告訴你的是,之所以要對股利/房租(編按:另還包括獎金、利息所得、薪資所得、利息收入,共6大類收入)課徵健保補充費,是因為在他們心中,這些屬於不勞而獲所得,取之無妨。我知道這麼說,很多人一定很幹,不過不要懷疑,歷來好幾任財政部長都曾是我的老師,當年課堂上大家受到的教育,就是這樣。

不過反過來講,台灣股票交易所得的確是不課稅的,房租收入也普遍存在低報、或房地產持有稅偏低的現象,所以政府再從中回撈一點,似乎也不為過。(延伸閱讀:炒股真的不如炒房!他示警:年輕世代心裡多怨,有人在乎嗎?)

你看,這就是台灣,明明是一個錯誤,大家做的不是改正,反而是用另一個錯誤去修正原有錯誤。最後搞了半天,你也不知道造成C的,到底是A還是B。

老話一句,難道是玩股票或是當房東的比較容易生病嗎?

健保問題終究來自保費太低、過度醫療

回到健保補充費,為什麼要搞出這玩意?答案很簡單,因為健保財源不足要破產了,也就是你他媽繳的保費太低了。原本解決之道也很簡單就是漲保費。問題是一旦漲保費,公司和勞工就哇哇叫,然後政治人物就沒票。所以那些「不勞而獲」的人,就成了標的。(延伸閱讀:漲健保費,就能繼續用超讚醫療?錯!5大危機當頭,以後你只剩下不及格的服務)

事實上要解決財政問題,如果無法開源,那就節流嘛。醫生的給付費用和採購藥品的錢已經差不多砍到見骨(有本事詐騙的另當別論),除此之外,最簡單的解決辦法,就是提高自付額以及改成保大不保小(這才叫他媽的保險,好嗎? )。

為什麼不做?你去醫院看看,那一堆把醫生當心理顧問還是坐檯小姐的老人就知道了。提高自付額,老杯杯會生氣氣的。 你可能不怕,問題是我們的政治人物很怕。可笑的是,台灣明明有錢的都是老人,一堆年輕人要繳房租給老人,還要變相幫老人付健保費。

很多人都說台灣全民健保好,是台灣之光。但光芒之下,這套系統是建立在醫護人員終日辛勤、甚至過勞的血汗,和一連串全不合理的財務支援下的結果。台灣一堆財經和法律專家,外加政治人物們,成天都在講公平正義,但提到扭曲的健保制度,沒人敢碰。覺青則是忙著抵抗中國,結果大家都在談征服宇宙,沒人在管你家旁邊水溝為何積水不退?

買股票的人真的比較容易生病嗎?對股利課附加費,是否反而扭曲了市場,降低了大家長期持有績優股的意願?遠比全世界水準低廉的健保,是否促成了更多的醫療浪費和不必要的醫療行為?如果健保是一種「費」,那麼使用者付費,不正是最合理的嗎?

看看台灣那些政治人物,動輒都是70歲以上,或是那些明明年紀不很老,心態卻很老的政治人物,或許答案很明顯了吧!


作者長期關注台灣公司治理議題,著有「公司的品格」、「公司的品格2」等書

本文獲授權轉載自RusRule Financial Broadcasting,原標題:對資本市場改革建議3-健保補充費,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小標為編輯所加

責任編輯/周岐原

◎加入《下班經濟學》粉絲團,給你更多財經資訊

◎訂閱《下班經濟學》YouTube頻道,精彩節目不錯過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