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鬼月」原本有兩個月?好兄弟習俗與平埔族有關?一篇文揭鬼月鮮為人知的民俗由來

2023-08-16 10:12

? 人氣

鬼月長假背後的意涵

首先,這兩個月長假的紀錄,是出自《化番俚言》,這是一份清朝官方對歸順朝廷平埔族原住民的訓言、生活紀錄,以及生活規範的文獻資料,其中著重原住民「漢化」的過程。所以這本書記載的民俗節慶,看起來跟漢人的傳統沒什麼差別,但當中有關春分的時候「開鬼門」,跟農曆4月8日「關鬼門」的說法,是傳統上沒有的特別習俗。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雖然在漢人民間傳統中,春分並沒有什麼特別的儀式,農曆4月8日則是,中國佛教徒所認知的「釋迦牟尼佛誕辰日」,漢傳佛教認為,農曆4月8日是佛教教主釋迦牟尼的生日,佛教徒會在這一天「浴佛」紀念。不過南傳佛教的佛誕日則是在「衛塞節」,即國曆5月第一個滿月日。

所以這長達兩個月的長假,很有可能是平埔原住民的傳統,跟漢人的民俗結合而成的。只是目前這個推測的相關依據,還很薄弱,如果有知道的朋友們,歡迎在留言區告訴我們哦!

(圖/方格子提供)
(圖/方格子提供)

儘管我們不知道,這專門給好兄弟的兩個月長假,真正的來龍去脈,但他們這些儀式,基本上是來自漢人的哦!而且背後都有著「人性的溫暖」。首先,我們台灣的漢人祖先,絕大多數都是因為在中國的環境刻苦,而冒險過海維生的社會底層。

所以來到台灣以後,通常比較有成就的人家,都會救濟同樣來到異鄉的漢人同胞,久而久之這種社會關懷的觀念,就慢慢形成了,所以台灣早期民間盛行的互助會、父母會,就是這麼來的!然而,這種深刻的互助概念,也牢牢地刻劃在宗教民俗上哦!就像人家常說,宗教是因人設教的,也就是說宗教民俗在某個方面,是反映社會的現況。像是台灣人,每逢節日都會有的「繞境」,其實是在反映帝國時期的老百姓,對官員禮儀的文化殘留現象。

而所謂會給死去的祖先,準備酒席跟招待,其實也是我們平常,對很久沒有回家的親人所做的事情。至於會幫孤魂野鬼準備宴席跟紙衣服,這邊也是反映早期台灣人,對於需要幫助的人的互助精神,說直接一點就是,現在台灣很多「寒士救濟社團」,會在特定的時間準備飯菜,招待無家可歸的遊民。所以古代的台灣人,在面對好兄弟放長假,並沒有特別的恐懼感哦!反而還相當的溫馨呢!

現在的「鬼月」是怎麼來的?

其實這兩個月長假的消失,可是說是非常突然啊!目前沒有什麼直接證據可以說明。因為這麼長的假期,不可能說消失就消失,所以我們推斷有兩種可能。

一、駐台的清朝官員紀錄的時候誤記

當時許多官員在紀錄台灣風土民情的時候,不是承襲一百年前的資料抄錄,就是道聽塗說地寫作。

二、環境改變產生的行為制約

也就是可能會因為自然環境改變,導致糧食產量減少,最後無法支撐類似的民俗活動長期進行。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